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美国60到80年代为何出现那么多连环杀人犯?这与二战有什么

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北方地区就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连环凶杀案,到了70年代更是有增无减,进入80年代后凶杀案的数量还在继续飙升,达到了一个顶峰。直到再往后的20年里才开始慢慢呈现下降趋势。罪学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连环凶杀案其罪孽的根源,是人们所熟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残酷的战争,催生出残酷的凶手!

最先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历史学家彼得·冯斯基(Peter Vronsky),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犯罪心理学。当年23岁的他在纽约工作,某天在一间旅馆的大堂乘坐电梯到达四楼时,看到有个衣着邋遢的男子从一间房中走出,此人走路不看路,还撞到了门。

他形容那个人“貌似很茫然,明明我就站在他对面,但在他眼中我好像并不存在。”

翌日,他得到一个惊人消息,在昨天他遇到那个陌生人的地方,发生一宗双重谋杀及肢解案。直到一年后,他才从报道中得知那人正有“时代广场开膛手”之称,先后虐杀多名女性的连环杀人犯理查德德·科廷汉姆。他为此不断深思:“这些怪物从哪里来,为何要残忍地对待那些女性?”

带着这个疑问,为了解开心中谜团,他开始研究犯罪心理学,成为著名的犯罪学大师。

根据他多年的研究,他得出结论,那些被逮捕的连环杀人犯都经历过二战,那时候他们是小孩子,是小伙子,许多杀人犯不愿意提及自己的身世,对父亲的角色陌生并厌恶,他们有些人结了婚,但不要孩子,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父亲。

经历过战火,看到过杀戮,被家暴或被性侵,是他们的共同点。有个曾连续杀了十七人的罪犯对冯斯基说,自己当时只有十来岁,住在法国一个小镇上,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拿着小椅子坐在阳台上看德军杀人。他看到那些德军用尽各种方式折磨那些被捕的抵抗者,其中包括女性。

他对那些画面感到异常兴奋,甚至会兴奋得大叫,并不为那些被德军折磨死的人感到伤感。他梦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像那些德军士兵那样,可以不经审判就结束一个人的性命。但自己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二战就结束了,后来他来到美国,这种感觉终日伴随着他,直到他亲手杀了一个二十岁的女性,并且对着尸体发泄了三天,这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愉快。从那天起,他就迷上了杀人。

另外有个罪犯告诉冯斯基,自己是犹太裔,小时候差点被德国人杀死在波兰,他目睹了太多死人,竟然自己也迷上了杀人。自从杀了第一个人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段时间不杀人,他就觉得浑身痛苦。直到闻到新鲜血液的气味,他身上的痛苦才消失。他形容自己是的德古拉伯爵,迷恋鲜血的味道。

斯基研究的对象当中,大都是这种情况的人,有些人当时还是小孩子,梦想着拿起枪杀敌或杀死被捕的无辜者,结果梦想还没实现二战就结束了,这种不健康的思想印在脑海中,于是刺激出可怕的行为。

另外冯斯基还认为,人口结构的彻底改变,导致大量的骤离、移居和破碎家庭,很多连环杀手都是来自这些环境,这对于杀手而言,是他们的“黄金时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连环  连环词条  杀人犯  杀人犯词条  美国  美国词条  二战  二战词条  那么  那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