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童鞋搭嘎猴啊,上一期颜值经济报告看的咋样?有童鞋在后台留言:身边闺蜜割了双眼皮后,我在街上看到双眼皮就会想,是埋线还是割的?在Mr.QM这种屌丝看来,割不割不重要,重要的是,请问:走大街上,怎么才能盯着姑娘的眼睛,欣赏,而不被骂成凑流氓?言归正传,今天,Mr.QM给大家分享一下极速类APP洞察报告。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9 年 10 月,各类极速版APP月活用户已经突破1. 3 亿,相比去年,增速超2. 5 倍,同时,极速类APP数量也突破 75 个。这背后,巨头纷纷加入,成为头部应用标配,视频类、短视频类、社交类、新闻资讯类头部玩家都已经入局,比如,抖音极速版用户达到了 1390 万。
本质来说,极速版是为了下沉用户(更适应低配手机,低龄及老年用户,上手更简单、用户教育成本更低),确实也以三四五线城市为主(占比接近60%,略高于普通版本),不过问题也出来了,目前极速版与主APP之间重叠度过高、商业化协同成问题,这反而与“给主APP引流”的目标相悖。
当然,可能很多APP想的是,用极速版从竞品那里抢用户,抢来该怎么留住呢?商业化又该怎么与主APP协同呢?
具体的,不妨看报告吧......
2019,越来越多的“极速版”上线,为什么?
1、 2019 年极速版应用爆发,目前各类极速版产品已抢占超1. 3 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超2. 5 倍
2、巨头布局、参与者众多,极速版正在成为各行业头部应用的标配,但目前仍以系统工具、新闻资讯及泛娱乐类产品为主
3、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流量争夺持续白热化,在生态流量布局、市场下沉争夺、适配低价终端等方面,业内玩家急需不一样的产品形态来深挖不同用户使用场景,精耕细分人群,从而抢占细分市场
4、用户对效率的追求,使“极速版”应用应运而生,一方面对准更加垂直细分人群,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极速版可以有不一样的玩法来吸引下沉用户,助力企业争夺流量
1)极速版应用仅保留了主APP的主要功能,占用手机空间小,方便手机配置低、内存紧张的人群使用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APP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信息繁杂,对于一些追求效率的用户体验不好,极速版从一定程度上简化功能和信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3)不少极速版APP都有“现金激励”措施,以吸引下沉市场用户,扩大用户范围
4)扩大应用市场搜索覆盖结果,争夺市场流量
极速版应用可以助力行业获取新的流量,但目前仍处于“蓝海”期
1、短视频
1.1 极速版为短视频行业带来第二条增长曲线:在今年 7 月以后,头条系加大极速版产品的推广和拉新力度,抖音极速版通过网赚模式快速吸引下沉用户,将其作为抢占下沉市场的重要阵地进行推广,火山极速版MAU最高月份超 800 万
1.2 短视频行业的极速版,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主APP形成有效的协调、实现商业变现仍需时日
抖音极速版的用户规模虽然已经达到 1300 万,但在来源中,有48.3%的来自于主APP,且用户重合度高,给主APP引流、实现商业变现仍需时日。
火山小视频主APP仅有2.6%的用户来自极速版,更多是主APP在为极速版用户引流,可见极速版给主APP引流、实现商业变现仍需时日。
2、新闻资讯
2.1 “极速版”逐渐成为移动新闻资讯行业的“标配”,腾讯、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以算法为主的新闻资讯和传统门户新闻资讯平台纷纷推出极速版应用
2.2 “极速版”在新闻资讯行业的表现更为突出,为典型企业带来新流量
3、在线阅读
3.1 在线阅读行业极速版应用“蓝海”依旧,且有较大的潜力:米读极速版活跃用户规模甚至超越主APP,实现流量反哺;其他在线阅读应用极速版刚刚开始探索,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3.2 在线阅读极速版和主APP用户互为独立:米读小说和米读极速版的用户重合率低,且用户在两者之间的流动性小,各自用户群体不同
极速版助力行业玩家获取新的结构性人群
1、下沉人群
1.1 极速版应用多配置了“现金激励”措施,以助力互联网玩家抢夺下沉市场流量,极速版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明显高于移动网民整体
1.2 下沉市场用户在短视频、在线视频、在线阅读等泛娱乐类极速版应用更为活跃,对短视频的偏好尤为显著
2、两极人群
2.1 极速版应用助力互联网玩家扩大两极用户占比,极速版应用中的 18 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和 36 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占比较整体互联网用户大
2.2 年轻用户以娱乐为目的,希望可以多APP、少流量的在网上冲浪,中老年用户则以工具类的极速应用需求更为普遍
3、低配手机用户
3.1 低配手机的内存和性能限制了用户对更多移动应用的使用,因此内存小、运行更流畅的极速版应用击中这类人群的痛点,小内存低配手机也能玩转移动互联网
3.2 提高手机性能的系统工具和泛娱乐类极速应用均受到低配版用户的偏好
4.1 极速版为短视频玩家带来新的人群:抖音极速版助力抢夺下沉市场用户,快手争夺中老年人群
4.2 腾讯新闻极速版吸引更多高价值人群:手机终端价格高、线上消费能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