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3年,康熙皇帝撤藩,吴三桂世守云南的梦想算是完蛋了。于是便打着“兴明讨虏”的旗号开始造反了,史称三藩之乱。不过又由于吴三桂把永历皇帝给杀了,并且无法洗刷掉这一污点,所以打着这个旗号基本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而这也是后来吴三桂失败的原因之一。
而关于吴三桂杀死永历帝,有这么一个说法“康熙都说算了,吴三桂却非要杀死永历帝”,那么有没有这回事呢,吴三桂到底是不是要主动杀永历帝呢,今天吾爱诗经网小编来说说。
就实际来说,康熙帝并没有说算了,而且永历帝被杀于康熙元年,在当时的时间段,康熙帝才八岁而已,真正做主的是辅政四大臣和孝庄太后,也就是说康熙帝在当时说话不算数,没有话语权。
而且参考清廷对于前明宗室的残忍态度,永历帝是必死无疑,所以吴三桂建议就地处死永历帝以后,清廷是同意了。
所以这个说法不成立,不过再放大历史来说,之所以有着这种说法,其实是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的,其实在历史上,吴三桂是相当积极的要杀永历帝,而清廷也一度想要放弃永历帝,或者是徐徐图之。
因为当时清廷连年用兵,国库空虚,财政困难,而永历帝逃到缅甸,要派遣大军前往征讨,后勤和军饷都是大问题,加之永历帝已经逃到缅甸,对于清廷来说已是无关大局了,所以清廷的看法是任其自生自灭了,等于放弃了,或者说先治理好国内,等到财政宽裕了,再行考虑对永历帝用兵。
但是吴三桂不干了,对于清廷当时的态度不满意,所以一直上疏力主尽早用兵,并且在顺治十七年上了“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其核心就是想要一劳永逸,因为只要永历帝在世上一天,西南边境、东南沿海、夔东山区等等反清势力,乃至降清的不少前明官员,都在心理或者精神上有所寄托,总归是一个极大的隐患,而吴三桂的说法可谓直中要害,符合了清廷的利益,所以在当年八月份,清廷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开始对缅甸用兵,以擒获永历帝。
到了次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十二月份,吴三桂擒获永历帝,至康熙元年,清廷昭告天下擒获永历帝之事,以绝反清势力的精神寄托,而吴三桂主动要求为避免夜长梦多要就地处决永历帝,得到批准,所以永历帝被绞杀于昆明,吴三桂也因为这个滔天功劳,由平西郡王晋升为亲王,成为清初五个异姓王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可以说从头到尾,吴三桂都是积极分子,非常主动的要求杀死永历帝,而清廷在刚开始的确是想要放弃了。
至于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吴三桂想要如同明朝沐氏一般世守云南,也就是想要自己及其子孙后世一直当云南的土皇帝,所以要以杀永历帝为投名状,以证明自己与前明皇室划清界限,毕竟自己可是前明的平西伯,并且深受崇祯帝器重,以此向清廷邀功,并且取得清廷的信任,这样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最后达到自己世守云南的梦想。
可惜的是吴三桂千算万算,却忽略了“兔死狗烹”这个千古至理,杀死永历帝固然是获取清廷信任的最佳投名状,也是他身为鹰犬证明自己的最佳方式,可是永历帝这个巨大隐患没有了,西南再无大的兵事以后,也就意味着吴三桂用处不大了。
于是清廷的下一个威胁就是吴三桂这个鹰犬了,毕竟他在云贵拥有半独立的地位,不利于清廷中央集权不说,而且每年还要耗费大量的银两养着,如此这般,换哪个皇帝都不答应啊,于是清廷并没有念及吴三桂这个鹰犬为了表忠心的付出,而是开始撤藩。
吴三桂辛辛苦苦的干这个干那个,就是想要世守云南,清廷也态度暧昧的晋封他为亲王,总是给他一些希望,结果天下大定以后,却让他放弃权力去辽东养大,他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自然是不答应了,于是开始起兵造反。
不得不说的是,清廷的确是棋高一着,统治水平是炉火纯青,在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以后,既然打着“兴明讨虏”为什么没有象征性拥立一个前明宗室傀儡,后来更是自己称帝了呢?
因为起兵造反以后,清廷直接将“渠魁不翦三患二难”疏公布于众,这下子吴三桂实在没办法洗白自己了,如果杀永历帝可以勉强解释自己是被迫受命而为,那么如此积极的要求出兵缅甸,又该怎么解释呢,根本没办法洗白,所以吴三桂在政治上处于了极为不利的地位,可谓是师出无名,也难怪别人说他是“三姓家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