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是秦末杰出人才之一,刘邦能够一统天下陈平功不可没。当时陈平替刘邦制定了六个计谋,不光是战胜项羽,还除掉韩信,解决了异姓王这一难题。不过陈平也并非完人,他也有不光彩的事情,直接影响到了后人对他的评价。不过刘邦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依然愿意重用陈平。其实这件事并非刘邦不在乎这些,而是陈平用自己的智慧得到了刘邦的信任,他仅用一句话就让刘邦打消了对他的疑虑。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起义军领导者,要想成功登上那个尊位,身边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智计无双的谋士。而刘邦最初作为一个小小的亭长,能够登上皇位,他的身边肯定也少不了厉害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这其中最有名的要属谋圣张良。
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众人皆知的张良,而是另一个同样为刘邦立下过汗马功劳,但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多大名声的谋士——陈平。说起陈平,去了解过他的人肯定知道,他身上有这样一个标签,“盗嫂受金”,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词。
其实,最开始刘邦对于“盗嫂受金”的陈平也充满了猜测和质疑,把陈平招来质问他,没想到陈平只说了21个字,就得到重用。这下大家肯定很好奇,陈平究竟说了什么,起到的作用竟如此之大?
不为项羽重用投刘邦
陈平,和张良一样都是刘邦的谋士,但与张良不同的,陈平最初是项羽的手下,他是后来才投奔刘邦的。那陈平为何要弃项羽投向刘邦阵营呢?其实就一个原因,那就是陈平得不到项羽的重用。
这陈平本来就是个智计无双的聪明人,仗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早早的就立下了远大抱负,投入项羽麾下就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但他万万没想到,这项羽完全就是个莽夫,只知道横冲直撞,一点也不注重计谋。
陈平觉得自己就算自己再有才华和计谋,在项羽这个性情火爆的莽夫面前那也是施展不出来的。于是,陈平萌生了想要换主侍奉的念头。没想到这个念头刚起,项羽就给他加了一把火。
公元前205年,项羽手下大将背叛项羽,投奔了刘邦,脾气火爆的项羽一怒之下将这个气撒在了陈平身上,就连以后陈平的计谋也不听不用,这下子陈平可就毛了,他觉得自己任劳任怨地出谋划策就罢了,居然还要当项羽的受气包,简直是太无辜了。这样想着,陈平就连夜收拾了行囊,直直地向汉营而去了。
受名声所累,21字的重用
话说陈平直奔汉营而去后,在好友魏无知的推荐下,很顺利地见到了刘邦。在一番的交谈后,刘邦对这个陈平那是相当赏识啊,立马就把陈平封了官,随侍在自己左右,还要他陪自己出行。刘邦这样一番举动,可以看出他对陈平的看重。不过,自古,树大招风,陈平这样大的恩宠,自然有人看不下去。
于是,没过多久,汉营中就传起许多关于陈平不好的流言,其中最难听的就是“盗嫂偷金”。那些看不惯陈平的人趁机去刘邦面前告陈平的状,说他不顾人伦,贪图钱财,德行败坏,不能给予重用。本来刘邦是不太信的,可架不住这些个人天天到跟前来告状啊。
于是他也开始质疑陈平。终于有一天,刘邦憋不住了,把陈平找来,质问他道:“你盗嫂偷金名声不好!”。可是陈平并没有慌着解释,洗白自己,只是从容不迫地说了21个字:“臣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刘邦一听陈平这话,先前对他的质疑顿时烟消云散,心里面更是乐开了花,心想,既然陈平放弃了项羽,转而投奔我,那他肯定是很看好我的,嗯,不错不错,我可不能因为这些个不切实际的流言就放弃这个有好计谋的人。于是,刘邦就大大地夸赞了陈平一番,还赏赐了许多珍贵的财宝,升了他的官。此后,陈平一路风顺,受到刘邦重用。
说话的艺术,上位者的心思
本来是被质问的一方,陈平仅仅只说了21个字就打破了刘邦的猜忌,还得到了重用。真的,从陈平身上,学到了一个真理,就是这个说话也是门艺术啊。一句话,可以让你一生富贵,也可以让你人头落地。
但陈平真的是靠这句话得到重用的吗?显然不仅仅是这样。与其说是陈平这句话拍刘邦马屁拍到了实处,倒不如说,刘邦根本就没有处罚陈平的意思。
对于刘邦来说,只要是对自己有用,可以帮助自己夺取皇位的人,管他品行如何,管他用的计谋是好计谋还是诡谲计谋,这些都不重要。品行高洁自然甚好,可以宣传宣传;品行败坏也没事,隐藏隐藏就可以了。
在小编看来,被称为“阴险之极的毒士”,名声又差的陈平在刘邦眼中,就是一个对他夺位很有用,却需要被隐藏起来的棋子罢了。所以,即便陈平名声不好了,刘邦还是照样看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