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毁了萨达姆的核大国梦?
1981年6月7日的下午,在距离巴格达市郊约40公里的图瓦萨核设施中,萨达姆的防空部队官兵们正在悠闲的享受着他们的周末。
突然间,数架以色列空军的F-16战机从天空中俯冲下来,直扑“塔穆兹-1号”反应堆巨大的钢筋水泥穹顶……
等到伊拉克防空部队回过神来开始反击,以色列空军的飞机早已轻装加速离开。
这次行动让萨达姆费尽心机想要成为“阿拉伯第一核国家”的美梦彻底破灭了。反应堆穹顶被炸开一个直径五米的大洞,中央计算机房被摧毁,更重要的是,被吓破胆的法国工程技术人员再也不想回去当炮灰,纷纷撤离回国。
·萨达姆拥有的核反应堆是用石油从法国换回来的,此前摩萨德特工已经在法国策划过行动,摧毁了一些设备。这次袭击为了顾及法国方面,以色列特意选择了法方人员不上班的星期天执行任务。
以色列空军的这次行动被载入了史册,它象征着以色列坚决抑制周边国家拥核的决心,更体现了以色列空军超强的实战能力。
·执行任务前正在做着最后准备的以色列空军F-16战机
·以色列空军的进行路线
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并不是以色列人的单独行动,他们现在最大的敌人——伊朗,在当时也帮了大忙。
迷之关系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曾经统治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下台。第二年,作为阿拉伯国家逊尼派“带头大哥”的萨姆达就命令他的军队开进了伊朗,两伊战争随即爆发。
就在伊拉克入侵之后的几小时内,一份神秘的情报来到了伊朗军队高官的案头。里面不仅详细标注了伊拉克军队的部署情况,还包括了许多建议伊朗空军立刻实施打击的伊拉克目标(其中就包括伊拉克的核设施)。根据这份情报,伊朗空军迅速行动,抢占了许多的先机。
这份神秘的情报就来自于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
原来,早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以色列和伊朗虽然有些宗教因素上的矛盾,但是出于共同防御阿拉伯国家和苏联渗透的原因,两方早已结成“外围同盟”。以色列向伊朗出口武器装备和技术,伊朗则向以色列出口石油,两国相互抱团取暖。
·巴列维王朝的军事高官在以色列国防军总部交流,1975年
特别在伊拉克要造核武器这个问题上,两国情报机构更是通力合作。
从1975年开始,当时伊朗政府的秘密情报机构“萨瓦克”就不断搜集有关伊拉克学者在印度等国学习核技术的情况,然后他们与摩萨德在法国取得的相关信息进行比对,共享萨达姆核计划的情报。
1978年5月,萨瓦克通过煽动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暴动,使大批来自伊拉克南部的什叶派工人通过罢工和破坏核设施工地等行为来阻止伊拉克核计划的推进。后来萨达姆不得不动用他精锐的共和国卫队来镇压什叶派的暴动。
然而正当两国情报机构准备继续推进破坏行动时,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革命者将以色列视为仅次于美国的敌人,并提出了“要毁灭犹太复国主义”的口号。
·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幅宣传画,上面画着黎巴嫩真主党的旗帜和革命领袖霍梅尼的教导:“必须要毁灭以色列”
面对突变的情况,以色列领导层还是坚定的认为:“相比于霍梅尼,萨达姆要危险十倍。”
于是以色列继续不断的给伊朗传递情报,并提供武器和零配件。本来强硬的霍梅尼在严重的现实面前也不得不转变口风。
他宣称:伊朗与穆斯林的敌人打交道是为了伊斯兰事业的长久利益。为了维护和扩大伊斯兰的世界,伊朗可以不择手段。
在以色列的情报支持下,伊朗决心对伊拉克核设施动手。1980年9月30号,四架伊朗空军F-4战机在空中加油机的配合下采用分组诱骗的战术突袭图瓦萨,其中两架顺利的抵达目标空域并扔下了炸弹(另外两架袭击了巴格达发电厂)。
命中目标!伊朗这边一片欢腾。
然而事后萨达姆那边传出的消息却让伊朗大吃一惊。伊拉克方面声称空袭只造成了几百万美元的损失,核设施到11月底即可修复完成。不甘心的伊朗再次派出侦察机回访图瓦萨,拍下了实时画面,并交给了以色列方面。
这些情报对于之后以色列的行动都至关重要,再加上他们从法国那边获取的信息,以色列最终决定自己出手。
为了保证行动的顺利进行,找人“打掩护”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以色列又向伊朗提供了伊拉克最大空军基地的情报。自从战争开始后,伊朗方面就一直在寻找伊拉克空军的主力,这次以色列的情报来的又特别及时,双方随即各取所需。
H-3基地地处伊拉克-约旦边境,距离伊朗有一千多公里,但基地大约驻有伊拉克70%的作战飞机,包括伊拉克从法国得到的最新型幻影战机。所以,对于伊朗来说,此战势在必行。
*伊朗空军行动路线图
在以色列情报支持下,伊朗出动了十多架F-4、F-5和空中加油机,远程奔袭,绕过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再转向对H-3基地发动袭击。由于伊拉克人根本没有防备,伊朗的突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直接在地面摧毁战机23架,另外11架也严重受损无法修复。
就这样,在西方大国一致都站伊拉克一边的时候,以色列坚定的支持了伊朗。根据后来的统计,战争开始头两年,以色列就通过荷兰和阿根廷向伊朗提供了两亿美元的武器和弹药。在苏联没有介入之前,伊朗有80%的武器装备补充都要靠以色列。以色列军事顾问还频繁出入伊朗,为军事决策和武器装备建言献策。
整个两伊战争期间,伊朗通过第三方共向以色列购买了约25亿美元的武器,伊朗军队的美式武器主要就是靠着以色列提供的零配件在维持。而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要和美国起冲突的决定,但以色列承担下来了。
出来混,到底要怎么还?
然而就在这样看似亲密无间的情况下,1982年,以色列大规模入侵黎巴嫩,爆发第五次中东战争。虽然当时参战的主要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但这也是伊朗真正介入以色列问题的开始。
·以色列装甲部队开进黎巴嫩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辗转进入黎巴嫩参战,并培训了当地的什叶派武装建立游击队对抗以色列,这就是后来的黎巴嫩真主党。
在以色列长达数十年的外围作战之后,主要阿拉伯国家的威胁解决了,现在唯有真主党及其背后的伊朗成为了最核心和致命的威胁。
·最近几年伊朗势力在中东的扩张
叙利亚局势的诡异发展又使得伊朗势力第一次真正的来到了以色列边境,面对切实的威胁和伊朗不断膨胀的核野心,双方你来我往,不仅嘴上开火,实际上也已经缠斗在了一起。
这不是历史第一次向我们展示什么叫“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更不会是最后一次。也许在双方并肩作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到了,有朝一日一定还会在战场上见面。
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但最终,仍要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