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史思明两人有什么联系呢?史思明703年出生,宁夷州人,居住在营州柳城。是唐朝的军阀,后成为叛军。安禄山,703年,营州人,他的职位是军阀,后成为叛军。从这里可以看出,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是同乡人。
史思明像
史思明年少的时候,与安禄山一起在营州柳城长大,在两人成年以后,还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两人同时被唐朝政府封为捉生将。而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最有名的事件就是,这两人是安史之乱的祸首。
唐宣宗统治的后期,因为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宠臣,使生活腐败,锐意开发边疆,导致外重内轻,为边将割据创造了条件。755年,史思明与安禄山一起,诈称奉密旨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南下反唐,很快席卷河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安禄山造反后,史思明一军为先锋,开始所向皆捷,攻陷各个郡。
本来叛军就要被李光弼攻灭,忽然哥舒翰兵败的消息传来,于是李光弼回军,史思明蹑后追击,大破唐军刘正臣部。由于史思明所带领的军队是安禄山叛军的精锐部分,于是他们乘胜进击,攻拨常山。之后,史思明又率领攻下了清河。公元757年,史思明包围李光弼驻守的太原城,最后反被李光弼用“地道战”打得大败。当年十月,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等人杀死,史思明顿时起了自立的想法。但最后史思明还是被自己的儿子谋杀而死。
史思明怎么死的
史思明,宁夷突厥人,居住子啊营州柳城,他的外貌不扬,但他懂得六蕃语。天宝初年,他战功累累,被唐宣宗封为将军。之后安禄山反叛,略定河北,史思明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八万人的兵队。之后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在魏州自称大圣燕王。那么史思明怎么死的呢?他是被谋杀还是病逝的呢?
史思明像
在上元二年,也就是761年,史思明被他的儿子史朝义与他的部将谋杀,所以史思明是死于谋杀的,只是这个人是他的儿子,最亲的人。
史思明的军队是在安史之乱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次攻陷,都将杀光所有人。在史思明称帝之后,他乘胜攻陕州,但被唐军抵挡在姜子坂一代,使史思明的军队出战不利,于是史思明大怒。这使他的儿子史朝义畏惧,骆悦等人也因兵败感到惧诛,于是力劝史朝义先下手。史朝义起先不敢答应,骆悦等人就威胁说要投降唐军。于是史朝义思虑再三便点头示诺。
当夜,骆悦等人就持刀进入史思明宿营中,正当这时,史思明做梦惊醒,就起身上厕所,听到有声音,便翻墙逃走,但还是没兵将射中坠马。于是骆悦挥手,兵士把史思明捆个结实,幽禁在柳泉驿。史朝义见到骆悦后,就忙问有没有伤着圣人,骆悦回答没有后,一行人便伪造史思明诏书,让史朝义继位。为了扫除后患,骆悦用绳子勒死了史思明。
史思明评价
史思明,703年,出生在营州柳城,是宁夷突厥人,他其貌不扬,但懂六蕃语。史思明原先是唐朝军阀,被唐宣宗封为大将军,后来他与安禄山一起反叛,成为了安史之乱的首祸,叛军将领。在安史之乱后,史思明建立了燕国形成割据,自称为燕帝,年号应天。那么后人对于史思明评价如何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思明照片
在《旧唐书》中,是这样评价史思明的:“天地否闭,反逆乱常。禄山犯阙,朱泚称皇。贼巢陵突,群竖披攘。征其所以,存乎慢藏!”意思是说天地闭塞不通,反叛乱常。安禄山犯上,朱泚称皇。寇贼的巢穴陵突,群竖披攘,征召他用。姚汝能评价史思明说:“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人凶羯,两人先后都乱于范阳,安禄山在天宝十四的时候范顺,而史思明的儿子在宝应元年壬寅十二月被李怀仙所杀,两人共扰中原八年,幽、燕始平。”王世贞说:“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远出禄山上。”这意思是说史思明是强壮的,他的才能远远超过安禄山。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是这样评价的:“史思明任叛军领袖后证明是一位杰出的将领,如果不是他的儿子史朝义在761年春通过与人合谋将他杀害,他很可能推翻唐朝。”
大家对于史思明的评价是有肯定也有否定,肯定的是他的才能卓越,否定的是他的才能用错了地方,成为了叛军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