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意思,女子不能轻易出门上街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意思是不喜欢出门。放在现在,可以用在一些宅男宅女身上,不过现代娱乐方式非常丰富,就算不出门也不会无聊。但在古代如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能会把人憋死,那为什么依然会有这种说法呢?其实古时候,这是专门针对女性的一句话,要求女性没事最好少出门,这其中的缘由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大门不出”,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家中的大门,即正门,不能出去。言下之意,就是闺阁女子不能轻易出门上街。关于这一点,其实还是容易理解,毕竟我们看了那么多古代小说电视剧,确实没看见哪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经常出门的,不是在家刺绣弹琴,就是插花品茶。

至于“二门不迈”,大家可能就觉得奇怪了,大门都不出了,就在自己家里难道还不能随意出入了吗?这“二门”又是什么门呢?

《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林黛玉扶着众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这里的“垂花门”就是“二门”了。

古时大户人家的院子起码都是两进的,还有三进、四进的,更有甚者,还带个花园、池塘什么的。而院子呢,也分外院和内院,外院是家里的爷们和小斯女使等下人们住的,而内院则是家中女眷的居所。内外院之间的界限就是这垂花门。

一般而言,垂花门都修得十分华丽大气,为的就是显出这里是内外院的分界,告诉走到这里的人,不能轻易跨过这道门。外院的男仆、外来的客人,未经通报是不能进内院的,内院的女眷也不能跨过这道门去外院,甚至送客出门也只能送到垂花门。

为何要求女子少出门

其实,在先秦乃至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古代的女子都是可以自由出门的,并不存在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

汉末有一首《定情诗》,是这样写的,“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这就描写了当时闺中女子出门邂逅男子的一个情景。除此之外,杜甫在《丽人行》中也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三月三正是春日,长安的女子们多数都是要出游嬉戏的。

当时女子除了可以外出游玩,上战场打仗的也是大有人在。比如商周时期武丁的妻子妇好,就是以为杰出的军事将领,在她的带领下,周朝打了不少胜仗。再比如我们熟知的花木兰,她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末。当时整个神州大地都处于分裂割据之中,战乱不休,男子们为了防止自己的妻子、女儿等受到伤害,纷纷告诫她们少出门。渐渐地,女子出门就变得少了。这时大家可能就要问了,那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也是战火纷飞的吗,怎么不见女子不出门,反而见人家上战场呢?

确实,战乱确实不是导致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重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缠足。正是因为唐末以后缠足风气的兴起,导致大部分女子,尤其是高门大户的女眷们纷纷开始缠足。也因此使她们的脚严重变形,不能承受身体的重量,站立都是件难事,出门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而后到了宋朝,理学兴起,三纲五常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其中就说到,女子要遵循三从四德,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甚至到宋朝后期,朝廷律法规定,夫妻离婚,女子要坐牢十年。可见当时对女子的束缚与压迫有多严重。

李清照有一首词,叫《点绛唇》,里面写到她和赵明诚的初遇,“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正是少女的她本在院子里打秋千,玩得正欢乐时,看见外客来了,急急忙忙便要离开躲避。由此可见,当时男女大防也是十分严重的。

故而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就成了常态了。

被压抑的天性

当然,这是对于高门贵族的大家闺秀而言的,至于那些小门小户的女子,出门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约束的,只是不能随便串门而已。除此之外,大家闺秀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出门,正常的礼仪宴饮、诗会节日出游等还是可以的。

比如李清照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中就写到她年少时上元节出门游玩的情景,“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古时女子之所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纲常伦理的强化,使女子的人身权利受到压抑。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最压抑的时代,街上还是有女子的身影,甚至还有很多女子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多方面有不亚于男子的成就,比如素有才女之名的李清照等。

我们要知道,死板的、强制的条条框框是压不住天下女子对自由对美好的向往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二门  二门词条  上街  上街词条  大门  大门词条  出门  出门词条  轻易  轻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