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深度解析京东和阿里的“新便利店”之梦

今年6月,第一家京东便利店开始了正式营业,而在这之后没多久,京东“死敌”阿里巴巴的天猫小店也于杭州落地,这意味着两大电商巨头的传统便利店收编战正式开始。

电商双雄之所以将目光锁定在夫妻店、小卖部等传统便利店上,是因为体量之大、距离消费者之近的零售终端非传统便利店莫属。据统计,全国小卖部形式的零售终端总数达600多万,深入社区和基层之中,是最后一公里服务的落脚点,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中商惠民等B2B服务商是如此,京东和阿里两大电商巨头亦是如此。

传统便利店体量虽大,但是传统分销模式的供应链上存在着非常多的痛点,这也是巨头们选择从此入手布局新零售的原因之一。传统分销结构中,夫妻店、小卖部等传统便利店处于供应链终端,品牌商将商品出售到二线以下地区,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经销商和分销商,不管对品牌商或是终端渠道来说都有诸多不便之处。

对终端渠道来说,商品流通成本非常高,导致进货价和售价居高不下,有统计称小卖部的售价相比大卖场还贵十几个点;同时,由于商品周转速度比较慢,也容易让山寨商品混进供应链中滥竽充数,处于供应链终端的渠道不仅饱受山寨品的迫害,也往往得不到厂商提供的、用于促销的物料和赠品,影响到正品的销售。

其次,传统便利店虽然整体数量庞大,但是论及个体体量非常小,分销商很难覆盖到一些小而偏的终端渠道。为此,许多小卖部的店主只能起早贪黑去批发市场进货,或手握厚厚电话本一个个去联系小经销商进货,但由于进货量小,很可能十天半个月才能完成补货。

最后,传统便利店还处于电子化、互联网化非常落后的境况之下,开店者只能通过不断的试错来总结哪些商品符合周遭消费者的需求,进货量在什么范围才不会滞销。

对品牌商来说,由于分销层级过多,品牌商无法直接与终端渠道建立起沟通渠道,难以及时掌握终端渠道的销售数据并调整销售策略。此外,渠道利润流向终端渠道的过程中层层递减,也导致终端执行力差,效率低下。

为此,电商巨头对传统便利店的改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B2B平台帮助处于供应链终端的传统便利店削减分销层级,让他们享受到更低廉的进货价格,另一方面则是让杂乱、辨识度低的传统便利店能得到统一管理,由此提升传统便利店的功能。京东和阿里各有所长,在对传统便利店的改造上,也有所偏重,策略不尽相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京东  京东词条  阿里  阿里词条  便利店  便利店词条  深度  深度词条  解析  解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