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通常情况来说,一个军人在部队当中有两种身份。第1种是本身担任的职务,比如说营长、排长。第2种是本身的军衔,上将、少将这样的。
军队职务有哪些?最初有11等。
刚刚解放战争之后,执行的是大锅饭,针对军人的日常开销,全部都是由国家包办。一些经济地区发展比较好的,可能会有津贴。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才根据每个人的参军年限、贡献以及职务等综合因素,来评定个人等级。根据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津贴和其他照顾。
当时我们解放军在设置级别的时候,为了区别于国家的行政机关干部和一些技术人员,把这种级别特称为军队级别。具体评定时间为1952年的3月份,从毛到战士,总共设置了11等24级。
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一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二等二级);正、副、准兵团级(三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军级(四等一、二、三级);(52年设定)
正、副、准师级(五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团级(六等一、二、三级);正、副营级(七等一、二级);正、副连级(八等一、二级);正、副排级(九等一、二级);正、副班级(十等一、二级);战士级(十一等)。(52年设定)
不过也正如我们所了解,2016年的时候,我们撤掉了原来的七大军区番号,重新设置了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虽然只是简单的军区改为了战区,但是一字之差可是天壤地别。
尽管上面的职务后来有所改动,但是改动不是特别大。要说最大的改动,就是多了一个战区的司令。除了上面的职务之外,我们还有对应的军衔。
军衔又分了多少种?
清朝末年清朝改革变法,开始引进西方的一些军事制度。后来军衔制度断断续续的使用了一段时间,而我们新中国真正确定下来正式实行军衔是在1955年。
在当年我们授予了10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军衔,同时还颁发了十大将军军衔。后来我们对军衔等级进行了多次调整。从1988年的三等11级,到1994年的三等10级,到1995年的三等8级。(这些都是指的军官军衔)
2009年之后,我们把军官军衔设为了下列的三等十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不同的职位,对应着不同的军衔。一般情况下职位的上升,军衔也会跟着上升。但是也有的时候会出现军衔职位不匹配的情况,不过出现的比较少。
一般情况下来讲,像排长职位,被授予的是少尉或者中尉军衔。副连长职位,被授予中尉或上尉军衔。其他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找资料。
另外除了部队军官以外,还有专业技术性军官,他们也有对应的等级编制军衔。比如说高级专业技术职员,军衔一般都是在中将到少校之间浮动。中级是大校到上尉,初级是中校到少尉。
转业之后怎么办?地方上降级使用
在我们中国军事和政治是分开的,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军队有不同的职务,地方有不同的行政级别。虽然两者性质完全不一样,但是还是有一个对应关系。
而在军队干部转业回到地方的时候,这种对应关系就比较重要了。不过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基本上军队干部转到地方上的时候,会在行政上降半级。
比如说一般来讲,部队当中的正团职,转业到地方之后是正处级。当然副团职对应着副处级。不过正如我们上回所说,一般情况下会降半级使用。
再比如说部队当中是正团职干部,转到地方之后担任的是副处级。不过他担任副处级的时间,要从他在部队当中,从干部升任到副团级的时间计算。
如果说后来从副处级升到正处级,他担任正处级的时间,又要从干部升到正团级的时间来计算。不过话不能说绝对,并不是所有地方任职都会降级使用。
不过这里的降级使用,并不代表它本身等级要比同级地方领导低。比如某省军区的政委为省委常委,理应排在省委副书记的后面。不过他在军队当中是正军级,从这个方面来说,他应该和省部级正职相同。
军校学员毕业担任军官,又该如何评定
其实除了直接下部队之外,有时候进入军校读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而从军校毕业之后,又该进行何种的等级评定呢。
如果是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毕业之后可被授予少尉军衔。大学本科毕业,授予军衔在中卫到少尉之间浮动。
如果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上尉或者中尉军衔。获得博士学位的,可以按照规定授予上尉或者是少校军衔。
其实我上面所讲内容都比较浅显,因为内容比较复杂。我这里给大家只是说一个大致的思考方向,有兴趣的可以去自行查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