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意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的开篇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很多人一生中,都在追求繁华与富贵,但是殊不知,当持平常心的时候,顺应天命,不管富贵或贫困,都是认知天命的一个方法。
这样的人生就是合于道,这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一个为人处事之法。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中庸”的态度,抗衡的是人的欲望,欲望也是我们的本性。
但是当我们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一味的任由欲望膨胀的时候,那么欲望就是主导灾祸的一个根源。
而中庸就是扶持欲望的一个根本,明白了中庸之道,能够让我们对于自然万物怀有敬畏之心,能让我们人生更加合理,避免了相互争斗,尔虞我诈的痛苦。
很多人即便是明白,也未必能够做到,未必能够让言行符合。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恰逢过之上,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
(孔子说:“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践行,我知道缘由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言行做过了头;愚笨的人智力不及,又达不到。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昌明,我知道其中缘由了:有才德的人做过分了,无才德的人又做不到。这犹如人们没有不吃不喝的,却很少有能品尝其中的滋味。”)
孔子十分感慨中庸之道难以推行,他分析其中的原因说,聪明的人做过了头,愚笨的人又做不到,“过”和“不及”都不是最好的效果,所以达不到中庸之道。
孔子对中庸之道难行的分析,对于我们今天为人处事很具有启发意义,凡做事都要把握好分寸。
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分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浪费无度,有人则是一毛不拔。这就像人的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才算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讲究“过犹不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