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楼下那个咖啡店你去了吗?”
——“没有啊,我不喜欢喝咖啡。”
——“跟你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那可是网红店,我们都去过了,就你没去了。”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似曾相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红店,身边人也都纷纷跑到网红店去打卡。
网红店合集(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种网红店层出不穷,背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有网友说,很多网红店都难吃至极,徒有外表。
有新闻说,一些网红店的卫生问题惊人堪忧。
那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对打卡网红店乐此不疲呢?
这就取决于人们的从众心理。别人都说好的我也要试试;别人都去过的,我也不能落下。
而商家们也正利用了人们想“合群”、爱“从众”的心理,甚至还顾人在店面排队。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从众”也是人们在寻找文化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的一种途径,盲目追求自我满足,妄图得到社会肯定。
在从众心理的作祟下,不喜欢去网红店的人反而成为了人群中的异类,他们被标上“不合群”的标签。
其实有的时候不合群反倒是因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就像下面这几位艺术家一样。
他们不合群,但他们的人生可以用“传奇”二字来描述。
奇怪的艺术家们
著名文人林语堂曾说过:“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个性使艺术家们的作品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的不合群可能会带来不一样的新视野。
行为不合群的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按说这三个人的关系就应该和三剑客一样。
但是因为米开朗基罗脾气暴躁而且性格奇怪,所以他就成为了被孤立的那一个。
米开朗基罗画像
米开朗基罗是一个非常喜怒无常的人,经常批判他人,活脱脱就是一个毒舌大叔。
他的同僚彼埃特罗·托利贾尼就曾因为他的毒舌在他的鼻子上打了一拳,造成他的鼻子永久性弯曲。
其实米开朗基罗最奇怪的地方还是在他的艺术创作上,谁能想到他晚年最后一件作品竟然是给自己设计的墓地雕像呢?
行为上的不合群,若是具有前瞻性,将会颠覆人们的认知,甚至成为人们心中的标杆。
米开朗基罗死前还在创作的雕像作品
嗯,就是这座看起来非常扭曲又无力的雕像,在米开朗基罗生命终止的前八天他还在创作这尊雕像。
其实早期米开朗基罗的雕刻作品一直是非常有气势的,无论雕像人物是男女老少,他所雕刻出的线条都充满了力量。
米开朗基罗早期作品《哀悼基督》
但在他最后的这尊雕像中,人物形象既清晰也不细腻,也许是在他经历了八十多年的人生海海后,心态也不一样了吧。
这个时候的他,内心更多的可能是那些无力感——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一种人生起起伏伏之后的无力感。
挫折浮沉并不能打败他,不合群的艺术风格也为他写下了人生的重要一笔。
将人生情感集中于行为颠覆的作品之中,不合群也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自我要求不合群的梵高
梵高的怪,从他的出生日就开始怪,他的生日恰好是哥哥的忌日。
也正是因为这点,梵高的母亲特别不喜欢梵高,这就养成了梵高内向孤僻、自卑怪异的性格。
梵高画像
这样怪异的性格,也使得梵高的自我要求特别不合群。
然而高标准又独特的自我要求,即使不合群,也不妨碍一个人发光发热。
梵高还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卖画学徒时,就已经开始怼领导的经营模式、怼客户的审美水平、怼画家的创作手法,人称梵怼怼。
甚至生起气来他连自己都怼,他曾割掉自己的耳朵,流了一地的血。在这样恐怖的情况下,他竟然还有闲情逸致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
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
梵高的怪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仅在性格上他的怪无人能超越,就连在画作上的怪也很难有人能超越他。
梵高特别喜欢用纯色,尤其是黄色。他不爱用调色盘这类辅助工具,而是喜欢直接把颜料挤在画布上。
梵高《两朵剪下的向日葵》
偏暗的黄色与花心的黑色表现了向日葵因环境潮湿而枯萎的状态,而直接将颜料挤在画布上进行涂抹的手法,也使得向日葵看上去层次并不清晰,梵高内心阴郁的心境跃然“画”上。
梵高的不合群还在于他创造出了短线条技法,直接用线条拼出画面。
梵高《星月夜》
急促又弯曲盘旋的短线条使得整片星空仿佛都在动摇,纠结、烦闷的情绪显而易见。
不仅如此,相对于奢华,他更喜欢描绘感情。他画邮差、画农民、画麦田,他把世间一切的情感都画了出来。
左图为《邮差约瑟夫·鲁林》,右上为《麦田与收割者》,右下为《食土豆者》
梵高的“怪”并没有影响他的艺术造诣,反而让他在艺术界中成为佼佼者。
也许就是因为他那些不合群的高标准自我要求,才显得他更加特别吧。
塞尚没有前两位艺术家那么孤僻,他只是不善交际。
1861年,他进入巴黎的苏维士学院学画,但由于大城市的人际交往太过频繁,几个月后他便返回老家艾克斯。
塞尚曾说过:“孤独对我是最合适的东西。孤独的时候,至少谁也无法来统治我了。”
不合群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坏事,至少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不是吗?
塞尚自画像
除了性格之外,塞尚的艺术风格也和别人格格不入。不,准确地说应该是遥遥领先。
优质的理念,在撕开不合群的外衣之后,终究会展露出最瞩目的光芒。
塞尚不仅是后印象派过渡到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也恰好是最早提出立体主义的艺术家。
就连毕加索都说:“塞尚是我唯一的老师,是我们所有人的父亲。”
他和其他艺术家最不同的是,塞尚特别喜欢多视角画法。
其实多角度画法很多画家都用过,比如达芬奇的《圣母子与圣安妮》。
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
画中三个人物都处在“平视”的视角中,而背景的风景却是一个“俯视”的视角。
这样的“多角度”丰富了整幅画的空间,也使得画面看上去更加和谐、神圣。
但塞尚的“多角度”画法却在艺术界中掀起了一阵潮流,因为他的“多角度”画法完全是为了让画面看上去更不和谐,使整幅画更加耐人寻味。
塞尚《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的男子》
这是塞尚的《双臂交叉抱在胸前的男子》,男子的脸部出现了明显的歪曲。
我们把画中男人的脸分成两部分,无论你盖住哪一部分,只看这个男人的半边脸都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脸。
然而只要这两部分脸合在一起,就会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这是因为塞尚把多角度画法运用在了脸上,这个男人的左右脸是从两个不同角度画的。
塞尚的怪与不合群将普通的艺术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他那些不合群的艺术也变成了潮流的艺术。
理念不合群也没关系,适当的不合群,有时候反而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合群”也是一种心理?
以上几位艺术家都非常的不合群,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古怪。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在艺术界中都贡献出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是什么让人们产生了不合群的人就一定有问题、一定不正常的错觉呢?
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群体效应,也就是从众心理的实验。
他在卡片上画了四条线段,线条差异明显。然后他邀请了一些大学生,让学生们找出哪两条线是一样长的。
阿希“从众心理”实验示意图
在这群大学生中有6个托儿,托儿们故意说出错误答案,于是32%的学生跟着选了错误答案。
有时候盲目地从众或追求合群,反而会适得其反。
米开朗基罗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行为,满心放在作品的塑造上;梵高注重对自我的要求,将高标准作品进行到底;塞尚坚持不合群的理念,引领了艺术界的潮流。
他们怪异,他们不合群,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这些“合群”的人相对于他们的影响力来说,也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我们不是伟大的艺术家,要做到他们那样不在乎别人眼光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会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会被别人嘲笑。这不是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你从的“众”不一定是对的。
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中曾写过一句话:“聪明、理性、冷静的个体,但一旦陷入群体或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就容易变得迷信、盲从、愚蠢、暴力。”
勒庞照片
在工作中,提出异议的人好像就会接受所有同事眼神的扫射。
在网络上,看似“正义”的群体讨伐,却逐渐变成了网络暴力。
平时友善的人们因为情感形成一个共同的心理群体,在这种时候,群体的共同意志往往会取代个人意识,这也正是产生合群心理的主要原因。
挣脱束缚没什么不好
处于群体当中不意味着就要无条件服从于群体,很多时候我们都为了合群而扼杀了内心真正的自己。
我们当中有太多人被群体束缚着、批判着。
张大千说:“一个艺术家最需要的,就是自由。画家在作画的时候,他自然就是上帝。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
张大千照片及其作品《仿巨然晴峰图》
作为一名艺术家,不被他物影响、不受环境所迫,自由的灵魂往往能汲取更多的艺术灵感。
行为不合群的米开朗基罗成为了艺术典范,自我要求不合群的梵高成为了不可超越的艺术标杆,理念不合群的塞尚成为了艺术的指挥者。
作为一名艺术家,不被他物影响、不受环境所迫,自由的灵魂往往能汲取更多的艺术灵感。
我们不是艺术家,但我们有自己的生活和大脑。
作为独立的个体,请卸掉枷锁,不要为了合群而合群。个人的判断和选择,才是存活于世的法宝。
作者 | 菜叶
简介 | 看上去Nice,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