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约2800字,配图12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941年6月25日,即德国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三天后,苏联西北方面军下属的空军第1集团军出动了460架飞机,对芬兰境内的18座机场实施轰炸。随后,芬兰军队迈过了1939年至1940年冬季战争(即苏芬战争)后划定的国境线向苏联境内挺进,意图收复之前割让的领土。这场战争被视为冬季战争的延续,被芬兰方面称为“继战”。
■芬军装备的德制Pak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对付BT-7、T-26之类的苏军坦克威力尚可,但对于T-34、KV坦克就无能为力了。
战争爆发后,装备相对落后的芬兰立即向盟友德国请求援助,但同样面临巨大作战消耗的德国也没有多余的装备,仅拨付了一批库存的Pak 35/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加上芬兰原有装备的博福斯37毫米反坦克炮和缴获的苏制45毫米反坦克炮,仍不足以应对数量庞大的苏军坦克的威胁。为了弥补反坦克炮严重不足的情况,芬兰军队着力加强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开发单兵用近距离反坦克武器。早在苏芬战争期间,芬兰士兵就大量使用“莫洛托夫鸡尾酒”攻击苏军坦克,同时还装备了威力巨大的“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以对抗苏军装甲车辆和防御工事。
■芬兰军队使用的各种单兵投掷武器,包括卵型手榴弹、长柄手榴弹、“莫洛托夫鸡尾酒”和“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
从战场环境来看,苏芬边境地区,尤其是作为主战场的卡累利阿地峡多是森林、湖沼和丘陵,地形复杂,道路条件较差,不利于大型机械化部队的运动,因此无论是冬季战争,还是后来的“继战”期间,芬苏两军都很少爆发大规模决战,特别是在1941年9月,芬军将战线推至冬季战争前的国境线后,便转入就地防御,积极构筑工事抵御苏军反扑。在此后苏军反攻期间,双方的战斗也以中小规模的局部进攻、防御以及伏击、渗透等短兵相接的形式居多。复杂的地形让重武器的机动和展开相对困难,较近的接战距离则让手榴弹成为芬军手中的一大利器,其中就包括“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
■一枚“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的实物,就是一个安装了手榴弹木柄的炸药盒子。
“卡萨帕诺斯”是一种半制式装备,又被称为“挎包炸弹”,因为它配有特制的携行装具,外观看上去就像是个帆布挎包,每个挎包中能够携带一枚“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尽管芬兰人将“卡萨帕诺斯”称为手榴弹,但其重量大大超过普通手榴弹,因此士兵很难单手完成投掷,而且投掷距离也很近。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者要像掷铁饼一样将其丢向目标,之后迅速卧倒或寻找隐蔽,以免被爆炸误伤。
■手持“卡萨帕诺斯”隐藏在路边灌木丛中的芬军士兵。
单从弹体结构而言,“卡萨帕诺斯”更像是用一枚M32型长柄手榴弹改装的集束手榴弹,只不过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弹体被换成了装满TNT炸药的长方形铁皮罐。早在一战时期,西线战场的德国士兵就将长柄手榴弹临时改造为集束手榴弹用于反坦克作战,芬兰人沿袭了这一思路,在1936年开发了“卡萨帕诺斯”手榴弹,它采用手榴弹的握柄和发火装置,引爆弹体内填充的大量炸药,通过强力冲击摧毁装甲车或坦克等目标,就毁伤方式而言非常简单粗暴。
■使用德军M24型长柄手榴弹制作的集束手榴弹,将6枚弹体绑在1枚手榴弹的周围。
芬军装备的“卡萨帕诺斯”手榴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由兵工厂批量制造的制式产品,主体结构是一个装满TNT炸药的长方体金属盒,由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在弹体一端安装有M32型手榴弹的木柄和拉绳发火装置。“卡萨帕诺斯”手榴弹主要有三个型号,装药量分别为2公斤、3公斤和4公斤,其中威力最大的4公斤型手榴弹全重4.26公斤,全长38厘米,其中弹体长17厘米,宽10.8厘米,高16厘米,手柄长度21厘米。根据生产厂家的不同,细节上多有变化,比如部分弹体上开有雷管室开孔,可以在使用前安装雷管,以提高运输安全性。此外,还有木制弹体的训练型手榴弹。在部分“卡萨帕诺斯”手榴弹的弹体侧面还焊有一个铁钩,其作用并不是为了便于携带,而是用于挂在铁丝网上作为爆破器材使用,为步兵破拆障碍物,打开进攻通道。
■几款“卡萨帕诺斯”手榴弹的合影,包括2公斤、3公斤、4公斤型和训练版本。
另一种“卡萨帕诺斯”则是在野战条件下由部队自行制作的,外观要简陋得多,最常见的是将几块TNT炸药连同包装一起用铁丝或电线捆扎固定在一枚M32型手榴弹的弹体周围,可以根据情况增减药块数量,最大号的自制版“卡萨帕诺斯”重量高达6公斤!根据1940年2月芬兰陆军总部推广的经验,1~2公斤的TNT炸药足以击毁轻型装甲车,或者严重毁伤坦克履带,3公斤的装药足以炸毁重型装甲车以及T-26、BT-7等轻型坦克,而最常见的4公斤“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如果能被投放到坦克发动机舱盖或是炮塔后方的薄弱位置上,就能将一辆T-34坦克彻底炸毁,即使在底盘下方或履带附近爆炸,也能将乘员震昏或使坦克失去机动能力。
由于早期作战经验不足,苏军的步坦协同经常出现脱节等问题,这就给芬军以可乘之机。在交战中,芬兰人常常先放过坦克,让其冲进阵地纵深,再以密集火力切断苏军坦克和步兵的联系,再以反坦克炮将坦克击毁,或用步兵反坦克小组实施近距离攻击,用“卡萨帕诺斯”或“莫洛托夫鸡尾酒”将目标摧毁。不过,随着战争的推进,经验愈发老道的苏军不再像先前那般冒进,步兵和坦克的协同更加密切,让芬兰步兵在近战中攻击坦克的风险成倍增加。
■使用“卡萨帕诺斯”攻击苏军坦克的示意图,可以攻击坦克发动机舱盖,也可攻击履带或底盘。
由于“卡萨帕诺斯”手榴弹过于沉重,投掷距离很近,使用者即使投掷成功,也有被爆炸形成的破片或冲击波杀伤的风险,想凭借这种武器取得战果,不仅需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丰富的经验,很多情况下还要用生命作为赌注博上一搏。在芬兰战争影片《无名战士》的片尾,班长科拉凯斯从路边排水沟中跃起,试图将一枚自制的“卡萨帕诺斯”投向正在前进的T-34坦克时,被伴随其后的苏军步兵击中而阵亡。
■芬兰影片《无名战士》中,芬军士兵使用“卡萨帕诺斯”攻击苏军坦克的镜头。
事实上到了战争后期,面对滚滚而来的苏军装甲洪流,芬军更多情况下依靠的是盟友德国提供的“铁拳”火箭弹和III号突击炮等反坦克装备,尤其是苏军于1944年6月9日自卡累利阿地峡展开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攻势,迅速以优势炮火和装甲部队突破第一道防线,芬军在抵抗五天后于6月14日退往二线阵地,而到7月份,由于缺乏反坦克装备,芬兰又进一步后撤到1941年6月的进攻出发线,将“继战”的战果全部丢失。到了1944年9月,苏芬达成停火协议,“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也结束了其短暂的服役生涯。
■战争后期装备德制“铁拳”反坦克火箭的芬兰步兵。
总的来说,“卡萨帕诺斯”重型手榴弹的设计思路是单纯增加装药量以提升威力,相比同期出现的采用锥形破甲装药的新型反坦克手榴弹已经明显落伍,但是对于缺乏工业基础的芬兰来说,在特定的作战环境中,由经验丰富且勇敢无畏的战士使用时,仍不失为一款击杀装甲怪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