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作者微信公号【爸鼻马迷】 ID: Lucytalkshow
从女儿降生那刻起,我和妻子就下定决心培养出一个幸福的孩子。随着女儿从咿呀学语的小不点儿一天天成长为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我们愈发体会到,良好的父母心态,方为孩子真正快乐的源泉。
虽然天下每个父母的初衷基本相似,希望孩子快乐阳光,盼望孩子自食其力,期待孩子家庭美满事业有成。但在这个大而化之的初衷之外,因心态不同导致方式方法不同,最终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对比。其中最著名的对比就是:自己家的孩子VS别人家的孩子。
我认为,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这件事,本身就很荒谬。因为孩子高矮胖瘦秉性喜好不一样,各自父母的人生经历不一样,根本不具备可比性嘛。话说回来,支持我这个观点的朋友,一定和反对我的一样多。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心态不同,认知不同,则父母陪伴孩子引导孩子的方式方法自然不同。
身为一个普通的父亲,我无权也无意评价他人的心态认知,但却不妨分享一下我认为比较好的心态认知。毕竟下面的这些想法我不仅跟很多朋友聊过并得到了认可,也在与妻子女儿的朝夕相处中实践了十一年时间,可以作为个人心得,总结一番。
在我看来,心态就是父母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理性认知,对家庭对孩子的根本态度。心态这个词汇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内涵丰富,体现为父母的言谈举止,充斥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一刻都影响孩子的内心,甚至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为了孩子为了家,最好从四个方面审视一下自己的心态。
第一,承认自己的不足,不再徒劳修饰自己的不完美。郭德纲的段子里说,这世上一切的问题多数都是由逞能引起的,我很认同。不论位高权重还是闲云野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缺点,承认坦言的确需要勇气,但一味遮遮掩掩反而成本更高后果更坏。
为了自己的女儿在成长道路上能冷静清醒地认知自己,我这个当爸爸的就非常有必要表现出勇气,坦诚相对。因为出于遗传基因的考虑,我曾经吃过的亏遭过的罪,她今后遇上的概率比较大,不如事先做部路书让她有个准备。
现在,我经常跟女儿回顾自己的学生时代,并且绝不回避自己并不是一个学霸的历史。小学心理素质差,中学偏科找不着北,大学目标太多半途而废,一五一十娓娓道来。听了这么多“黑历史”,女儿也没有看轻自己的父亲,反倒觉得我像个正常人,这就挺好。一个不完美的父亲才会让孩子明白生活的真谛,敢于剖析自己也会传递给孩子莫大的勇气。
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地位彻底平等,再也没有所谓的权威。家里的气氛更加活跃,孩子敢于面对父母提出的要求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岂不更好?
第二,明白老黄历解决不了新问题。既然我连同龄孩子之间的比较都看不惯,就看不惯总拿当年的自己跟今天的女儿做比较,更行不通嘛!
现在回想一下,当年的我不用上如此之多的辅导班,不用每天对付堆积如山的作业和卷子,当年的我就算考了一百分也是小学生学习小学知识,本身就是简单而又自然。现在呢?孩子们学的是拔高拔高再拔高的知识,面对的是优中选优再选优的考试,他们所肩负的压力他们承受的烦恼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无法感同身受的。我再次承认,孩子的奥数题拿给我做,我总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啃下来,这才是小学六年级,以后呢?显而易见。
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孩子的知识体系也不可同日而语。身为父母,需要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如果不努力追赶,我们的认知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过去的那些老经验老办法会大批的失效,但面对新事物新现象,不仅孩子需要学习,父母也需要学习。
如果说承认自己不足需要勇气,那承认自己的认知需要更新换代,则需要谦虚。
第三,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孩子,小心谨慎地维护亲代关系。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身为父母,不意味着你能随时随地向孩子吹胡子瞪眼,不意味着你能武断地干涉孩子交友娱乐。简单粗暴不管不顾的管理方式不适用于亲子关系,理想的形式应是平等交流,合理沟通。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方面的反面典型。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前辈,多年来经常向我夸耀自己儿子的优异成绩。后来小伙子一帆风顺地考上名校,又在一线大城市安家落户。前辈打算卖掉房子搬到儿子小家庭附近,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没想到儿子拒绝了父亲的好意。他的一句话伤透了父亲的心,“要是天天见面,我总会想起你以前吵我的话,我会浑身难受!”结果,老前辈如今天天一个人孤独地遛弯儿,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孩子迟早会长大,孩子的心里会投射记忆父母曾经的一言一行。父母宽容理性的对待,一定能让孩子感同身受,父母粗暴无礼地压迫,只会让孩子陷入无边的黑暗和恐惧,恨不得远远地逃离。有的孩子会反抗,反抗或许有效果或许换来更严厉的管教。有的孩子不反抗,千万不要以为不反抗的孩子会很享受这样的管理,他们只是在强压怒火狠狠地忍耐而已。
比起维系一生的亲情,比起孩子未来的生活,考取高分考上名校至多只算是起步阶段。起步起得好,孩子会拥有一个顺利的开始,但不顾一切地只图起步的痛快,就会从内心深处伤害孩子,轻则高开低走,重则留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一生的轨迹,岂不因小失大?
所以,有事和孩子多商量多沟通,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把孩子当成一个同龄的朋友,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和贴近,才算真正明智的父母。
第四,讲究顺势而为,引导孩子而不是管理孩子。我曾经扪心自省,十年之前的我绝对想象不到十年后我的变化。这些变化有的体现在工作上,有的体现在心理上,其中有运气颇佳顺风顺水的时刻,自然也少不了失误受挫的痛苦失落,很多时候还会恨自己缺乏先见之明。扪心自省之后就是扪心自问,如果我自己都无法参透时代趋势,只能随着大趋势起伏不定,又如何去科学规划孩子的将来呢?明显做不到嘛。
知道自己做不到还勉强为之,就是自不量力;知道不可为而顺其自然,起码够得着心态平和。孩子虽然遗传了父母的基因,但毕竟不是父母的克隆版,一天天都在萌生属于自己的念头,何况他们将来要面对的社会形态又充满了不确定。所以,父母的明智之举不是拿固定标准或者自己的喜好来管理孩子,而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孩子的特点,合理引导孩子。
说起引导,虽然比牛不喝水强按头的硬性管理要轻松柔和,却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要相信。相信孩子在亲情友情的浸润下一定能健康成长,相信孩子会慢慢拥有思考决断能力和独立应变能力。父母无论如何着急,都要耐心鼓励他们,沿着日趋成熟的路径走下去;其次是建议。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实际,根据时不时出现的问题,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只要亲子之间拥有足够的互信,这个建议一定能在孩子那里得到反馈。一旦建议、听取建议、互动交流的链条得以确立,孩子一定会加倍地信服父母;最后就是支持。只要父母和孩子达成了共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够慢慢地化解驱散。
如今的社会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行业变革职场变革越来越不是新闻。既然大局上我们这些父母无能为力,那就尽量不要被广告所误导,不要被各种说法所蛊惑,不妨以孩子的有益尝试为基点,大胆地让孩子自由选择,放手去干,打到哪儿算哪儿。在一个“有效放权”的家庭中,在父母成为“忘年交”的前提下,孩子一定能体会到自己的动力勇气,也能感受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这样岂不更好?
辅导班不在多,有效果能促进就行;考试不必争第一,尽心尽力就行;能不能考上清华北大不重要,孩子身心健康拥有一技之长就行。这就是我们夫妻对待女儿学习成长的基本心态。培养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父母锻造心态自我成熟的过程,父母的心态好了,家庭氛围就会变好,孩子的成长才算是踏上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