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帛书版《道德经》有感
文/周云峰
让历史转身,回望千年,观中国传统文化宛若璀璨星河,源远流长。其中,道、儒、佛三家思想在这条长河里占据了重要位置,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认为,道家是讲无为的隐世文化,儒家是讲进取的入世文化,佛家是讲奉献的出世文化;道取“静”,儒取“敬”,佛取“净”。但我认为道家与儒家、佛家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家思想属于哲学的范畴,而儒家、佛家思想属于文化的范畴。
什么是哲学,或者说界定哲学的标准是什么?哲学是研究万事万物的总规律,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乃至宇宙关系等根本问题的学科。中国古代历史上能真正被称为哲学家的,可能只有老子一人,其他诸子、先贤们更准确的应该被称为思想家。
老子之所以是哲学家,源于其一生唯一的著作——《道德经》,5000余字,分为《道经》与《德经》,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代表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百家之祖、智慧之宗;思考天、地、人、自然、宇宙之法,内涵广博;论述养生、修心、治国、用兵之道,文简意深,也被称为“万经之王”,是除《圣经》外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名著。大家熟悉的是王弼编校的通行版,此版为了避名讳做了较多的文字修改,部分章节更是被后世儒生篡改已然失真。更接近老子原作的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两个版本存在1000字左右的差异,且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本文将主要引用帛书版的文字与思想。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道德经最核心的要义,我认为应该是“无”,而不是“道”。虽然道德经通篇都在说“道”,但字面上的“道”只是老子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所以道经开篇便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有物混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为它既是万物发展的总规律,也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更是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所以称为“道”。道不仅无名,而且无形、无相、无常。道德经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无”是万物的始源,“有”是万物的开端。
我认为道德经的中心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循道而为,物极必反”。简单说就是人要顺应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去成就万物,把握好界与度,越界和过度就会适得其反。老子五千言,流传至今仍有断句和解释上的争议,八十一章中的每个章节都能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每一句话都看似简短实则难懂,估计能真正读懂参透老子的只有庄子。
如果用现代的科学思维和标准去评价道德经,它确实存在历史局限性、形而上学等问题。我们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应以今律古。对待传统文化,历来提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道德经中“上善似水、为而弗争、道法自然”等重要思想对现代社会生活仍是有价值、有指导意义的,如何传承好老子的思想与智慧,充分利用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两面性,来提高自身能力和修为,我有一些粗浅的思考分享如下。
一、于有限中取无限之法,求“无知之知”
人的生命和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和可能,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与思考,特别是对“无知之知”的探求。知识的作用在于启迪智慧、赋予思想、改变命运甚至改造世界。“无知”是人类的初始阶段,通过学习而后“有知”,“无知之知”则是“有知”的更高阶段。
“无知之知”,听起来像是故作高深或玩文字游戏,但道理其实并不难懂。我认为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求知。人往往是知道的越多,才了解自己知道的其实很少。牛顿认为自己对宇宙的认识只相当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孩子对大海的了解;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希腊哲学家芝诺用“知识圆圈论”解释过这一问题,他认为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圈外是无边无际的未知领域。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越长,所能接触到未知的范围也就更多,疑问也就更多,因而就越会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的知识圆圈越小,接触到的未知面就越窄,就越会觉得自己知识充足。这就是所谓的“不知者深奥,知者浅薄”。对待知识应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先承认自己“无知”,而后探求“无知之知”。
第二层含义是去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每一种知识在提供我们一种见解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枷锁。《庄子·大宗师》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意思是说“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知识的束缚,与大道融为一体”。“去知”是从“有我之境”向“无我之境”升华的重要推动力。这很像武侠小说中的“无招”,在习武之初熟记武功心法与招式,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与领悟将其忘掉,使所有的招式融会贯通,人招合一,最终成为身体的本能反应,随机应变,随心所至,随意而发,不拘泥于形式上的限制,达到“无招胜有招”的至高境界。“去知”同样要求我们在努力获取知识后,不受其束缚,打破条条框框,打开思维边界,让知识外化为能力、内化为智慧,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向“学践结合、研创同步”升华,从而使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于有治中取无治之法,行“无为之为”
很多人提起老子,便会想到“无为而治”的理论,觉得他的管理思想就是“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做,避开纷扰,任其发展”。这其实是对“无为”的误解,“无为”是道家最核心的管理思想,“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强为、不妄为、不为所欲为。老子强调要“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所以,“无为之为”就是要因势利导,依规而行,循道而为,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里关于“无为”的句子非常多,比如“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等等,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让一切合乎规则,使大家各尽其责,各司其事,让老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统治者,是让老百姓能亲近并赞扬他;再次一等的统治者,是让老百姓都畏惧他;最次等的统治者,是让老百姓都辱骂他。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当是一个优秀的“游戏规则制定者”,而不是事必躬亲的“操作者”,更不是无事找事的“强迫症患者”。
“无为而治”的思想很容易运用到现代管理的实践中来。我们知道,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求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要靠制度,通过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促使个人履行职责,使各种组织行为有依据、有标准、有规则。在管理中行“无为之为”,就是要求管理者做好制度设计与机制优化,不要拍脑袋做决策、凭经验办事情,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为;不应过多干涉被管理者的工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个人诉求服从并服务于组织目标,从而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
三、于有欲中取无欲之法,竞“无争之争”
现代社会与老子所处的“小邦寡民”时代不同,是一个充分竞争的社会。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植物、动物、人类甚至是国家都在竞争。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切物种进化发展的动力和法则”。可见,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不争,却又是基于对实力、环境和人性的深刻认识上,选择的一种超然、宁静、淡薄的为人处世之道。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九王夺嫡的情节非常精彩,四王爷胤禛在皇位的竞争中起初处于劣势,他听从了邬先生“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用韬光养晦和隐忍实干之“大争”,最终赢得了皇位。不争的思想源于《道德经》,老子曰“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之道,为而弗争”等等,都指出用“无争”去“争”才是上策。
“静”界最能体现境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是有欲望的,当你想要去争取某样东西,在表现出欲望同时也在暴露自己的弱点——会害怕得不到。“墨菲定律”告诉我们,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往往越有可能发生。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无欲则无失,无争则无敌。
无争不是消极退让和主动放弃,而是将竞争的对象锁定在自己的短板与不足上,这也是更高层次上的进取和竞争。你越强大,这个世界就越公平、越友好。竞“无争之争”就是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智慧、修为和境界,最终达到“你若盛开,清风自来”的理想结果。
左岸记:这本书不同的人看会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人会不得其门而入,而入得其门者又会发现这其中蕴含的思辨无穷无尽。也许对这本书的理解正如这本书所要表达的,你可以认为它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用,但你又可以认为它说出了一切的原始根本,可以让我们对世界万事万物提供最基本的思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