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恰逢手上的一个区块链+教育履历存证的项目已经完成了产品设计工作,所以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对区块链+教育证书/履历存证的一些理解。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一、现状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是这两年区块链从业者一直在思考和尝试的;其中,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本文不对区块链本身做过多介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市面上出现了各类存证、保全的平台,包括司法存证、版权存证、以及本文所要探讨的教育证书/履历存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存证是实现难度最低、需求最明确的区块链应用场景之一。
针对区块链+证书存证,最知名的当属麻省理工学院和Learning Machine公司合作开发的项目Blockcerts,其目的是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证书造假、学习履历造假等问题;支持教育机构接入后,将为学生颁发的证书摘要记录在比特币、以太坊等公链上,并支持任何拥有证书文件的用户通过其平台验证证书文件与区块链上记录的证书摘要是否一致,从而实现证书验真。
在国内,几乎所有涉及区块链+教育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借鉴了Blockcerts的模式,解决的也是类似的问题。
二、目标用户及场景
教育证书/履历存证和验证主要作为教育/培训与职场之间的中间环节,针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解决证书、学习履历造假的问题,降低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提高求职者的求职效率。
三、分析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推导过程:教育证书/履历存证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教育证书/履历真伪,验证教育证书/履历真伪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证书/履历造假问题,解决教育证书/履历造假问题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提高求职者的求职效率。
由此,便进入到本文想着重探讨的部分——是否解决了教育证书/履历造假问题,就能降低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提高求职者的求职效率呢?
我认为显然是不行的。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自己面试或招聘的过程,泳道图如下所示:
我们都知道,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实际是双向选择的,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双向选择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基于上述泳道图,我们来看一下各阶段时如何体现基于能力的双向选择的。
第一次双向选择(简历阶段)
求职者通过在简历中写入自己的教育经历、社会经历、工作经历、工作成果等,竭力反映、甚至是夸大自己的各项能力(由此出现了各类提供简历包装、简历培训等服务的企业),之后通过各类招聘网站寻找与自己的能力有一定匹配度的工作机会,并投递简历。
用人单位,这里主要是用人单位内的HR,每天会收到大量的简历,其通过学历、工作年限等指标进行初步筛选(这一步的筛选其实是在面临海量简历时,不得不采取的应对措施,HR进行筛选时,实际是默认了一个假设——高学历或工作年限长的求职者人群中,高能力的人所占比例要大于低学历或工作年限短的求职者人群),基于初步筛选的简历,在与用人部门负责人沟通后,进行面试邀约。
可见:在第一次双向选择时,双方都对对方所提供或所需要的能力进行了初步考量,但还远远不能达成工作合同,因此双方达成了需要第二次双向选择的共识,即面试。
第二次双向选择(面试阶段)
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会针对面试官(这里主要是用人部门的负责人等)提出的问题,详细介绍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社会经历,提现自己在其中做出的贡献,以此来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能力(由此出现了各类面经)。同时,求职者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的公司情况、入职后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信息。
面试官需要在数小时的沟通中,判断求职者是否具备其所表述的能力,当遇到能力与岗位匹配的求职者时,还需要通过展示公司的各类优势,尽力争取求职者加入公司。
可见,在第二次双向选择时,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更进一步,并建立了一定的信任,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依然无法确定对方所展示的是否是真实的,由此,便进入了第三次双向选择。
第三次双向选择(试用阶段)
在此阶段,用人单位一般会要求求职者提供学位证等证书,并根据求职者在前两阶段所展示的能力,安排相应工作,从而确定求职者是否真实具备相应能力。同时,求职者在进行工作的同时,也会观察、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福利待遇等是否与面试时了解到的相符合。
在这一阶段,双方才建立了事实上的了解与信任,并最终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求职/招聘,实际上是对彼此能力的鉴别。所以,只有提供可以快速、准确鉴别能力(特别是求职者能力)的解决方案,才能降低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提高求职者的求职效率。
而证书的真伪,在这一鉴别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高学历并不等价于高能力,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也因此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双向选择。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一个员工一年能为企业赚取亿计的利润,就算他的证书是伪造的,又有几家企业会在意呢?
四、教育证书/履历验证的应用场景
个人认为,由于学历、培训经历与工作能力之间天然存在的不等价关系,教育证书/履历存证和验证在工作场景、求职招聘场景中的价值十分有限,但在学习、培训场景内,具备一定的价值。
例如,在申请国外学校时,是否可以通过提供可验证学习履历,来提高国外学校对学生经历的信任度,进而提高申请通过率?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自主招生时,是否可以通过提供可验证学习履历,来辅助大学进行招生?在小升初、初升高时,是否可以通过提供前一阶段的可验证学习履历,使老师了解学生真实的过往学业情况(即打破学校之间的数据孤岛),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教学?
我认为上述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但在实际应用中,都面临不小的困难,还需要众多区块链企业继续探索和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