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编修家谱的基本格式有哪些?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中国保存至今的家谱主要以明清家谱为主。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衷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一些地区就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它们主要出现在明清以来宗族文化发达的地区,往往以修地方志的名义隐蔽地进行。90年代初,继之而起的是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福建闽南等一些经济非常活跃、与海外交往非常密切的地区。这些新修家谱甚至被当作是吸引海外华人寻根甚至被作为招商引资的捷径。随后,各地的修谱开始高调进行,由学术机构、收藏机构的介入,也在不自觉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编修家谱的基本格式

谱名:家谱,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谱序:谱序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包括本族人写的序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以及跋语等。族谱序跋的内容一般可包含修谱缘由、修谱经过、家族的渊源传承以及谱学理论等。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如,清王朝纲《续修刘文恪公支谱序》说:“公卿大夫之家有族谱,犯国之有史也。国有史,则君之仁暴,臣之贤不肖,政事之得失,风俗之美恶,气化之盛衰.其兴亡治乱之迹,开卷无不了然。家有谱则支裔之亲疏,踪迹之聚散,品行之优劣,年寿之长短,家世之盛衰,按籍而稽。无不如诸指掌,使后世子孙知水源木本之思,尊祖教宗睦族之意,知有所劝,亦知有所诫。族谱之所系,重大如此。”

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

如:“苏氏谱例”是指北宋苏洵在修《苏氏族谱》时所创立的修谱体例。其体平列,世序直陈,用表格的形式记述先祖世系。在表中人名下注出其仕宦、行迹、配偶、死葬、享年并依次书写子孙后代,各代标明辈分。其谱例以五世为表,以宗法为则,详近而略远,尊近而贬远,主张睦族、恤族、化俗。其特点是篇幅大,记载内容多。

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恩荣录:恩荣录又称为告身、告敕、赐谕、公文等,主要登载皇帝和中央政府、地方官员对家族成员的封赠文字。家谱中之所以要刊载这部分内容,一是炫耀家族祖先的光荣历史,二是教育后代不忘君思,因此诰敕之类都置于家谱中的显要位置。

  

如《(江苏无锡)荣氏宗谱》刊载:敕命隋大业三年(607)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盖闻文德既彰,自他有耀,灵威斯在,阅世常新。……兵部尚书荣权,向有华国之文,近睹全城之烈,惟卿捍灾御患。……嘉尔忠贞,特颁异数,凡诸子姓各勉象贤。如龙岩《长塔赖氏家谱》载有东晋安帝六年(公元402年)十一月十一日的诰命,诰封赖氏先祖赖遇“万古之郡、子孙百百世”。

像赞、遗像:遗像都是本家族中历代名人、英烈、贤能、君臣等具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常见于卷首题词后、目录前。像赞,一般配置在各姓氏宗谱的先公遗像后面。撰写像赞者,大都是当代或后世的名人、学者。大多像赞的字里行间都会充满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如《安徽五河聂族》:宗达公为江苏、安徽、山东等三省交汇点八县诸地有记载的聂姓始祖。据我族谱记载:洪武五年(1372年)先祖遵大明太祖皇帝移民之命,自山西布政使司曲沃县治下之柳河村迁徙至南直隶徐州下丕。历三世单传,至少宽公始有弟兄二人,同宣、崇宣。同宣公子嗣,多数居于江苏、山东两省。崇宣公则南迁至苏州,复至五河,为安徽省五河县之聂氏先祖。 六百年来,聂氏宗达公之子孙后代已经繁衍绵延二十五代,人丁兴旺达万余。而五河崇宣公之后绵延二十世亦有三千之众,遍布城乡。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修其谱乘。六百年间,我聂氏子孙数修族谱。自清季草谱,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一修,共和四十七年(1996年)二修族谱,续志述事,以令后世子孙明了。一修谱以问政为堂号,盖因我祖永隆公为大清太学生兼五品军功,问政于朝尔。二修时,总支归一,和谱共号崇德堂矣。

族规家法: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族规与家规原本为家族规约中的一干双枝,并无明显区别,只是前者更为严格。如敦人伦、笃宗教、课子弟、正闺门、慎交游、勤职业、崇节俭、忍小忿、恤贫苦、睦乡邻等内容,常见于族规之中。家族权力的应用,必须以族规宗范为准则。族规的核心是“敬宗”和“收族”两大方面。“敬宗”是强调传统的追溯,旨在建立家族血缘关系的尊卑伦序;“收族”则着眼于现实,寻求家族内部长期和平共处、聚而不散的途径。因此,福建各家族制定的各种族规、家范,大体以“敬祖宗”、“重宗长”、“禁犯上”、“睦宗党”、“重师友”、“重继嗣”、“安灵墓”、“凛闺教”、“重藏谱”、“恤患难”、“急相助”、“禁欺凌”、“禁乱伦”、“禁争讼”等为主要内容。

如《怀集聂族(河东堂)族规六十字诀》:

晓族源 睦宗亲 孝父母 念亲恩

和兄弟 合邻里 尊师长 怜妇孺

有道德 说仁义 勤务业 品行端

严律己 举清廉 诚守信 莫诈取

教子女 崇学文 守族规 兴家邦

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祠堂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五服图:五服图,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九族中,纵向有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横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围绕着纵横向的九族,形成了九族与五服的家族结构图。往上数,上辈中有叔伯父母、堂伯父母、再堂伯父母、祖伯父母、堂伯祖父母、曾祖伯父母、姑、堂姑、再堂姑、祖姑、堂祖姑、曾祖姑等。往下数,下辈中有侄妇、堂侄妇、再堂侄妇、侄女、堂侄女、再堂侄女、侄孙妇、堂侄孙姑、侄孙女、堂侄孙女、曾任孙妇、曾侄孙女等。这是一幅完整的九族五服图。

世系:指一姓世代相承的系统,也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系统,由男性子孙排队列而成。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所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是个家族血缘传继的直接表述,是福建族谱的主要内容。世系一般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世系传录。它详细记载从一世祖开始到修谱日期止,家族所有成员的姓氏名号、生卒年月、简要阅历、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赠等。世系的另一种方式是世系表或世系图,即以图表的形式记载该家族的血缘传继情况。

传记:家谱中人物传记的结构方式是以“名讳、家世出身、生平事迹、社会评价、社会影响”为基本模式叙述人物事迹。家传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叙述模式,即叙述人物的名讳、字号、籍贯、某某公第几子、品性德行、重要事迹、生卒年月、德配、墓地山向、生几子等。

如《绩溪泉塘枢密葛氏宗谱·传志》所载《湘公传》:“公讳湘,姓葛氏,元海其字,绩溪之泉塘人也,咸平三年庚子生,至和二年乙未卒,享年五十有五。天资神敏,幼能诗吐属甚不凡,尤雅好读书,韬然不自居,士大夫咸器重之,祥符元年,……公朝论翕然,天禧二年擢授江淮等处提刑主事,江淮民气素以强悍,闻因细,故而争斗犯科者比比也,公抵任后,推诚置腹,专以德化,诚感所至,贪官氵于史一变其习,真宗赐益天拯,民匾额以旌其贤,公之得主知也,岂偶然与欠乾兴元年转屯田郎中,公以兵农相依,国本所亻系,筹策之悉,不遗余力,逾年以勤劳得疾,遂於天圣元年请致仕。……公有子三,长琐,次琳,三王官。”

祁门方氏宗族所编撰《安徽方氏宗谱》卷末录有大量的小传:“道礼之子也,聪明颖异,任高辛为大司马。”又如:“溢,景阳之子也。笃义好施,少以才闻,鲠直多廷诤。”寥寥数语,却完整的概括了传主的生平事迹。

谱系本记: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元等。

 

族产: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契据文约:专门登载和记录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坟茔: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名迹录: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任宦记: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年谱: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艺文: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字辈谱: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排行的字语。

 

领谱字号: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续后篇: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记,以示绵延不绝。

 

纂修、捐资人名单: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体族人捐款助修。

 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个宗族的历史或是家族百科全书。通过一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可与正史、方志并列的又一文史宝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编修家谱的基本格式有哪些?  编修  编修词条  家谱  家谱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基本  基本词条  格式  格式词条  
综合

 ​小满节气 江浙祭蚕保收成

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节气意味着什么呢?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小满是什么时候吗,夏季是养生保健的好时节,小满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不同的地方小满有不同的习俗,那么...(展开)

综合

 ​冬至的介绍 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十二月二十二日是传统24节气中冬至的第一天,这天很多地方的人都有吃水饺的习惯。那么冬至这个节气是怎么来的呢?有什么关于冬至的传说呢?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