公元(709年),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颜家是学问之家,其祖上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
高中课本《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有这样的文学底蕴,颜家一脉基本上书都读得不错,都做上了官,十二世祖一度做到了东晋右光禄大夫、光禄勋,封西平县侯,卒谥“靖“。到了第五世祖颜之推起,颜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长安。人还是官家人,但比祖上就差多了。
到颜真卿父亲这一辈,已经没落了不少。
颜真卿最大的悲剧在于,他三岁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
母亲是明白人,单靠自己的哪点本事根本应付不了大唐考试制度,干脆领着儿子返回了娘家,借助娘家的能力培养颜真卿。
不得不说,这个决定很准。
祖父的严厉,加上家族的底蕴,让颜真卿学问大涨。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颜真卿参加高考,一举高中长安大学。
这是良好的开端,从父亲死后,颜家就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无疑是最大的喜悦。
谁都看得出来,年纪轻轻的颜真卿前途一片光明。
事实上,老天没有亏待他。
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吏部就给出了狠话,只要颜真卿一毕业就入国家出版社图书馆档案馆做编辑。(校书郎)
正儿八经的国企,铁饭碗,在首都足够立足。
全家都进入了一种欢悦之中,唯独殷夫人面露为难之色。
她已经病入膏肓,多年的孤苦生活早已压垮了她的健康,之所以迟迟没有倒下,全在于一个母亲渴望见到儿子成才的心。
如今儿子长大了,成了国家人,心头的那口气也就散了。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殷夫人病逝。
朝廷规矩,父母双亲任何一人亡故,做儿子的必须守孝三年,这是人子该做的孝道。
还没来得及与母亲分享喜悦,母亲就病逝。
这份悲伤可想而知,颜真卿多次哭倒,连夜赶回洛阳为母亲守孝。
这一守就是三年。
天宝元年(742年),颜真卿回到长安,并中博学文词秀逸科(制举考试的一种),这次考试的结果很不错,直接被朝廷任命为醴泉县尉。
他很有做官的天分。
这份能力不亚于他的书法。
短短几年的功夫,他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声望不错。
大唐很需要这样年轻充满活力的人才,很快颜真卿就脱引而出。
天宝八年,升任殿中侍御史,正儿八经的七品官,算是进入了大唐的内部。
这官虽不大,但地位不小,权势也不少,掌纠察朝仪,兼知库藏出纳及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通俗点说就是给朝廷的大官找毛病。
这样的官最容易得罪人。
聪明的人走的是一条捷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的说成错的,错的说成对的,只要不得罪人怎么都行。
唯独颜真卿走的一条弯路,该说的从没有不说的道理,该看见的从来没有闭眼的时候,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做事方法,很快就给他带了人生的第一个敌人。
这个敌人地位很高,权势很大,唯独能力一般,做的坏事却不小。
即便是骂他的人不少,但他的地位仍如泰山一般巍然不动。
他叫杨国忠,当朝宰相,他的亲妹妹是杨玉环,大唐第一美人,皇帝的宠妃。
多年的宰相生涯,早已养成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性子。
杨大人一个眼神,下面的人立即丢了一双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鞋,颜真卿被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
应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然而与大唐而言,杨国忠这次做了一件好事。
大唐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已经太平了一百多年了。
看似平静的局面下,各种骚动在看不见的地方蠢蠢欲动。
已经年迈的唐玄宗早已不复年轻时的聪明与霸气。
他的双眼被美色所迷,看不见眼皮底下的各种骚动。
比起其他各地的春风拂面,平原郡就明目张胆了许多,这里是安禄山辖区,这位长得痴肥,眼盲,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的胖子,一心想做皇帝。
能在这里呆下去的几乎只有一种人,那就是安禄山的人。
杨国忠让人想颜真卿送到这儿来,目的很明显——借刀杀人。
应该说,这计谋并不高,但很管用。
自己的地盘忽然调了一个不是自己的人,安禄山很在意,他弄不清楚这人是不是警察派来的卧底,是不是演一场《无间道》。
为此,他亲自试探。
试探的方式无非是当着眼皮子做些违法的勾当,再者就是谈话,试探深浅,有时候甚至明目张胆的问。
危险宛如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剑。
这剑削铁如泥,稍微往下一点,自己的头上多了一个血窟窿,足够吓死自己。
这样的局面,笔者相信任何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才是长久之计。
但颜真卿似没有这层顾虑,他思索的是如何打造平原郡。
“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州。海风掣金戟,导吏呼呜驺。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平原郡远离京城长安,民风剽悍。
管理好了,就是替大唐竖起了一道屏障。
众多的方案当中,他将整个平原郡,甚至是大唐都考虑在内,唯独少了自己。
他似乎很早就学会了忘我。
经过多日的苦思冥想,他终于制定了一个完美的方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