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汉时期,李陵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武将,但是后来却变成了匈奴的武将。他还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所以在射箭方面有非常高的天赋,但是后来在和匈奴之间交战的时候,因不敌最后投降了。可是,李陵后来有好几次的机会都可以重行回归西汉,但是都放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从机遇的角度看,命运多舛
按照正常情况看,李陵可以避免这次不幸的遭遇,但是命运似乎与李陵作对,一次次让李陵遭遇不测。
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带着三万骑兵出征匈奴,汉武帝让李陵带着自己的部属为李广利担任后勤运输工作。
李陵不愿意,对汉武帝说:“我手下那些人能征善战,我愿意带着手下深入匈奴腹部,牵制匈奴兵力,为贰师将军担当侧面掩护。”
汉武帝说:“我没有骑兵给你,我的骑兵都派出去了!”
李陵说:“我不用皇上派兵给我,我只靠我手下五千步兵就够了。”
汉武帝还是不放心,让路博德带兵支援李陵。
路博德是将军,李陵才是个校尉。
路博德想,我怎么可能给李陵做后卫呢?
路博德于是给汉武帝打报告说:“现在是秋季,此时匈奴兵强马壮,不宜于与匈奴开战!”
汉武帝以为是李陵说了大话,不好收场,只好让路博德出面,替他李陵收场。
这是第一次,李陵还没有出兵,就被路博德出卖了!
匈奴十万骑兵围歼李陵五千步兵,李陵且战且退,距离边境线只有一百多里了,此时出了叛徒管敢。
管敢因为受到校尉的凌辱,投降匈奴。
管敢告诉匈奴人说:“李陵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只要把李陵包围起来,李陵就插翅难逃。”
本来匈奴人见李陵快到边境线上了,害怕汉朝的援兵过来,打算撤军回家,听了管敢的话,于是将李陵包围起来。
李陵见无处可逃,被迫投降。
这是命运第二次捉弄李陵。
李陵投降匈奴后,汉武帝回想前后的经过,突然明白过来,认为是路博德这个老家伙坏了他的事情,当初这个老家伙要是按照计划,担任李陵的后卫,李陵不至于弹尽粮绝而投降匈奴。
于是汉武帝派公孙敖去营救李陵。
公孙敖没有办法见到李陵,中途抓到一个俘虏,审问俘虏得知,李陵投降匈奴后帮助匈奴训练军队。
公孙敖将这一消息报告汉武帝,汉武帝一气之下,将李凌家母亲、妻子、儿女、兄弟等人全部诛杀。
后来证实,这个帮助匈奴训练军队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绪。
李陵得知这个消息后,处死了李绪。
这是命运第三次捉弄李陵。
如果不是命运捉弄,也许李陵早已回到了汉朝。
2、从汉武帝方面看,把事做绝了
李陵没有回到汉朝,汉武帝负有主要责任。
如果汉武帝仔细斟酌司马迁的话,相信李陵不会背叛汉朝,李陵也许不会留在匈奴。
如果汉武帝听了公孙敖的汇报,不冲动,继续派人去匈奴核实,李陵也许回到了汉朝。
汉武帝听到公孙敖的汇报后立即诛杀了李陵全家,让李陵对汉朝彻底失望,才打消了回汉朝的主意。
3、从李陵自身看,患得患失
苏武面对匈奴的软硬兼施,宁死不降!
其次,苏武不管在什么时候,心里都装着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这两点,李陵都做不到!
李陵面临是留在匈奴还是回到汉朝这样选择的时候患得患失!
李陵感叹说:“皇帝逮捕族灭了我的全家,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侮辱,我还有什么留恋的呢?”
此时的李陵还是放不下个人的荣辱!
李陵对苏武说:“您的哥哥因犯大不敬罪自杀了;您的弟弟因为驸马坠河的事情而害怕,饮药自尽了;您的老母早已不在人世了;您的妇人因为年轻早已改嫁了;您的儿女如今下落不明。您对汉朝还有什么盼望呢?”
苏武说:“我们一家深受国恩,不管遭遇什么情况,我都不会背叛朝廷!”
李陵回信说:“我在与匈奴作战中功大罪小,却没有受到公正的评价,辜负了我微小的诚意,每当想到这里,恍惚之中仿佛失去了对生存的留恋。我不难刺心来表白自己,自刎来显示志向,但国家对我已经恩断义绝,自杀毫无益处,只会增加羞辱。因此常常愤慨地忍受侮辱,就又苟且地活在世上。”
在李陵看来,是国家对不起他,由此他对国家恩断义绝!
李陵回信中还有这样的句子:“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是,听说您回国后,赏赐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
这一切说明李陵是留在匈奴,还是回到汉朝,都处在患得患失之中。
汉武帝死后,昭帝继位。
霍光、上官桀等人主政,这些人与李陵的关系很好!
李陵抚着自己的头发说:“大丈夫不能第二次受辱。”
此时的李陵已然是一副匈奴人的打扮,穿着胡服,扎一撮发髻。
尽管苏武遭遇厄运,但仍然对朝廷没有半点疑心。
后来宣帝登基,苏武被宣帝宣称为十一名中兴大臣之一。
如果李陵回到朝廷遭到凌辱,又会怎样想呢?
李陵投降匈奴后不愿意回到汉朝,客观上是汉武帝刻薄寡情造成的,主观上李陵与苏武相比胸怀、格局不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