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29分钟前
大约中午时分,各旅的推进开始放慢,摧毁防空导弹阵地也开始放慢。最终,各旅的推进完全停下来了,埃军的抵抗大大加强,阿丹师突入沙漠的突然性开始丧失,埃及守军也逐渐组织起来,顽强抵抗。
格奈法山上的战斗
向一个埃军指挥所攻击
埃军阵地上孤独的狗
放平了当超级反坦克火箭弹用但还没有来得及发射的萨姆-2防空导弹
阿丹的前指跟在阿利耶旅的后面。阿丹在找一个山头,好同时观察格奈法山区和大苦湖之间的长条地带,还有塞利亚和埃夫拉公路穿过的谷地。部队正在沿这些公路向阿索尔公路以及奥德达、麦齐拉兵营前进。前指在行动中,达杨坐直升机来了,和阿丹挤在同一辆“泽尔达”里。总参谋长出身的达杨保持军人本色,从开始渡河起就每天到前线,不是在沙龙那里,就是在阿丹这里。前指继续前进的途中,经过几个打下来的防空导弹阵地,在其中一个停下,达杨和阿丹检视防空导弹阵地,还拍了几张照。这些阵地经过很好的加强,阵地安排良好。阵地上有4个圆形的沙袋围成的发射阵位,在一个半径100米的圆形上等距离散开。每一个发射阵位上是一个导弹发射架,有些还有导弹挂在上面。在阵地中央,有一个人工土山,下面是加强的工事,里面停放有两辆巨大的指挥车,车上满是电子设备。土山上是转动的雷达天线,备用导弹存放在靠近阵位的地方。防空导弹对见多识广的阿丹也是新鲜东西,以军倒不是没有防空导弹,但不常见,防空主力是空军。眼前的萨姆-2导弹令人震撼:巨大,纤长,流线。有一些还在很长的包装箱里。埃军士兵的尸体到处都是,装备丢了一地,唯一的活物是一条瘦得皮包骨头的狗,还在狂吠,似乎在说: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我的主人都到哪里去了?
从10月16日起,达杨每天巡访以军各部的前指。达杨当年就是“士兵的将军”,和士兵打成一片,在以军中有巨大威望,大家都很高兴看到他,穆萨还会特意做一杯咖啡给他,而达杨也知道前指每一个人的名字。达杨会对阿丹通报其他战线的战况,点评阿丹的作战和任务,尽管都是作为“部长见解”而不是干扰正常指挥渠道的命令。达杨的助手会给前指的人留下报纸,所有人都忙于作战,后方的事情一点不知道,也不知道前线的作战在后方是怎么报导的。达杨通常会停留一个多小时,在指挥车里跟踪一段战斗经过。他离开的时候会说:“明天换一个地方再见。”
在大约中午的时分,马根的一部在一个配属的伞兵连的加强下接管了法伊德机场。阿丹师已经向南穿插了很深:纳特基已经跨过阿索尔公路,阿利耶也已经逼近麦齐拉。两人都报告,埃军的抵抗加强了。向格奈法山区穿插越深,以军的后勤就问题越多。补给和撤运伤员路线要穿过几乎无法通过的地形。要是有铺装公路就好了!这里有三条南北平行的铺装公路,所有三条公路都在格奈法山区和大苦湖之间的长条地带。这就是哈维特公路、马赛查公路和泰斯特公路。哈维特公路在多个埃军军营之间穿过,马赛查公路沿淡水运河南段经过绿洲地带,泰斯特公路在大苦湖边。
整个地区遍布军营和村庄,遍布植被和泥沼。也就是说,这个地区易守难攻,对于强调高速机动的装甲力量尤其不利。阿丹不想沿着公路从北向南强攻,这也是埃军防御部署严密的地方。另一方面,这几条铺装公路都是南北向的。阿丹决定在格奈法山区内继续穿插,同时寻找通道,绕过埃军防御,从侧面突击出来,插上平原上的公路。阿丹命令加比用两个营分别增援纳特基和阿利耶,打通哈维特公路。加比命令巴鲁奇和他的装甲步兵从法伊德出击,向南前进,而他自己带着埃胡德营与拉皮多特营向东沿维他命公路前进,目的是从侧面卷击哈维特公路。他们将切断哈维特公路,打掉埃军的军营,然后南进,与阿利耶会合。
下午的作战很艰难。纳特基得到加比旅的泽依拉营,后者部署到5121高地。泽埃维克营向南朝萨拉格公路方向进发,要抵达罗伊。路上他摧毁了5020防空导弹阵地,然后他在远距离上狙击萨拉格公路上的埃军车辆。埃军最后开始还击时,他要求空中火力支援,说道:“公路上挤满了车辆,现在真是黄金机会。”但空军还是对攻击地面目标很担心,苏伊士城周围还有4个防空导弹阵地。阿利耶也停止了前进,他刚和埃军坦克与反坦克导弹打了一场硬仗,现在又遭到埃军炮火轰击。这是埃军第4装甲师第3坦克旅,在格奈法山区东南、麦齐拉以北。埃军在格奈法山区通向奥德达的平原军营的山口设立了阻击。
师炮兵营跟在纳特基和阿利耶旅的后面,现在埃夫拉公路60公里处展开155毫米榴弹炮和160毫米重迫击炮。他们马上进行了校射,紧接着就消灭了在达克蒂坎公路52公里处的埃军炮兵。早上阿丹已经对本-阿里抱怨过了:“我不明白。24小时前,我就请求拿下大苦湖东岸,这样我可以把远程炮兵营放在那里,支援我的作战。你肯定希望我把炮兵从浮桥上渡过运河吗?我们把坦克弹药运过运河已经有很大麻烦了。”
本-阿里:“谁不让你这么做?”
“南方司令部炮兵指挥部不让我这么做,”阿丹告诉他。
本-阿里在南方司令部内部沟通了一下,这个问题解决了。
戈南:“好吧,我们把莱克希肯267公里处划给你。”
“我更想要275公里处,”阿丹说到,那里更靠近博策尔。
“不行,那里还在埃军手里,”戈南回答说。
“那269公里处呢?”
“有可能,”戈南回答道。
就这样,南方司令部把一个175毫米炮营部署在莱克希肯公路269公里处。175毫末炮的射程远,可以有力地支援西岸以军的作战。
加比也遇到困难了。他刚离开维他命公路,开始向哈维特公路运动时,就遇到哈维特公路49公里处埃军坦克和反坦克导弹的猛烈攻击。拉皮多特营负责掩护加比旅的行动,打掉了6辆埃军坦克。但埃胡德营发动进攻的时候,马上就被顶住了,他开始有伤亡。两辆坦克和一辆“泽尔达”中弹,六名士兵阵亡,其中有装甲步兵连长德沃茨基,还有更多的人受伤。再次进攻,这一次还得到空中火力支援,试图向哈维特公路49公路处的后方突破。为此,阿丹把阿米尔营调回加比旅,加强力量。阿米尔营先前调配给阿利耶,现在部署在格奈法山区东缘阿利耶旅的后方。阿丹建议加比把阿米尔拉到埃军阵地侧后的兰帕公路方向。这里陡峭曲折,很难通过,阿丹希望埃军不会想到以军会从这里过来。但埃军严阵以待。几分钟内,3辆以军坦克就中弹起火了,4人阵亡,另有3人受伤。阿米尔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伤员撤下来,往山上撤退。
现在天已经黑了。阿丹师经历了又一天战斗,向南推进了20公里。在当天的战斗中,以军摧毁了很多防空导弹阵地,切断了阿索尔公路,抵达罗伊,并切断了开罗-苏伊士铁路。但是,进攻在天黑前被挡住了,明天必须更加坚决地战斗。现在全师开往过夜的宿营地。部队有很多伤亡,后撤路线不仅漫长,而且颠簸,请求从空中撤运。但得到通知,直升机要到天亮才能来撤运伤员。
各旅在夜营地安顿下来,他们在很大的一个地区散开。纳特基旅大约有50辆坦克还能作战,现在5121防空导弹阵地和阿索尔-阿里什公路十字路口宿营;阿利耶旅只有两个营,有大约30辆坦克可以作战,现在通往麦齐拉的阿岗公路的路口宿营。第三个营(阿齐营)从15日开始就留守在东岸的锡安那。南方司令部现在命令该营归建,正在赶路,预计将在第二天与旅主力会合,这样阿利耶旅的实力就将增加到大约50辆坦克。加比旅也有大约50辆坦克,除巴鲁奇的装甲步兵营还在法伊德机场外,旅主力在维他命公路43公里处师的主要夜营地宿营。前指在5621防空导弹阵地过夜。
10月20日,南方司令部一整天都在讨论下一步战斗计划。就巴列夫看来,南线的继续进攻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桥头堡在运河两岸继续向北扩大;第二,夺取法伊德机场并把机场运转起来,作为南进大军的后勤基地。马根师事实上在中午已经拿下了机场。在扩大桥头堡方面,根据达杨在自传中所述,沙龙拍胸脯要大幅跃进,但他的承诺与实际实力根本不相称。
沙龙想进逼伊斯玛利亚运河上的桥梁并迅速拿下,但实际进展缓慢。植被密布,埃军顽强抵抗,难以扫清。沙龙尽管得到空中火力支援,还是进展缓慢。到天黑的时候,他的部队还是离伊斯玛利亚运河的桥头很远。阿姆农旅在西岸投入战斗,向北推进,一个营从奥查向绿洲地带推进,占领了托夫A处的河堤。第二个坦克营有25辆坦克,从拉基坎赶来。在得到侦察队加强后,奉命夺占哈维特公路上横跨淡水运河三个岔流上的桥。但这个营只夺下了两座桥,一座在哈维特公路29公里处,另一座在更北1公里处。
步兵和伞兵也投入了阿姆农旅后方和侧翼的肃清作战。沙龙总共向北扫清了3-4公里。在西面,海姆旅在瓦达乌特公路、瓦达乌特-阿扎尔十字路口和马克泽拉方向作战。在东岸,图维亚旅向北稍稍推进了一点,现在能用火力封锁乌沙公路。图维亚旅得到运河西岸托夫A河堤上阿姆农的坦克炮的火力支援,但图维亚在密苏里方向的进攻还是被挡住了。沙龙的伞兵在向北推进过程中,沿运河河堤竖起巨大的以色列旗帜,提醒东岸埃军他们的后路正在被切断。但埃军战斗意志出乎意料地顽强,以军一直预期密苏里埃军看到西岸以军的进展就会溃散,但这没有发生。
在0300小时,本-阿里叫醒沙龙,通知他:“我们已经制定了明天的作战计划。我们要你不穿越中央绿洲地带地区。明天的重点是密苏里。你会得到所有要求的空中支援。”
本-阿里接着和阿丹联系,说道:“你的任务是打通哈维特公路,沿阿索尔公路推进,要是你有能力的话,再夺占马克泽拉。要是战斗不顺利,用炮兵火力摧毁防空导弹阵地。”
在更加遥远的北方的特拉维夫,2030小时开始的总部会议笼罩在阴影里,停火可能马上就要开始。埃拉扎尔强调,他不会命令西岸以军停止向南和向北的行动,但以军必须随时准备把力量调回东岸,包围埃军,把埃军锁死在湖边,准备消灭埃军。空军的主要行动将在东岸,帮助格拉尼特和萨松包围埃军。
埃拉扎尔的考虑是有道理的。继续在西岸向深远进军,不仅可以更沉重地打击埃军后方,包围更多有生力量,而且可以避开讨厌的运河区绿洲地带作战。但时间来不及了。如果在停火开始之前,不能形成对第三军团的有效包围,渡河作战的意图就没有完成,因为在理论上第三军团依然是有效的战斗集团,具备有效的后方和补给路线。另一方面,把西岸以军主力调回东岸,可以直接加强萨松或者格拉尼特的力量,正面压迫东岸埃军,力图消灭。但这样做还是回到先前就遇到的问题:运河区防御坚固,正面进攻代价将会很大,而且渡河作战就白费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阿丹师已经深入运河西岸,马根师紧随其后。要调回东岸,至少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完成转移。如果把这一天时间用于在西岸继续向南推进,或许更加有利。回师东岸对埃军发动正面进攻,或者在西岸完成包围,时间上可能差不多。
埃拉扎尔犹豫不定,东岸作战意图没有正式下达,既没有作为作战部的书面命令下达,也没有在战场上具体实现。萨松和格拉尼特的部队实力不足,没法完成这样的大动作。以军主力现在都在西岸,埃拉扎尔把部队从西岸调回东岸的意图最终没有成为明确的命令,实际下达的命令还是各师继续在运河两岸的作战。现在的问题是:在停火之前,目标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