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贸中心,上海在外国对华进出口贸易和商业总额中占比超过80%;国内贸易进出口方面,上海一个口岸的贸易值,相当于汉口、天津、广州、青岛、汕头和重庆6大口岸贸易值的总和。当时的上海号称“东方巴黎”,很多本土实业家在这块黄金之地上发展起了一批名誉天下的中国名牌,上海永和实业公司的月里嫦娥品牌就是其中日化产业的代表。
1918年的上海,月里嫦娥的崛起
作为工业中心,上海是民族资本最为集中的城市;作为金融中心,上海拥有外国对华银行业投资份额的80%,是中国绝大多数重要商业银行的总部所在地,全国的金融决策中心、监管中心。此时的上海,不只是全国金融中心,也是远东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与时下的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比,“国际金融中心1.0时代”的上海,短暂地感受到了作为金融中心的巅峰体验。
清末民初时期,化妆品和美容品以洋货为主。1870年就已输入上海的美国纽约化妆品牌子林文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欧美化妆品。此后,法国、英国、美国各种化妆品牌相继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比如西蒙香粉蜜、夏士莲雪花、司丹康美发霜、巴黎素兰霜、曲线安琪儿、培根洗发香脂水、力士香皂、李施德林牙膏……
之后中国本土企业家与国货实业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就是从上海发展起来的永和实业公司。上海永和实业股份公司前身为1917年叶钟廷创设的茂昌字号。1923年在上海闸北西宝兴路民生路购地建厂生产化妆品、纸盒、牙膏、香皂等。1928年起开始生产“永”字牌像皮球、套鞋等橡胶制品。1940年在长寿路建新厂。解放后先后合并建华橡胶厂,中央橡胶厂等。1966年改名国营上海橡胶制品三厂。
爱国实业的春天:民国时期的大上海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全国“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有力促进,“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日益强烈,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愈发高涨。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攻略。因而给了中国一个宝贵的喘息之期,大力发展起自己的民族实业。厂矿企业的投资总额增加,速度和规模空前,化妆品业、纺织业和面粉业等新式工业发展迅速,并在地域上有所扩展,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
在整个的大局势之下,中国国内的民族实业迅猛发展,1912年至1919年形成了一个中国民族实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实业救国。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在这个阶段崛起的,不光是有月里嫦娥品牌,还有“火柴大王”刘鸿生、广生行的双妹、先施的玉兰霜橄榄霜等一系列国货名牌。所有有志之士都是怀抱着一颗爱国心在付出自己的金钱、精力、努力在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族实业,以摆脱对舶来品的依赖。所有笔者认为,这个阶段全力发展的中国自有品牌,都可以算是爱国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