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不久便是又一个热闹非凡的传统节日中秋,很多地方也早早的开始卖起了月饼,作为我们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也充分地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我们的血液中的生生不息。除了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外,我们很多的传统文化已经开始渐行渐远,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农村,也开始成了远方。这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如今想来多少还是有些伤感,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青山绿水画面依然触不可及。如今回想传统文化也只能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或者老人的只言片语当中了,而俗语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民间百姓的智慧结晶,不可谓是生动有趣,回味无穷,好比这句“好男无毛贵如金,好女无毛福一生”,一股土味迎面扑来,仿佛一下就回到了儿时院子里大家拿着小板凳围坐一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欣然景象。
可以说老百姓的俗语并不亚于那些诗词歌赋,同样也是无所不包,而且浅显易懂更加适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他们除了起早贪黑干农活以外,闲暇时也会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虽然不懂得吟诗作对舞文弄墨,但摇着蒲扇话着家常,欢声笑语一片,那种毫无功名利禄的淳朴笑声更让人流连忘返。我想题中这句俗语也应该是诞生在这种情形下的,他们的闲聊也尽显长者之态,无不透露着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题中的俗语看似荒唐引人发笑,但深究之后就能发现看似好笑的闲言背后却隐藏着心酸。
为什么说好男无毛贵如金?不明所以的顿感可笑,其实其背后所折射的社会现状往往让人落泪。我们都知道古代都是农业为主,而农业生产耕田种地在古代几乎都是男子。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加上苛捐杂税和天灾人祸,不仅人困体乏还时常三餐不饱。所以老百姓历来就被称为穷苦百姓,正是因为他们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年复一年的不停劳作,身体愈发变得强壮,而毛发也随之旺盛。如今仍然有一个颇为不雅的称呼叫“劳力”往往也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这样的特征。而相对之下,有穷人就一定有富人,而“好男五毛贵如金”说的便是这样的一群人。古代的达官显贵,地主乡绅,他们从来不用耕田种地,时常也都车马相随,住的是深宅大院,风吹不着,日晒不着,饭来张口,没钱就伸手。这种环境下人往往都是肤白肉嫩,所以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古人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公子哥谁是苦命人。即便是今天,我们同样也能通过这些来区分谁是太子爷谁是勤劳娃。
而后半句“好女无毛福一生”意思也和上句相同,说的也是富家千金养在深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样子。可能有人会说富人有富人的烦恼,诚不我欺,但这种生活上的烦恼和古代老百姓的生存烦恼简直天壤之别。在老百姓看来,她们衣食无忧便是自己一生都在向往的幸福。
这两句俗语也许只是玩笑话,但它却深刻地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层次,也充分代表了两个天差地别的阶级。最为可悲的是,百姓一生为他们贡献税收和地租,为他们遮风挡雨,供他们把酒言欢,最后却落得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那些贵如金的好男,福一生的好女又在做些什么呢?而那句“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已然成了千古绝响,前有古人,却独不见来者,又如何不怅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