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她站在镜头面前,鞠躬,眼睛略带浮肿,神态庄重,第三次就亲信门发表对国民的讲话。
“因为我的失误,给国民带来很多的失望,我再次向大家道歉,这次事件我看到国民都很心痛。我觉得我数百次向你们致歉,也是应该的道理。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平息各位国民的愤怒和失望,所以我的心更加崩溃。
我已经作出了所有的努力,我除了没有为自己私人的利益,而且从来没有私心。现在发生了很多的问题,我也相信这是为国家、为公的事情,我从来没有收取个人的利益。但是没有很好的管理周边,这是我最大的失误。这次事件的过程,我会尽快会向大家说明具体的情况。
之前我考虑到国内外各种困难,为了国家和人民,我考虑了怎样才是正确的选择,很多个夜晚我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现在我想将我的决定告诉大家:包括缩短我的总统任期,等等相关的问题,我想交给国会决定。尽快减少国家政治的空白期,尽量安全的把总统的权力交给下一任总统。
我现在已经放下了一切。希望韩国能尽快的摆脱混乱局面,步入正轨。再此衷心的向各位国民表示道歉。”
在月初的一个晚上,我和友人D通过微信谈论过朴总统,她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并感受到了一个女性内心的悲悯,及懂得换位思考。
“我欣赏朴槿惠,跟她的职位和业绩和失误无关。她的经历让我数次落泪,母亲被杀!父亲被杀!死神就站在她的面前四目相对等她去死,可她没有倒下。她坚持着,活着。存在着在她的时刻比死要艰难很多。单冲这一点我就眼含热泪,从自己的父母尸体上站起来,越过去,告谓亡灵:“ 我活着,为你们把血脉延长。作为女儿,对得起父母赠于身躯。”
”世界在脚下,韩国在手里。 活着、存在,只为更好的告慰离世的人。第二,同为女人何不渴望爱情,而她早已把世事看透,一个见过死神,早把生死参透的心,凡间人尘之心能倾佩的有多少。 第三她还没有做到无情无意、一生孤独求败之地。闺蜜或许是她曾经失败、死神的门童又敲上门来时,竭力支撑她的人。我坚挺她,愿她活着。存在着。”
她终究没能抵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十一月末,决定遵守相应规定辞去总统职务。
这篇文章,依旧无关政治和其他,只有命运和人性唏嘘种种。
朴槿惠:只有经历黑暗 才配拥有光明
1.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够证明人还活着
“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熬过去的,恐怖的宁静缓缓包围,一开始只是一阵寒意袭来,接着全身上下开始不停地颤抖了起来。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时,听说是哭不出来的,那晚我终于明白了。”
朴槿惠在她的自传中,这样写父亲被刺杀后的感受。读到这里的时候,心生痛惜。她说,白天会隐藏心中的伤痛,迎接吊丧的客人。晚上痛苦像钉子一样敲打胸口,痛到无法入睡。在办完九日丧后,她才有时间拿起父亲沾满鲜血的领带和衬衫,那时,身体由麻木转入知觉,开始苏醒。眼前的一切,终于使她留下泪水。
“那晚我流了一般人恐怕要哭上一年的泪水。当时我正在度过比死还要痛苦的岁月。”而在这之前,她的母亲也是在枪弹下过世。这些巨大冲击和精神上带来的苦痛,无论何时何地,经历过生死离别之苦,心怀悲悯的人读起来,都能为之动容,深感悲凄。
这些悲剧性的人生境遇,无异于将一个人往冰冷绝谷深渊里推。瞬间的家庭崩塌,外界及世界带来的孤立,人情冷暖,真实决裂。除了要承担身心带来的悲痛,如何原谅暗杀自己双亲的人,内心又该如何支撑一个家,怎样建立与大韩民国每一位国民的新联系?这些因为人世大悲苦带来的转折与现状,对一个年轻的女子来说,哪一样不是如同狂风巨浪,噩梦追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因为身份特殊,肩负的任务,需要自己去承担,完成余生轨迹重建,开启另一条异常艰难的道途。这一切,除了是对心性、格局的磨炼,更多是对个人精神意志、勇气、品格的考验。
“爱别离苦”,人生的八苦之一,这样的苦对于一个意志和精神不够坚强的人来说,足够具有毁灭性打击。但对于朴槿惠来说,这些因死亡带来的痛苦和超越常人难以承受的孤独感,并没将她推入绝境的边缘,反而更加激发她对未来的勇气、责任及担当的品格。对于她来说,如何照顾好弟弟妹妹,如何回报支持她的国民,才是她日后该走的人生方向。
要知道,她身体始终流淌政治血液,曾经是万人仰慕的“第一公主”,却又因失去双亲成为平民孤儿;有过青瓦台时期的众星拱月,亦历经新唐洞新人生开始时的众叛亲离……这些特殊的身份,一念天、一念地的无常经历,使得她的命运在历经悲苦后,更加隐喻非凡。
熟知朴槿惠的国民都认为,她具备了母亲的谦虚、勤劳、温柔和耐心,更继承了父亲钢铁般的意志。得知父亲被刺,朴槿惠的第一反应是:“前方没什么异常吗?”这是一句冷静得让人心颤的话。不难发现,她显然传承了父亲对待情感的方式,以智静、隐忍、担当的态度,对待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没有任何宣泄或流泪的机会。
“时过沧桑,人走茶凉。”在父母相继离世后,朴槿惠不仅承受了离别之苦,更接受了背叛的心寒:“当时连最亲近父亲的人都对我们变得冷漠,这对我来说是相当大的打击。” 期间,关于父亲的匿名毁谤,谎言,出卖,扭曲夸大不实的消息,铺天盖地向她涌来,她觉得自己像站在悬崖边般岌岌可危。父亲尸骨未寒,外面谣言、诽谤四散,这种有别于生死之痛的另一种苦,是怎样的无力与心痛,恐怕只有朴槿惠内心最清楚。而当时的她没有任何力量去拆穿那些谎言。她只能和弟弟妹妹仿佛消失在历史背后一样,任凭外界喧嚣言说。
父亲的政绩被全盘否定,对父亲子虚乌有的人身攻击,让朴槿惠看清了现实,学会了看破人的内外。即便如此,她依旧不忘母亲教给她的做人智慧:善良,诚恳,谦虚,尊重原则和信念的好品格,也更加懂得感恩那些心和理念不会因时势而动摇,一直真诚对待她的人。所以,她说,我感谢的不是多给我一杯水喝的人。
“痛苦是人类的属性,它能够证明人还活着。”这是朴槿惠曾经在日记中写过的话。 那段时间,她懂得“苦透成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历经人世残酷,无情被出卖的岁月里,她重新振作起来,开始以“父母亲追悼事业”为父亲洗冤,担任母亲留下的相关职务,并用写日记和读书的方式整理自己的混乱思绪,让自己尽可能在平静中度日。
朴槿惠说,在苦难时期,一副画让她印象深刻:岩石被海浪汹涌拍打,仍旧傲然耸立。在她看来,那是饱经磨练的石头——即便海潮汹涌,霹雳冲刷,内核依然坚硬,有力。而人,亦该如此。
这些天地般开阔的心境,岩石般坚硬的品格,或许早就融入她的骨髓,形成了如支架般牢固的性情,使得她的心在历经年龄增长、人世洗礼后,更加柔和,包容,智慧,亦更懂得珍惜,对痛苦和绝望有了更新的理解与释然,且能坦然面对之后的艰难不易,迂回周转。
年轻和智慧,日后漫长生活的责任和担当,终究抵过情分无常。是成为一个平静度日的普罗大众,还是心怀勇敢,慈悲,继续向前,选择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但不管如何,生活还得继续,毕竟弟弟妹妹尚在人世,还有亲情陪伴,而且,成千上万韩国民众的眼睛正凝望着她。更重要的是,朴槿惠始终觉得,“如果只有我自己舒舒服服地活着,那等我去世后就不能堂堂正正地见父母”。正是这些使命,让她最终放弃了理想和婚姻,走上了“政治人朴槿惠”这条路。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说“上善若水”,在朴槿惠身上,我们看到她以水一样的柔韧,盛载、托举苦难,保持刚毅与容纳。她直面困境,跨越信心的坡梯,最终成为政坛上一颗光耀明星,是韩国民众心中的一面旗帜和精神信仰。为此,她个人亦历经漫长的自我斗争,冲破人生黑暗,飞过沧海,破茧成蝶,美丽蜕变,人生就此得到升华。
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国民对她有爱亦有恨:喜欢她的人,亲切称她朴大姐;不喜欢她的人,说她是“冰山女王”。而她说,“冰,是坚硬万倍的水,结水成冰,是一个痛苦而美丽的升华过程。”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让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它蕴含了让我变得正直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书本带来的精神力量,让朴槿惠获得内心宁静与柔和的同时,亦让她真正探索出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她最终需要踏上一条怎样的路途。
“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重新踏入政坛,这让我更觉双肩沉重。未来我也会努力于清廉政治,与国民同甘共苦,并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朴槿惠时刻不忘她在国会上的发言,容不得自己有任何怠慢。即便这过程,阻力艰难重重,她只要想到热情支持她的国民以及还在发达国家门坎外徘徊的祖国,甚至连休息的念头都会消失,她重新积蓄力量,鼓起勇气,不断前行。
她始终心怀这样的信念与价值,并坚持正确的道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遭受多大考验,只要视真诚为道路上的灯塔,绝望也能锻炼我。”或许是骨子里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朴槿惠看来,人最伟大的意念除了正直、诚恳这些基本“道德”品格之外,还应该有“净心”。
她在一篇随笔记里谈到:“只有当他达到‘净心’境界的时候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心治理国家的政治家也一样,只有当他达到‘净心’境界的时候才能履行为民奉献的职责……不管悲伤还是喜悦,不管职位高低还是身份贵贱,只要达到‘净心’的境界就可以包容一切、敢挑重任。”正是这样的“净心”,让她在包容、挑起重任的同时,亦无不传递出内心的谦卑与感恩之情。
在父亲过世之后,尚未重返政坛前,朴槿惠行走国内名山大川、历史遗迹,其时的一个细节,让她记忆深刻:村里大婶请她过去吃一碗面条,她原本怕打扰大婶们的欢乐时光,婉言谢绝。没想到大婶们一脸失落。最终,她吃下了那碗面。
临走时,她说:“谢谢您的招待,可是我现在没什么东西能送您当回礼,下次再有机会走这条路,我一定拿些饮料过来见您。”
后来,一位奶奶认出她:“我知道你是谁,和死去的陆女士(朴槿惠母亲)长得真像呢,她生前做了太多善事,就算其他人把她忘得一干二净,我这个老人家是绝对不会忘记她的。拉电线到这个小乡村的人是你爸爸吧?”
奶奶说完就从口袋里拿出了揉成一团的几张钞票,要她拿去当零用钱,她婉拒,老奶奶依旧把几千元钞票塞到她手里,扭头离开,说,“振作点,往后的日子还很长。”这样的举动和话语,让朴槿惠眼睛湿润。这让我们不难发现她内心的柔软和慈悲,及心存感恩的情怀与真诚。她曾说:“我能默默熬过这一切并最终站起来,正是得益于在乡村中、在集市上遇到的那些质朴的人们。他们用温柔的双手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正是这份无名的爱让我度过了那段黑暗时光。”
一位历经苦难的女子,二十二岁时母亲被枪杀,二十七岁时连父亲也失去,之后人生几起几落,又历经世事变迁,巨大落差,打击,辱蔑,背叛,肩负国家的使命,内心积压的种种悲冷苦痛,世态炎凉,冷暖人情,影响不可谓不深重。
人往往就是这样,可以坚韧如同岩石,亦可以软弱如同芦苇。我们所历经的人世,有这样的悲痛,绝望,一定亦会有那样的温暖和真情,让心生感触与力量。而这些力量,正是人在承受各种悲苦之后,不断向前,勇敢行走的动力所在。
这个历经苦难的女子,被韩国民众一个举止,一句话深切点燃,引起她对国人的敬重与感激。正因如此,她在政坛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我下定决心要为大韩民国的前途奉献余生,即使将来要翻过的山岭再险恶、再陡峭,我也不再犹豫。”
为此,她在遭遇了政治上的诸多艰难与迂回曲折后,始终坚定信念,在磨砺中越走越稳,最终成为韩国总统,成为了改写东北亚当代史的女性。她说:“我没有家庭,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国民就是我的家人,让大家幸福是我参政的唯一目的。”
所有付出的荣耀与眼泪,困难与突破,勇气与信念,使得她劈开了一条常人难以肩负、逾越的人生道路。她终究能掂量一切,托举荣光岁月。
是的,人活着不是为了证明苦难,而是亲历过黑暗,才配拥有光明。世间所有一切,终究如烟云消散,唯有历经修炼后的心智与品格,才是永恒照亮世人不断前行的灯塔。
3.缺憾是一种常态
所有人生走向或被迫选择过程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认识苦难及它存在的意义,它是磨砺,也是修炼,让灵魂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滋养与成长,实现对自我的挑战与突破,获得洗礼后的重生。
“过去我刻意模仿父母,现在我认为,一个有深度的灵魂,是要遭遇思想的探索和人生的磨砺的。”朴槿惠在历经多年磨砺后,终于获得内心的坚毅,柔和与宁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在她脸上看不到任何风霜悲苦刷洗过的迹印,一派的温雅,淡静,处事态度爱憎分明。
镜头前的她,微笑始终清淡,不浓不烈,温热刚好。她的着装向来干练质朴,不失考究。
她坚守儒家思想,做到真正,诚恳,利他。她在回忆录中写道:“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一定要正直。如果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不惜危害别人,终究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据说,父亲给朴槿惠取名,是希望她如韩国国花木槿一样花期长久,美丽,并能用持久清新的芬芳施惠于人。事实上,她的人生因为种种际遇和被迫选择,过早结束女子本该享受的花季,但她却以另外一种人生姿态,独特魅力和气质,让精神与人格散发馥郁清香,恩泽众生。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找到一个好的伴侣相依为命过日子。”这是母亲对她的教诲,恐怕她自己亦未曾想到日后的命运会如此跌宕起伏,颠覆了内心原本的理想与安稳。只是人生太多无常,戏剧从来比现实更残酷,轮不到假设和如果。
曾国藩在晚年,将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据说是要求自己有缺憾,不求圆满。又说,太圆满就完了,做人做事要留一点缺憾。
朴槿惠亦深知,“缺憾,是一种常态,是理应坦然面对的存在”。所以,我们在她的自传中多少感受到她对缺憾的感触:“如果母亲没有过世的话,我恐怕会像一般人一样,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过着家庭主妇的日子吧。但那种日子对我来说已经是早在年轻时就落幕的梦想……偶尔在路上看到结婚生子,牵手散步的老夫妻,那平凡的小小幸福,是多么地美丽又珍贵。也许是因为自己没有踏进过那种人生吧,所以感到更加难能可贵。”
如此带着些许感慨的“缺憾”,让朴槿惠在承担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绝望与悲伤的同时,却又义无反顾地升起了另一张命运之帆,在孤单而又漫长的航海途中,最终成为汪洋中的掌舵人,并持续将信念传到了远方。
所有的艰难,迂回的人生体验,在朴槿惠看来,这些是上天给她“创造新希望”的使命,是她无法逃避、选择的路途,仅仅只是因为她的人生不单属于自己一个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