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乌莱之战经过 揭秘萨珊波斯的最后抗争

在公元633年5月份,阿拉伯穆斯林将目光放在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地区,在多次一波斯的交锋之后,前后击溃了数万的波斯大军以及依附于波斯的沙漠边缘部落。然而,只要萨珊王朝的核心区域不受威胁,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援被陆续调往两河战场。

穆斯林阿拉伯人对两大帝国的同步进攻

因此,刚刚赢下瓦拉贾战役的穆斯林士兵,被迫继续沿幼发拉底河北上。但给他们造成巨大麻烦却并非波斯王军,而是屡遭逆境压制的阿拉伯基督徒。这些人将在稍后的乌莱之战中坚持抗争,为自己的命运流尽最后一滴热血。

△许多信奉基督教的阿拉伯部落 都选择效忠波斯

早期萨珊王朝建立之初,生活在今日伊拉克南部、沙特北部与阿联酋等地的阿拉伯部落便纷纷倒向泰西封宫廷。虽然是慑于军事威胁或利益诱惑,但终究在数百年的时间里与波斯宗主相处融洽。偶有发生的小规模边境冲突,也没有对帝国的京畿重地产生威胁。因此,由萨珊方面花重金打造的沙漠防线,依旧将重心对准西面的拜占庭控制区。等到穆斯林军队选择由科威特地区发起纵向突破,便因缺乏有效的纵深配置而逐步瓦解。

△阿拉伯基督徒势力 撑起了萨珊帝国的南部防御

不过,出于地域矛盾和信仰争端,萨珊的阿拉伯附庸们还是对旧主保持忠臣。一方面是麦加-麦地那核心的崛起,必将影响到被他们长时间把持的波斯湾南部贸易。同时,自己所选择的一性论教派也被罗马方面批斗为异端邪说。但就是这种较为尴尬的双重压力,让他们对内显得更为团结,也常常对外展现出非同小可的顽强斗志。即便有许多世袭领地造穆斯林侵夺,还经常在大规模会战中损失惨重。稍后都会迅速完成重组,继续协助波斯正规军组织新的抵抗。加之本身就熟悉沙漠环境,通晓农垦区外的各类捷径,自然对入侵者的后勤补给造成严重威胁。

△熟悉沙漠环境与绿洲水源的阿拉伯商人

与此同时,先前由伊嗣俟三世下令征召的第二支大规模援军,也正不紧不慢的在向南部前线移动。其主要成员都来自东方的伊朗高原各地,且依旧缺乏可靠的骑士阶层参与,基本都靠武装平民和城镇卫队拼凑而成。如果再考虑到这些严重依赖畜牧业的地区,一直缺乏可靠的步兵文化传统,战力显然要比先前覆没的几支友军更加不堪。统帅巴曼也是在前期故意减缓行军速度,任由冲动抢功的西部同行们为国捐躯。直到万王之王下令他进抵乌莱,负责指挥当地的阿拉伯盟友残部,都不太情愿同哈立德发生正面冲突。

△在对抗穆斯林波斯军队中 贵族骑兵已基本沦为少数

当然,萨珊军队的大体位置,基本都躲不过穆斯林斥候的严密监视。哈立德很快就得知对手的新集结点,并判断迅速决战对自己最为有利。因此强令部队快马前行,以便再次对充满恐惧的手下败将们实施打击。结果不仅是抓住了从前次血战中逃生的漏网之鱼,还发现有更多送上门来的波斯新丁。至于他们的主将巴曼,更是为拖延时间而重返泰西封去面见君王。临走前都不忘告诫代为指挥的贾邦,千万不可在自己回来前就再起战端。于是,就在他滞留都城而不得要领的同时,强悍的死敌已主动追击过来。

△位于幼发拉底河畔的 乌莱战场

即便如此,萨珊士兵和他们的同盟依旧有机会撤离,或是索性拒绝接受任何挑衅。但基督徒阿拉伯人首领阿卜杜拉却拒绝退缩,期望以血战为自己先前殒命的儿子复仇。这个想法很快为其他中小部族的首领认可,并使萨珊指挥官贾邦也无力反驳,只能在半推半就中踏上沙场。更为要命的是,穆斯林军队是在上午晚些时候抵达。波斯士兵被迫提前部署列阵,从而错过了补充体能损耗的午饭,以至于在后来交战中会更早露出疲态。

△乌莱之战中的两军布阵

战斗开始后,哈立德按最传统的方式布阵,将18000名士兵分为左-中-右三路,两侧和后方也都部署了掩护骑兵。对面的贾邦与之类似,用基本以步兵为主的波斯王军充当中路,而以存有大量骑手的阿拉伯同盟保护侧翼。由于战场就位于幼发拉底与支流卡塞夫河之间,所以根本不担心对方会再次出动预备队来实施包抄。但这也意味着正面交锋将会更为焦灼,反而让个人战力比较平庸的联军更容易吃亏。多达70000人的部队规模,也不可能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拉长正面宽度。

波斯征召民兵的盾牌阵

果然,穆斯林方面也不再寻求派骑兵进行大范围机动,直接以用高速冲锋逼近敌方阵线。这样既能发挥自身的肉搏优势,也能尽最大程度削弱波斯弓箭手的漫天齐射。然而,萨珊方面也有不少成功从前次血战中突围的佼佼者。他们继续以严密的盾牌阵支撑起中路局面,让急于寻求突破口的阿拉伯人也无所适从。右翼的基督教盟军更是勇武顽强,在首领阿卜杜拉的感召下拼死搏杀,几乎将对面的穆斯林左翼部队击溃。至于另一头的部落残兵,虽遭受有大量阿拉伯背教者的穆斯林右翼猛攻,也始终坚守阵地,维持着源自不能的强大求生欲。

△步骑兵比例极佳的 阿拉伯穆斯林军队

眼看无法击破眼前这支萨珊军队,强如哈立德这样的名将也只能暂时回撤人马,以待稍作休整后再重新出击。期间,他还再度展现格斗技巧,在众目睽睽之下同阿卜杜拉展开对决。尽管后者报仇心切,还是被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穆斯林主将击杀。好在其麾下的部落武士并不因此就感到气馁,继续在残酷的贴身肉搏中寸步不让。

△坚持站在波斯阵营的 基督教阿拉伯同盟军

最终,让萨珊-阿拉伯联军输掉此战的重要因素,还是许久无法得到补充的士兵肚子。由于没能按原计划吃上午饭,他们在下午的交锋重启后便很快暴露出体能缺陷。特别是被强制征召而来的武装平民,向来缺乏严格的长期军事训练,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战场磨练。起初还能靠宗教祈祷、长官监督和求生本能去支撑,稍后却敌不过自己的孱弱身子。于是,在惯于忍受饥饿与长时间作战的穆斯林对手压迫下,逐渐失去了原有位置,开始向身后的西北方撤退。但很快被身后的第三条支流挡住去路,至此也彻底失去了求胜欲望。

△战斗到最后的 还是阿拉伯基督徒盟军

眼看胜利就要到手,哈立德一面调集重兵围攻敌军两翼,同时还命手下不要对放弃抵抗的波斯人痛下杀手。于是,除少数贵族军官和精锐部队能及时撤离,大部分萨珊士兵都被成群结队的俘虏在原地。只留下他们的阿拉伯同盟继续抗争,在日渐缩小的包围圈中被尽数消灭。此后的帝国军队,也就再也无法征召到如此之多的可靠盟军。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穆斯林方面很快在当天晚些时候开启杀戮模式,将数万名降卒带到主帅面前处死。大量血水直接染红了附近河流,以至于乌莱之战也被后来的阿拉伯史学家们形象的称为—血河之战。

△战后 哈立德下令将全部的波斯俘虏处死

此后,穆斯林阿拉伯人继续高歌猛进,兵不血刃的占领区域首府希拉。周围的几座城镇虽有尝试反抗,最后也只得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低头。而原本被用来保护他们的萨珊王师,仅仅打死了1200个敌军,便在幼发拉底河畔全部团灭。

△成功占领希拉的 哈立德

唯一能让波斯人感到庆幸的消息,是恐怖的哈立德被临时调往叙利亚战场。在那里,他将继续在雅穆克战役中击溃拜占庭罗马。但短暂的离去,也确实给萨珊帝国换来了不可多得的战略喘息之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乌莱  乌莱词条  波斯  波斯词条  抗争  抗争词条  揭秘  揭秘词条  经过  经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