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军队为什么要排成队列走路呢?

你有没有想过军队为什么都要排成队列走路呢?

整齐的队列、响亮的口号、节奏感十足的步伐,加上挺拔的身姿、帅气的面庞,三军精锐、扬我国威。这大概是每个人对国庆大阅兵最直接的感受吧。

国庆阅兵方阵

激动过后,你有没有想过军队为什么都要排成队列走路呢?直观的感受当然是好(震)看(撼)。但是,光好看是不够的,如果在现代战争中排着这样的队列上战场,虽然气势很足,但结局估计不大好看。我们每个人刚刚进入大学,基本都会经历军训这一环节,军训中练习最多的就是走队列,教官手上捏着口哨,嘴里喊着“齐步走”“立定”“向左转”等口令。如果你一时迷乱,没有分清左右,就会惊恐地发现你正和别人四目相对,在你惊魂未定之时,你已经收到了教官发自内心的“表扬”。此时的你一定讨厌这种毫无意义的训练,甚至认为自己的大好青春都被浪费了。但走队列却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军事传统,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战争史,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队列背后的故事吧。

早期,人类的战争其实就是规模大一点的群架。双方各叫上一拨人,带上武器,找个空旷的地方,首领振臂一呼,大家杂乱无章地向对方发起冲锋,一阵砍杀过后,先跑路的那一方就输了。这种情况下,人高马大、武技精湛的人就会在搏杀中脱颖而出,成为部落的英雄,这个时代是盛产英雄的时代,如《荷马史诗》中的阿喀琉斯。

《荷马史诗》中的第一英雄阿喀琉斯

但是这种战斗有个缺点,就是除正面之外,人们的侧面及背后都很脆弱,完全暴露给了敌人,所以再强悍的战士,也受不了敌人的围殴。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哪怕是一记从背后来的闷棍,也可能毁了英雄的一世英名。而且,散乱的队伍容易被分割包围,进而逐个击破,特别是在面对体格健壮,极具冲击力的游牧民族时,队伍很容易被冲散,继而被击溃。

后来,一些杰出的军事首领发现,当大家排成紧密的队列时,这个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每个士兵专心攻击前方的敌人,把侧面和背后交给战友。而且,队伍密集排列时,面对散乱的敌人,相邻的两三个战士可以攻击同一个敌人,取得局部优势。当成千上万名士兵排成紧密的方阵,结盾成墙,集矛如林,就是一辆牢不可破的巨型战车,在马镫发明前,没有哪支骑兵部队敢正面冲击步兵方阵。

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中的斯巴达方阵

这样做还有其他好处,比如你是战场上一个前排的战士,面对如狼似虎的敌军时,你难免会感到紧张焦虑,害怕,甚至想逃跑,但如果你的左右两边都有你的战友,肩并肩挨着你,他的盾牌会为你挡住砍过来刀,他的矛会和你一起刺向敌人,你的恐惧感会降低,士气也不会瓦解,而且就算你想逃跑,也无路可走。另外,战士之间一起经历过生死,就形成了军队当中特有的袍泽之情,这种感情在战场上往往可以激发意想不到的战斗力。到今天,某些歌颂袍泽之情的诗句也被人们用来当做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誓言。

方阵让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古希腊就是靠这一招打遍天下无敌手。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苏格拉底的弟子)的著作《长征记》记载,当时一万希腊远征军就打垮了几十万波斯军队,并突破重围回到希腊。后来举世闻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更是依靠坚不可摧的马其顿方阵彻底征服了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将马其顿的版图扩展至恒河流域。

亚历山大大帝及马其顿方阵

古罗马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的方阵,重装罗马步兵几乎战无不胜,将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湖,罗马也成了西方文明中不可磨灭的明珠。但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欧洲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此时的欧洲四分五裂,武装力量主要掌握在各级领主手中,战争规模有所减小,众多战役转变成对某个城堡的围城战。在阵地战中,骑士成为战争的主导,步兵成为辅助兵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热兵器时代。

欧洲工匠用蒙古人传播过去的火药制造出了火炮,在这钢铁巨兽发出的吼叫声中,封建领主们用石块盖起来的城堡变得像豆腐一样脆弱。由于火炮的发明,围城战的优势第一次转移到攻城者一方,守城渐渐变得无利可图。在阵地战中,火枪也取得了对骑士的优势。

最初的火枪属于火绳枪,差不多就是根圆铁管子,射击的时候往里面倒一点火药,塞上子弹,再用一种可以燃烧的火绳点燃火药,就可以完成一次发射。这种枪使用麻烦,遇上下雨天就只能当榔头用,效率不高,只是作为辅助兵器,中国明代的军队就装备有这种火枪。

后来,欧洲的钟表匠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给火枪装上了燧石(现在的很多打火机上就有燧石),用扳机带动燧石撞击摩擦块,产生火花,点燃火药,发射。这种枪叫燧发枪,相比于火绳枪,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射速度,对环境的要求也较低(雨天也可以打)。威力巨大的燧发枪很快在欧洲普及,但这种枪还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膛线,膛线对于子弹来说,就像盲道对于盲人一样,没有膛线的子弹弹道无法固定,打不准。这个技术问题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被解决。

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用人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还是队列。让士兵排成一排,同时举枪射击,一个士兵的子弹可能会打偏,但一排子弹平铺过来,就是一道死亡的屏障,杀人如同割草。此时的战场就变成这样一幅场景: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前走,接近敌人时停下,在军官的指挥下举枪发射,然后退到后排装弹,动作整齐划一。

这个时候,士兵的体力不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遵守纪律,排好队形,服从命令。队形乱了,就无法发挥密集火力的优势。所以士兵的日常训练,也就变成了队列训练,就跟你大学军训的内容没有多大区别了。这样的战争从十七世纪打到了十九世纪,持续了接近两百年。此时那些纪律意识强的民族,战斗力也就强,比如普鲁士。著名的腓特烈大帝就是依靠普鲁士训练有素的军队,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法国不世出的将领拿破仑也是这个时期的军事天才。

十九世纪中叶,毛瑟枪被发明,并在普奥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一种更高效的杀人机器,射速达到一分钟三发,接近燧发枪的三倍,而且可以实现后膛装弹,士兵能卧倒在地上装弹。在毛瑟枪疯狂的杀戮效率面前,排成队列无异于集体自杀,以往战场上列队互射的战场模式不再适用,战场进入了士兵挖掩体、拉铁丝网的时代,燧发枪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就解释了为何影视剧中古代战争和近代战争都有宏大的战争场景,千军万马、气势磅礴,主角基本都是运筹帷幄的统帅和高级将领,而近现代战争中主角基本都是一些低级军官甚至士兵,规模一般都是一个连队或一个排,因为整体战场没有那种震撼人心的气势了,电影艺术家们转而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刻画整个战争。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剧照

队列却保留了下来,只是不会出现在战场上了。这里就要提到队列的其他作用,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训练士兵服从命令。由于战争的特殊性,军队是一个需要绝对服从的组织,在战场上,如果士兵拒绝服从命令,即使是上士、班长也有权力就地处决该士兵,令行禁止是古往今来任何优秀军队都具备的特性。队列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军人的这种品质,通过一些简单的口令,军官就可以比较轻松地指挥一支队伍,这样的训练也会在战场上发挥相应效果。

另外,队列训练也可以培养军人的团队意识,队列中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那近乎严苛的动作做到位,才能保持队列整体的队形,每个人都是队列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个人需要彻底融入集体。而且军官们在面对一个队列时,也可以更方便地了解部队人数。

军队训练照片

队列还可以让军队、军人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想想看,一支身姿挺拔、步伐铿锵有力、军容严整的部队,跟一支士兵含胸驼背、队伍零零散散的部队,你觉得哪一支队伍更让人敬畏、更有战斗力呢?虽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养兵的时候也要让纳税人觉得这支部队值得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军队为什么要排成队列走路呢?  排成  排成词条  队列  队列词条  军队  军队词条  走路  走路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军事

 史上最快十大飞机

我爱军工科技 1、X-43(无人机) 9.8马赫,美国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研究X-43的相关技术。最终创造出时速1.15万公里的新飞行速度纪录,由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