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为什么春秋代表岁月 春秋“一词有哪些含义

春秋”二字单看,指的是春季和秋季,也是先秦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不过春秋一词还有岁月,时光等含义,这是因为古人非常注重春、秋两个季度的祭祀,所以就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意思。古代不少著作都有春秋二字,例如吕氏春秋、孔子春秋等,实际上这里的“春秋”指的就是岁月。下面准备跟各位讲讲春秋的各种寓意,以及冬夏二字为什么没有被常用,感兴趣的话就别错过啦。

1、“春秋”的指代和寓意

为什么用春秋形容岁月、时光?

其实很简单。概括讲,就四个字——春种秋收。

我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国之一。种庄稼,是先民最重大、最核心的事业,也是生存的最根本。

相比古老的“游牧”,农业(也可以叫“种植业”),对季节、物候的依赖性更强,时间把控也更追求精准。耕种直到收获,便是一轮生产循环。耕种在春节,收获在秋季。自然而然,先民们就有了春秋的季节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磨、生发,推演出了跟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事节令,即今“节气”的前身。

在词汇和文字相对缺乏、不完备的上古,由于农业生产的关系,人们更关注也更容易“识别”春秋。这大概就是以“春秋指代岁月、时间的原始因由。在这个指代中,蕴含着对农业生产顺利、收获丰厚的祈望——春天万物复苏、花开芽出、草长莺飞;秋天庄稼成熟、喜悦收获、物足人丰……

2、冬、夏在古代另有含义

相比“春秋”,“冬夏”用于指代季节,是后来的事了。

在人们以“春秋”标记岁月的远古,从先民主要聚居地的地理位置(今河南省及以南的湖北“江北”地区、陕西关中地区)“冬”的概念还没有。即便后来有了,也不用做正式指代季节。原因,说起来也简单,因为没有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季节词汇。

不是么?

有了春、秋,再加个“冬”,仨季节?怎么分呢?

不对吧?

咋会仨季节呢?不是还有“夏”么?

没错。还有“夏”。

而且,“夏”这个字,是很早很早就有了的。

只不过,它不是用作指代季节的,而是——我们的国家名!

夏、夏朝、华夏……

我们这个民族最早建立的国家,叫做“夏”。

华夏的“华”,通“花”,华夏,花之夏的意思,即“花的夏国”。

花,是古老的崇拜对象,象征繁育。

夏,是国家的名字。

国家的名字,肯定是专有词。所以,在“汉”作为民族的代称覆盖了(是覆盖,不是取代)古老的“华夏”过后,夏,才正式成了可以“他用”的字。

3、古时的春秋怎样对应今天的四季

在只用春秋形容岁月的上古时代,咱们这儿跟现在大抵仿佛,也是四季分明。先民们把我们今天说的“夏季”,定义在“春”的范围内;对应地,把今天说的“冬季”,定义在“秋”的范围内。

这只是概念上的说法。具体是不是绝对跟今天的节气完全对应,并不敢说。大体上罢。

比如:“溽春”、“旺春”、“茂春”这些在古代说法里可见的词汇,所指代的节令,就应该在今天我们说“夏季”的季节里。“荒秋”、“寒秋”、“苦秋”等,则说的是今天的冬季。

今天,对于季节的划分,有了科学的新定义——某地日平均气温连续多少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以下),就是该地方进入了某个季节。对应来看,这个科学判定的结果,跟传统节气最“卯”的,应该是我们民族最古老发祥、发展的河南省大部和陕西关中地区。

在还没有节气概念的商代(距今三千六七百年到三千一百多年),只用春秋指代季节,极重视祭祀,每年有两场大型相关活动,称“春祀”、“秋祭”。春祀大体是在当时历法的年初,对应该是今天称“早春”、“气象学”意义上大多数地区仍在冬季的时候;秋祭则是在收获之后我们今天称“秋后”的时节。因为是以“春祀”开启,故而,那时候“官方”称谓中并没有“年”的说法,而把今天我们说的“年”称作“祀”。

【作者简介】刘宏宇,常用笔名毛颖、荆泓。实力派小说家、资深编剧、北京作协会员,“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获奖者。著有《管得着吗你》《红月亮》《武王伐纣》《深水爆破》等多部长篇小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春秋  春秋词条  含义  含义词条  岁月  岁月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代表  代表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