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卖东西几乎成了常态。微信在俘获用户,并成为第一大用户平台的过程,就是移动电商崛起的过程。当很多人用闲下来的时间在自己朋友圈宣传推广一款产品时,人人都是卖家,同时也都是买家。作为互联网+金融出身的四公子,我又是如何看待线上线下相结合出来新零售这件事的呢?一起来看看~
新零售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那么消费升级和新零售,究竟是‘炒’起来的一个概念,还是真实存在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新零售,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百度给出的定义是: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所以,新零售的理解就特别简单。
新零售核心是传统零售业、传统消费业,如何跟互联网结合。基础的供应链成本已经没太多可拼的了,更多的是靠毛利和销量这些东西。
所以,五年、十年以后的新零售一定是人工智能,是根据客户画像的C2B模式,是柔性供应链,甚至有可能三年、五年之后都是这样。
但是,今天的新零售是什么?第一、把货摆到网上去,支持在网上卖。第二,在网上通过营销的方法把人拉到门店里来。第三,结合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无人机、高速隧道等,可以缩短物流时间和相关的仓储损耗等。
今天一门店需要宣传,拿着大喇叭满大街的喊,来呀来呀,已经没人听了。必须得去网上”喊“。
消费升级的核心——要求高、场景变
所有人第一次听到“消费升级”这个概念,就是觉得老百姓愿意多花钱买东西了——原来只喝一块钱的水,现在愿意喝十块钱的水了。这其实是严重的错误。
看消费业不应该看GDP(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是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5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0.1万亿元,比2014年名义增长涨了10.7%,其中有1.4%是物价的增长。物价真实增长可能接近2%。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物价同比上涨2%。2016年比2015年真正增长了8%。就是说,2016年,中国的老百姓比2015年多花了8%的钱。举例说,就是一个二线城市的年轻人,2015年可能就花个5000块钱买衣服,2016年涨了8%。算一算,他只花了5400块钱买衣服。没多花多少。
所以,“消费升级”不是老百姓多花钱了。
那商家为什么还喊“消费升级”?
老百姓没有多花钱,但要求高了。
消费的场景从主动的“我有需要了,我去买”,变成了被动的“我还没需要,别人说好,我就买”的社交式、分享式购物行为。我认为,这是消费升级的核心。
站在商家端来看,线下国民消费总值并没有怎么增加,顾客又不多花钱,要求还高了,那不是意味着成本更高了?生产成本提高,品牌成本提高,服务成本提高,电商也在抢,生意当然就越来越难做。
怎么办?线下门店不能在门店等着,必须上网。这是一个大趋势。因为,所有消费人群都联网了。一个月微信里有8.9亿的活跃用户,微博也火,一天有1亿人打“王者荣耀”,出门都是滴滴、ofo、摩拜…。还不算支付宝和微信在线下扫码支付的增长,也不去算“线上预定线下消费的量远是纯B2C电子商务的3-4倍”。
这几年互联网的崛起。“流量红利”在线下已经“吃完”的同时,线上其实也没好到哪儿去。
场景越来越多,人们在网上购买越来越多,但是用户数不怎么涨。互联网公司怎么办?道理就变得特简单——“去线下”。因为这也是互联网人最擅长的事。“把线下这件事情搞起来”是互联网平台公司必须要走的路——70后、60后不怎么在网上消费,80后这一代已经“洗完了”,在线上不涨了,下一代还没有起来,中间的空洞怎么补?还要有一段时间才能等到95后长大——那就是“去线下”。
往线下去之后,我们要判断一下消费业。如果线下的都往线上来,线上的都到线下去整合,不管叫“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大家开始合了。
这叫什么?叫圈子,叫社群分享,叫购物场景联合。又有朋友会问,线上/线下我什么都不懂,怎么才能进入这个圈子?圈子还有其他人,跟我有竞争啊。
说到这儿,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个故事。有位同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出国了,在波士顿上大学。他一早就想清楚了,他要搞金融。他本身是学外语的,他的学校并不是所谓的名校,他怎么能够进入金融这个圈子呢?每一个周末,他坐着公共汽车进城去波士顿。
而美国的公共汽车,可不是北京上海的五分钟一班呐,那一小时一班呐!他需要背着干粮,背着面包,带着可乐,带着牛奶,一走走一天。去哪儿呢?去波士顿的金融街,那里面有很多基金公司的办公室,还有很多投资银行的分部的办公室。干嘛呢?大厅里看着那个门板,记下来这些公司的负责人,名字是什么,部门是什么。干嘛呢?找到公司的总部的这些总机,打电话过去,我要跟史密斯先生谈一谈,他是哪个哪个部门的。总机的接线员一听,这小伙子还挺靠谱,可能是一个业务伙伴,放进去吧。于是我们这位同学,就通过这种方式,跟华尔街的在波士顿的分公司就接上头了。
很快就去这家公司做实习生了,再过五六年,经过他自己的不懈努力,最后成了一个全球三大之一的投资银行的亚太部的总管,现在已经下海自己创业了,办了自己的私募股权基金。
那么经济学是什么道理呢?
经济学我们就叫外部性、外溢性。那就是每一个能干的人,每一个大公司,他都会给周边的人带来正向的帮助。哪怕基础低一点,无所谓,只要进这个圈子,你会不断地往上走。经过你的努力,你成功了,你有名了。往往我们年轻人会有一种情结,经过我的奋斗,成功了,为什么这个圈子还有其他的人,这样跟我竞争啊?“瑜亮情结”,既生瑜何生亮。这个道理经济学也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想,因为人才的成长都是集团性的。
“蓝海”场景兴起——社交分享式购物行为
移动社交兴起,培育了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即基于社交和分享的购物行为。比如看到别人推荐鞋子,你也想去买一双。这是“去中心化”的新的机会,并且现在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把货摆到网上去卖,固然需要在电商平台上入驻,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抓另外一个还是“蓝海”的场景——今天不想买,但别人推荐了,影响了,他就去买。
这个“别人影响我买”的场景在哪儿?它不是淘宝,不是京东;它是微信,是微博。这是今天消费场景的转移。
每个线下商家都有一些自己的顾客。得能把老顾客留住,让这些老顾客复购和带来新顾客。以前没有软件工具,就靠发短信,但现在发短信人家都骂你,微信、微博这些社交平台反而更合适。
线上线下结合后,未来的格局会变成什么样
购物场景平台搭建,无非就是两点:
培养用户消费的行为路径,比如3C就上京东,买衣服百货上淘宝,买图书上亚马逊等。
垂直推荐,流量分配互通。
合了之后一定变成一个零售品牌,线下实体都需要去抓一个个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比如卖奶粉的不能只卖奶粉,买生鲜不能只卖生鲜。
未来,每个行业领域都可能出现10来个这样线上线下、品类跨界上彻底打通的品牌。作为先行者的四公子我最近联合一家传媒集团就在做这件事,打造一个消费场景互换、品类跨界的零售品牌。
未来三五年之后的中国零售市场,30%-40%的市场份额会被几个大品牌“拿走”。
大品牌其品牌影响力,供应链能力,从供应链到C端整个穿透的能力,场景的包装能力,线下和线上客户的串连能力等等,这些加到一起,这些大品牌就可以拿到高端的30%—40%的市场,剩下60%-70%的市场份额是中小企业、中小品牌的,比如水果店、便利店、面包坊、眼镜店、亲子母婴店等都将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