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不久上海市颁布实施新的垃圾管理条例以来,垃圾分类一下热了起来。
据三言财经此前调查发现,与垃圾分类相关的注册公司数量在激增,而相关小程序、公众号亦涌现。
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今年 6 月 17 日至 7 月 17 日,全国就新成立了 8346 家经营范围包含 " 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处理 " 的企业。
但另一方面,回看那批早早在 " 互联网 + 回收 " 赛道上出发的公司,如今可谓是满目狼藉,围绕着它们的是破产重整、停业倒闭、员工讨薪等。
小黄狗:曾融资 10 余亿 如今破产重整
小黄狗曾被誉为资本与科技结合的新型垃圾分类回收产业的样本,但其现状令人担忧。
天眼查资料显示,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 2017 年 8 月成立,是派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 1 亿元,公司主营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业务,实际控制人为唐军。
2018 年 6 月,小黄狗即拿下中植集团等共 10.5 亿元的 A 轮融资。2018 年 10 月,又获得深交所上市公司易事特 1.5 亿元战略融资,估值达到 150 亿。
此外,于 2018 年 7 月与小黄狗签署了 50 亿元战略合作协议的深交所上市公司鸿特科技在对深交所的回复函中表示,截至 2018 年 7 月 17 日,小黄狗产品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东莞、义乌等城市,已进驻 156 个居民社区,小黄狗公司团队正在与相关机构协商及推动,批量化的签署进驻 1 万个社区。
同时,鸿特科技回复称,预计 2020 年前小黄狗向公司及远见精密采购约 10 万组智能回收设备,按照前期样本数据初步保守预测,如果按照每组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每天产生 100 元营业收入,2020 年为其带来收入 22.65 亿元。
进驻 1 万个社区,估值 150 亿,预计年营收达 22.65 亿,这样的数字可以看出业界对其的期待。
然而,这样一家 " 样本 " 企业却在今年遭遇了停止运营、员工讨薪、破产重整的困境。
据媒体报道,今年 2 月以来,小黄狗在北京、上海、青岛、无锡等多个城市部署的不少机器出现停止使用的情况。有的回收设备上贴着 " 系统维护中,回收机暂时停止服务 ",有的贴着 " 因小黄狗自身经营问题,请尽快将已有金额提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
3 月,东莞警方披露,团贷网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立案侦查。同为团贷网负责人的唐军已主动投案。
4 月中旬,百度小黄狗贴吧出现大量员工讨薪信息。此后不久,据猎云网报道,小黄狗受团贷网事件影响,资金被冻结、多地停运,4000 多名员工被迫离职。
据报道,小黄狗在内部邮件中解释称," 受‘团货网’事件的影响,导致公司账户被政府冻结,公司缺少流动资金,无法正常运营,也无法按时发放工资、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后续业务发展方向尚不明朗。" 对于员工薪资发放安排,发放日期不确定。
4 月下旬,也有微博网友反映,自家附近的小黄狗已停止运营。
5 月初,小黄狗发布微博称,已在 4 月底开始恢复运营,部分城市还在准备恢复中。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小黄狗在北京的恢复情况似乎不乐观。
8 月 5 日,据北京时间报道,近日,仍有很多居民反映,北京多个小区的小黄狗仍无法使用或无人清运。同时,贴吧上也有网友反映类似情况。
这很可能是因为,小黄狗目前正处于破产重整状态。
2019 年 6 月 6 日,派生科技发布《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中就曾提到," 小黄狗 " 欠各供应商的货款暂时无法正常支付,且 " 小黄狗 " 目前对外应付债务金额较大,如最终无法全部恢复正常经营及支付货款,可能启动破产重整程序。
6 月 26 日,有媒体报道,小黄狗品牌部负责人表示:" 公司已经在走破产重整的流程了,目前进展正常。此项决策不影响业务端的正常推进,之前的遗留问题也在逐步解决。"
对于设备的继续运营,该负责人表示,公司需要先完成破产重整,再根据具体运营情况进行规划。
而据新京报报道,8 月 1 日,小黄狗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破产重整已被法院受理。目前北京 70% 机柜已经恢复运营,有 30% 将在接下来几个月陆续恢复。
海淀区
丰台、大兴
通州、昌平
今日,三言财经登录小黄狗 App 发现,北京很多地区的小黄狗垃圾回收柜确实仍有部分处于暂满或维护的状态。
一位北京居民向三言财经表示,自去年 11 月发现自己小区内的小黄狗垃圾回收柜后,该柜就一直处于断电状态,从未被接通过,也就无法使用。
三言财经拨打小黄狗客服热线,一直提示繁忙。而线上客服表示,回收柜部分地区无人清运,是因为目前人手不足,而北京地区完全恢复的时间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
此外,三言财经注意到,小黄狗此前三两日一更新的微博,也于 6 月 18 日停止了更新。
朗顿科技:杭州第一家智能回收公司,曾获 200 万元创业引导基金,智能回收箱最终沦为垃圾
早在 2010 年 3 月,杭州便推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理体系,在一些试点小区放置了分类垃圾桶,推行垃圾减量。 但是, 许多小区用于可回收物的蓝色垃圾桶从未发挥过应有作用。
最值钱的纸板、废旧家电等会被居民卖给废品回收站,其它的可回收物则与破掉的餐厨垃圾袋、污水、乱七八糟的东西混在一起,即便能捡出几个塑料瓶,也沾着馊掉的餐巾纸和菜叶。 遇到这种情况,垃圾中的可回收物也会被放弃,只能和其它垃圾一起送去焚烧或者填埋。
从被浪费的可回收垃圾里,朗盾科技创始人吴冰心看到了商机,于是在 2012 年 4 月注册成立了朗盾科技。 她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启动激励措施,希望居民在积分和大奖的鼓励下,把所有可回收物分门别类投进回收箱。
作为第一家提供智能回收设备的公司,朗盾科技从市政府获得了 200 万元创业引导基金。 朗盾科技所在的城区也很支持,表示各街道、小区内的设备数量可以增至 100 台。 于是,郎盾科技开始大力铺设垃圾分类智能回收设备。
但分类回收的结果却与吴冰心的预想相去甚远。
据朗盾科技 2015 年的统计,开始回收一年多后,排在公司回收前三名的是 18.9 吨玻璃瓶、6.74 吨塑料瓶、900 多公斤电池,都不值钱。虽然纸板、旧家电等也有,但数量不多,成不了气候。这些加起来根本无法覆盖朗盾科技的运营成本。
2016 年底,朗盾科技的 70 多台回收设备陆续断电,在小区内摆放了 3 年多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被搬上货车运往垃圾回收站,也成为了垃圾。
而郎盾科技,也不再运营,最终于今年 6 月 26 日被吊销。
第一批垃圾分类回收公司踩的坑:回收量小 回收物价值低 无前人经验可借鉴
随着第一批垃圾分类公司们的艰难探索甚至倒下,垃圾分类领域创业的一些 " 大坑 " 已然显露。
从郎盾科技的兴衰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回收物量小、价值低,是导致其无法覆盖运营成本的主要原因,而这其实是一个选址问题。
只有把分类回收箱设置在有大量居民的小区、回收点离居民家距离不远、垃圾回收价格合理等都考虑到的情况下,回收物量小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这需要前期扎实的调研和后期良好的用户教育,也需要一定时间,而绝不能将回收箱随意铺设。
而从小黄狗目前的运营情况来看,虽然其回收机的体积庞大,分类详细,对金属、塑料和玻璃都有单独的存储空间,但在其停止运营的一段时间内,纸类、纺织物、塑料的出现暂满的情况最为严重,而剩下的品类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一直未被填满。
这恰恰说明,小黄狗的垃圾柜对居民垃圾投放的预估仍存在偏差,箱体内对不同品类垃圾的空间安排仍有改进空间。更重要的是,人手不足,体现出垃圾分类运营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以保持垃圾箱的 " 空 - 满 - 空 " 的良性运营。
而据锌财经报道,由于没有相关数据,闲豆回收创始人方浩在进入垃圾分类回收的市场前, 曾 做过市场研究。
他发现,2C 营运成本较高,客单价低,整体盈利较难,而 2B 高频、高客单,盈利的可预见性比较强,因此最终他放弃了 C 端布局。
同时,在垃圾回收的品类上,他也选择了从单一品类——废纸切入:废纸回收的需求大、稳定、回收价格也相对较高。他准备在跑通废纸品类模式后,再进行品类扩充。
而刚刚上线满一年、支付宝目前合作的最大垃圾分类平台 " 易代扔 " 的创始人牛棚则透露,在 " 易代扔 " 正式开始运营前,他也和团队经历了一整年的调研。
" 我们去垃圾场看,去找专家请教,还扒了两个星期的垃圾桶,发现垃圾桶里有一半的东西是可以回收的。" 牛棚说。
牛棚称,在那段时间自己走过一百多个街道,到小区、回收站去了解情况,和保洁阿姨、物业保安,甚至小区门口骑着三轮车的大爷等其他跟垃圾搭点边的人员聊天。
他还表示,由于行业毫无借鉴,他们最初只能 " 抄 " 其他相似行业,废弃家电回收、手机回收他们都抄,研究他们怎样和回收企业产生联系。
概念再热 资本热捧,多数仍在亏损 前路未知
随着本次垃圾分类概念的再次热炒,该领域又迎来了资本的热捧。
据三言财经此前统计, 仅仅 6 下旬,垃圾分类新公司注册数量就有 70 家,注册资本从几十万到数千万不等。 其中,仅 6 月的最后一周中,就有 53 家新公司注册成立。
但这些公司能否生存下去,能生存多久,都得打一个问号。
扎进垃圾回收已经 2 年有余的 " 我爱收 " 创始人李光表示,自己依然在探路。
" 后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但这个市场足够大。保守一点看,当我们投放到两三百个箱子时,这门生意就能完全盈利。" 他如是说。
而 " 易代扔 " 创始人牛棚则透露:" 我们已经亏了四五百万。"
" 如果订单量过亿万,肯定能赚钱。但目前距离这个订单量,还有很大距离。"
2017 年 7 月于北京成立的 " 爱分类 " 公司相关负责人则给出了更详细数据:2019 年 6 月份,公司干垃圾的销售收入约为 30 万元,政府采购收入约 40 万元,但公司每个月人力成本和运营费用在 80 万元左右,另有居民的环保金支出 20 万元左右,处于亏损状态。
" 现在的用户规模是 10 万户左右,随着用户增多,运营边际成本的下降,有望达到盈亏平衡。 " 他表示。
可以说,如今 热闹的 垃圾分类背后,多数项目仍处于亏损阶段,可持续性依然有待探索。
来源:三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