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消毒灯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最常见的是医院和各种餐厅甚至学校教室等公共场合,一般下班人员离开后即打开消毒,当然经常也会被告知,人员在场时不得开启消毒!但大家用归用,至于它是什么原理估计都有点糊里糊涂,为什么能消毒,又为什么人员在场时不能打开?不是人多时才需要消毒么?
极美的太阳多波段拼图
紫外线是谁发现的?
大家第一个就想到了牛顿,因为牛顿是第一个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的人,1666年,牛顿为躲避瘟疫到了乡下老家,在那个暗房子里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甚至包括后来的万有引力定律,所以1666年被大家成为第一个奇迹年!
牛顿用三棱镜分解阳光
牛顿将阳光分解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其实是不同波长的光在相同介质界面上的折射率不同所致,但牛顿既没有发现红外线,也没有发现紫外线,即使如此牛顿在光学上的贡献依然是伟大的!红外线是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发现的,而紫外线则是德国科学家里特在1801年通过氯化银溶液中浸泡过的纸在紫光外侧仍然能强烈的感光而发现的!
德国科学家里特
1860年代麦克斯韦通过他的方程组推导出了电磁波的速度和前几年傅科准确测定的光速相等(允许误差内),因此麦克斯韦认为光不过是电磁波的一种,而事实上却是如麦克斯韦判断,我们所见的可见光不过是电磁波谱中非常短狭窄的一段,即使包括红外和紫外波段,仍然窄得可怜!
电磁波谱
一般认为波长小于370nm即为紫外线,已经在我们肉眼的感知以外,但并不表示别的动物看不到,比如蜜蜂无法看到波长大于黄光的可见光,但它们可以看到紫外线,所以蜜蜂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另外我们常用的单反相机镜头前面也有一片UV镜,这是用来过滤紫外线的,因为我们不需要它来干扰我们的可见光的拍摄!
UV镜
不过这里必须也要提一下,因为CCD感光范围比肉眼要宽得多,在镜头底的CCD处有覆盖一片红外滤光片,这是过滤红外光的,很多玩天文的朋友会将其拆除,以增加整个CCD的感光量,但这片拆除时必须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毁了整片CCD,千万不要用天文改机对着夏天穿着清爽的美女拍摄哦,种花家可没提醒你哈!
它的消毒原理是什么?
关于紫外等的消毒原理,我们必须追溯到搞定黑体辐射全波段的普朗克同志,1901年发表了他发表了拼凑的黑体辐射公式,尽管他也不知道怎么来的,但这个公式解决了整个波段的辐射计算!普朗可从中能够引入了量子的概念,也就是:
E=HV
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频率越高能量越大,与光电实验中发现的状况是一致的,而低频的光都可能打不出电子,当然这电子与否和我们今天讨论的消毒其实没啥关系,跑题了!
各位其实也可以根据普朗克的量子能量公式计算下,上文就直接给出了,简单的说如果这个能量大于化学键结合能,那么这种化合物就会因为化学键断裂而被光解,所以紫外线会导致各种材料老化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它的光子能量很强,会突破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的化学键,所以塑料制品在太阳底下晒久了就会变得很脆,因为断裂了化学键的高分子材料,就跟沙土差不多!
光解的上坡反应和下坡反应示意图
比如我们常见的紫外消毒灯波长大都为200-275nm,主要消毒辐射波段在250-270nm,这个波段对于各种病菌的消毒效果是比较好的,与光解各种高分子材料样,紫外光能量高于其中关键的有机物化学键结合能,病毒的DNA物质(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杀灭病毒或者无法再分裂!
当然阳光中也含有大量的紫外光波,所以在太阳底下劳作时也要注意防晒,如果不小心被暴晒的话,蜕皮是难免的,不过有个好处是,第一次被暴晒是会蜕皮的,脱皮后比原来还要白哦,各位如果不怕的话可以尝试下,种花家当年户外骑行时每年头几次长途,几乎都这样!然后再暴晒,一般情况就是不脱皮了,只是晒黑。
为什么人员在场时候不能打开?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了解了,紫外光杀伤有声生物是无差别的,也就是无论是人还是细菌和病毒,都给你消毒了,只是人体积比较大,紫外光最多只能伤害到你的皮肤,效果同暴晒处理,长期暴露在紫外光下,轻者红肿,蜕皮,重者还可能致皮肤癌变,当然另一个影响是眼睛,会引发结膜炎,角膜炎,甚至引起白内障等!
所以有人员在场时,千万不要打开紫外消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