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一个月,微信终于在近日陆续迎来电脑端、手机客户端更新。沉寂了这么久,微信这次带来了哪些惊喜?
01#
微信暴风更新
昨天,Windows 微信3.7.5内测上线(此前已报名参与内测的用户,在微果酱后台回复“内测”即可下载体验)。老规矩,果酱妹先给大家划下功能更新重点:
1、订阅号消息默认为信息流形式
在Windows 微信3.7.5内测版本中,订阅号消息展示与微信手机客户端保持一致,默认以卡片信息流的形式展示公众号消息,且仅显示头条信息,其他消息会被折叠,当鼠标移至公众号卡片时才会出现“余下x篇”的提示。
此外,顶部显示常读公众号,数量与手机客户端一致。不喜欢这种卡片形式的友友,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列表模式”切换。
2、群视频通话增加大图模式
当用户在Windows 微信3.7.5内测版本中开启群视频时,摄像头、扬声器等功能改变了位置,并新增画面大小切换功能。用户点击头像右下角的“放大”按钮,即可将视频通话页面切换为大图模式。3、群视频通话时可共享屏幕
当对方接通后,用户可以在视频通话功能栏中看到“共享屏幕”入口,点击后可以选择桌面或者其他画面进行共享,沟通更便捷了有没有?
除了PC版微信的更新,在最近短短的两个月中,手机版微信也仿佛在冲刺年中KPI,密集上线新功能。果酱妹之前都跟踪报道过(戳蓝字可以了解详情):
1.微信大更新,这些人支付被限额
2.微信突然更新!朋友圈变样了
3.微信隐藏新功能,真香!
4.微信改版,服务号广告刷屏时代结束?
5.微信又㕛叒更新了!有6个新变化
6.什么?微信又偷偷内测更新!
7.公众号更新,这一次小号赢麻了?
微信如此频繁的更新,隐藏了什么共性呢?
02#
微信意欲何为?
从微信更新的情况来看,还是有些发展趋势可研究,希望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1、公众号的进一步“沉默”
在近来相对频繁的更新里,公众号占据了大头。先是手机端的服务号默认免打扰,再来是电脑端的订阅号列表终于也变成信息流卡片形式,并只展示头条,公众号肉眼可见地进入了更为“沉默”的阶段。
微信的出发点不难理解。国民App微信是12亿用户的微信,增长天花板已经摆在那里,维持用户存续才是更重要的问题。因此,微信希望用户能有更好的体验,能沉浸式地使用这个定位为“工具”的App。基于此,能主动给用户发消息的公众号便成了可能“打扰”用户的存在,需要免打扰以及更简洁的更新。
对于用户来说,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信息爆炸带来的困扰,但也会造成某些信息的遗漏,比如某些业务的通知、活动优惠的推送等。毕竟,用户关注一个账号,大多是有些基于实用性的初心。
对于创作者来说,公众号“沉默”的弊远大于利,触达用户的路径更长、随机性更大了,很难预测用户的行为规律,数据“腰斩”的概率更高。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商家想做活动,却发现用户压根没注意到服务号的推广信息;号主们将订阅号头条以下位置用来卖货、互推、孵号、引流,用户看到的却只有头条卡片展示,作用大打折扣。
但更新趋势很难逆转,我们能做的大概只有在头像、昵称、封面图、标题等可以露出的地方下功夫,精细化运营或许将成为刚需。毕竟,能在一堆小红点中凭标题前几个字的关键词戳中用户,就赢了一半的流量。
2、工具属性的再明确
不知道大家看到此次电脑端的群视频通话支持放大画面、共享屏幕等功能有什么感觉?可能会觉得眼熟,因为界面和手机端非常相似。或许也可以感受到微信希望提升用户体验和使用便捷度的意图,毕竟说到底,微信其实是一个“工具”。
此次电脑端的内测更新,可以明显感受到微信在潜移默化地强调自己 to C 的工具属性,这恰恰是很多人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忽略的部分。而微信更新的这些实用功能都是在给自己叠加“buff”,让自己更加“有用”。比如此次内测的群视频通话共享屏幕功能,不就很适合公司开会使用吗?
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用户觉得微信占用的内存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冗杂,也越来越像它的兄弟“QQ”,甚至往“办公软件”的方向试探。11岁“高龄”的微信,早就不是纯粹的熟人社交App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