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程程最近在学校表现不太好,老师多次向妈妈反映,程程上课不专心,总是喜欢和周围人说话。放学回家后,妈妈也发现程程不爱写作业了,每天都要拖拖拉拉。为此妈妈骂过孩子很多次,但是没有任何明显效果。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厌学情绪。他们往往不爱写作业、不爱听课、甚至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
遇到这种问题,很多家长都会采取硬手段对付孩子,例如训斥、唠叨、责备、打骂等等,但往往效果更糟。
其实,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情绪,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缺少新奇点,从而厌烦日复一日地学习。家长应该从这点出发,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重新勾起孩子的好奇心。
在《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中,作者提到过椰壳效应。
一个孩子从小就不喜欢吃饭,爸爸为了让孩子吃饭,绞尽脑汁,于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准备了一个椰壳,并且将椰壳切成两半,用作孩子吃饭的碗。孩子换了这个好玩的“碗”,果然爱上了吃饭。这个现象就称为“椰壳效应”。
要想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则需要父母不断正向引导。孩子不爱吃饭,那么就不要强迫孩子去吃饭,而是为他提供一个“有意思“”的碗,让孩子自己喜欢上吃饭;同理,孩子如果不爱学习,那么也不要逼迫孩子去学习,而是帮助孩子创造一些“有意思”的学习平台、环境或工具,让孩子爱上学习。
周女士的女儿今年也上三年级,但是写字总是歪歪扭扭,经常因为字体太难看,而被老师批评。为了能纠正孩子的字体,周女士有时候会撕掉孩子的作业,要求她重写。因此,女儿经常会边哭边写作业,慢慢对学习产生了恐惧。
周女士意识到自己的教育不得当,无法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因此她想了一个新的方法。她给女儿买了一个很漂亮的笔记本、一些卡通胶带和贴纸,让女儿把好看的贴纸和胶带粘在笔记本上,自己DIY这个本子,专门用来写日记练字。
没想到女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些文具,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就会立刻专心地投入到日记制作中,不仅字体工整了很多,连手机和电视都几乎不碰了。
这就是椰壳效应给孩子带来的学习帮助。对于孩子来说,一成不变的学习方法过于枯燥,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疲劳,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帮孩子创造新鲜的学习氛围,就相当于帮助孩子找到了新的“椰壳”,勾起孩子的好奇心,从而达到促进孩子学习的目的。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学会利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例如孩子不爱学习历史,那么家长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带孩子到名胜古迹参观一番;如果孩子不爱学习数学,家长可以利用乐高等智力玩具、或者少儿编程等兴趣班,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如果孩子不爱背单词,家长可以多带孩子看国外原声的电视剧或电影,训练孩子的单词量......
如果家长可以巧用椰壳效应,那么就可以从“要孩子学习”变成“孩子要学习”。孩子有了好奇心,主动性增强,他们自然会主动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厌学情绪也会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