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投资大师,看投资方法,看经济发展,都需要历史观和大局观。
大家一谈价值投资,就是格雷厄姆,巴菲特。实际上,格雷厄姆、巴菲特的投资标的选择都是美国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产物。我们只需要理解他们的投资思想,但按照他们的投资标来总结规律,却可能和他们的思想背道而驰。此为历史观。
1995年巴菲特和盖茨到中国旅游,途经三峡。巴菲特看到长江纤夫艰苦的拉着自己所乘的船,不禁感叹道“说不定他们中的一个也可以成为盖茨。但是他们生在这里,注定一辈子以拉纤为生。他们没有这个机会。而我们有今天的地位纯粹是幸运。” 说明投资的成功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此为大局观。
关于格雷厄姆,茅台03谈到
不同市场本来就应该保持不同的估值差异,我一向不赞成同股同价的说法,不同市场的投资者组成和需求完全不同,对资产的回报率要求及风险偏好自然就不一样。高储蓄国家不需要很高的回报率就可以吸引大家来保值增殖,高消费国家则要加大回报率方能吸引民众节省消费转向投资。记得当初投资的时候有个朋友也学经典价值书籍的,总和我抱怨没有书上那么便宜的机会,我说你看格老的书都什么时候写的,那时候谁有余钱啊,都在为基本消费奔波发愁,PE不低到7倍以下怎么吸引人呢,所以我让他把注意力放在经典书籍中的逻辑中,而不要按图索骥般的寻找投资对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价值投资的鼻祖格雷厄姆其实就是个投机派,他以计算的方式买入那些可能没有满意回报的企业,希望能够通过清算或市场转暖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其收益,而他却没有把精力放在真正需要关注的实现阶段。这一点上,索罗斯做的比他更纯粹和直接些。而巴菲特才是真正的投资派,他认识到财富是通过创造和积累而来的,买入优质和成长性的资产,关注标的物本身的情况,而非是其市场实现方式。所以他的业绩更稳定和持续,但却没有索罗斯的爆炸性。
关于巴菲特,邱国鹭谈到
任何产业,一定要看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巴菲特在美国,其实基本上就投的是消费股和金融股,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因为这些代表了美国的优势产业。他到了亚洲,你看他买的是浦项钢铁,买的是中石油,买的是比亚迪,属于制造业和能源。投资必须因地制宜,每个国家是有自己的国家比较优势的,一个国家的大牛股往往是代表了一个国家能够做得比别的国家好的东西。
价值投资的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然而,具体到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一定要按照各国国情不同和各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变化。比如很多价值投资者爱用的自由现金流指标(巴菲特的“所有者盈余”的概念也与此接近),我在美国使用多年一直得心应手,但是后来在研究韩国、香港和A股等亚洲股票时就发现不太好用。因为在亚洲,制造业的企业多,很多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在快速扩张时往往进行大幅资本投入,自由现金流很差,但是其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渠道优势却在扩张中快速得以建立,成长为行业龙头,此时,如果拘泥于自由现金流,反而会错失许多大牛股。美国的情形正相反,其制造业过去几十年都在萎缩,那些进行大幅资本开支的后来都血本无归了,所以资本开支大、自由现金流差的公司股价表现通常不理想。所以说,原则是不变的,但具体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却必须因为国别、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这只是一个小案例。我们日常研读不同的西方投资家的思想,常有貌似彼此矛盾的地方,也常有许多不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地方。其实,只要认真思考不同人的投资的国别、行业的不同,以及投资风格、期限、规模等的不同,就会发觉每个成功者在他自己特定的投资背景下的投资逻辑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投资经验就像旧衣服,于己合身的,于人往往并不合适。投资中的任何感悟和总结都有各种局限性,只有自己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满身伤痕之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之路。
推而广之,如何看待巴菲特这几年投资标的变化。以前巴菲特从不投资航空股,也不投资科技股。认为航空股资本投入太大。科技股变化太大,无法判断其价值。
但是现在投资了,IBM,苹果,航空股。大家又如何看待呢?
个人以为,时代在变,巴菲特在进步。但是其投资核心思想没变。
核心思想就是价值投资,与能力圈,社会大趋势,历史潮流。
美国在1950年-2000年,就是消费,医疗等产业大发展的年代,产生了占领全球市场的龙头企业。
2000年后,美国凭借其人才优势,FAGA等科技股开始影响世界的生活。产生了实际的利润。
巴菲特本人肯定看到了趋势,和这些公司利润的巨大增长。
以前不做,是因为他认为科技股的不确定性,与他本人对于科技股能力理解水平不匹配的问题。
关于周期股和成长股
周期是永恒的,成长是暂时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关于中国和A股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近30多年增长最快的经济体。现阶段国人都是忧患多于自豪,表面骄傲但内心并不自信。
大家都把GDP增长6.5%,7%,看得太过重要。这是经济学界和媒体的误导。
我观察的实际情况是,2011年后老家的民营企业原来多数是加工制造业,5年多至少1/3的企业主业停止了,被动转型。按理应该经济萧条,社会不稳定。但实际情况是,餐饮、茶座、娱乐,等服务产业遍地开花,有点名气的饭店不订座就没位置。我的初中同学,很多是普通工人,大多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子。生活安居乐业,生活压力不大。这两者的反差,我一直想不出合理的解释。
最近突然,脑洞大开。我觉得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是重新分配生产资料、财富,重新定价劳动力成本、资本成本。GDP即使增长为2%,3%,如果原来扭曲的分配机制解决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幸福感,可能会数倍的增长。原来的投资成本过低,因为获取了低利率,土地使用权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这是国家政策导向,有利于投资,变相将普通工薪阶层的利益转移给资本。而将来恢复正常的定价机制,工薪阶层的收入比例会得以上升,那么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也是顺理成章了。
为什么温总理一直提,要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例,只有收入上升了,分配公平了,消费自然上升。
为什么2011年后,企业不景气,但消费等相关产业大发展,应该是这个道理。
现在,社保、医保的普及,是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一个重要渠道。
上届政府主要是在补1990年代改革的欠账。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这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候社保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基本上是瓦解了。特别是在农村,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许多老人得了病就只能等死,很多地方出现了老人自杀现象。不管怎么说,政府在那一段时间把这个巨大欠账补起来了,仅仅这点就很了不起。
效率和公平,是社会发展中的跷跷板。过于重视效率,不重视公平,经济危机迟早发生。经济危机的起源,就是社会的生产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消费。有钱的人不需要消费那么多,没钱的人有需要但买不起。有时候效率重要,有时候公平重要。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但是大家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却太过于悲观,从上证指数与美国道琼斯指数2008年后走势对比就体现了。
本人对于A股的未来充满乐观,一定会和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
2001年-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好,但是A股不断新低。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后面总结,就是经济增长和股市并非线性关系,不仅指比率,也指时间。10年以上来对比,经济和股市正相关,更长周期则是完全相关。日本,美国,台湾三者股市和经济一对比,就清楚了。
对于一个政策,或者一个事件,都需要有大历史观。这是黄仁宇的观点,也就是写《万历十五年》的作者。
关于计划生育和土地流转
比如说计划生育,中国20世纪70年代实施,2016年终止。当时生产力不发达,温饱尚未解决。土地没有实施承包制,中国的科技也不发达。短期看不到,粮食快速增长的方法。所以,实施计划生育,就是限制人口增长,从而粮食供少于需的问题,减少了需求端。
而在21世界,科技的发展,包括机械化、杂交水稻、水利系统等,人均生产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已经不是制约因素。而年青人口的增长减缓,老年人的增加,导致供给端的减少。因为年青的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实施二胎政生,鼓励人口增长。以后,会退出计划生育。
所以,从不同的历史时代,看计划生育的实施和退出,有其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
土地政策,也是如此。
土地改革政策,是我党胜利的重要措施。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的农民起义,都是围绕土地的重新分配而展开。
1978年后实施的土地包产到户,极大的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粮食生产力的提高。
21世纪后,机械化生产的大发展,土地集中流转,也是生产力的需要。
同样的政策,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意义。
关于华为、中兴、UT等科技公司
再看华为的WCDMA(3G)的投资,从2003年开始,华为就花巨资投入WCDMA,但是到2008年投入很大,产出很少。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因为对于无线的带宽,并没有相对应的真正需求。当时主要是功能机,彩信,用起来很不方便。MP3,对于流量需求不大。
而乔布斯,横空出世,发明了智能机。对于手机无线带宽的需求是几何级的增长。
终于华为在WCDMA时代,开始超越爱立信,把中兴远远甩在后面。
现在看来,华为走对了正确的一步。
假设,没有乔布斯,智能手机的推出肯定要滞后5年甚至10年,华为对于WCDMA的巨大投资就无法产生合理的回报。很有可能几百亿的投资,沉淀了知识产权,专利,人才,却没有得到利润。
后面诺亚方舟计划,对于芯片的巨大投入,华为也没有财力投入。
所以,蝴蝶效应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多数的历史事件,都有偶然性与特殊性。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
通信界,并不缺少这样的例子。ISDN,中国电信寄予厚望,投入后几年内就淘汰了。因为ADSL产生了。
投资者,喜欢用后视镜来看待投资的得失。其实这多数是方法论上的问题。
公司在变,产业在变,时代在变,国家在变,投资者水平在变,所以一定要总结当时的观点。而不应当用股价的涨跌来看待。
大家都把巴菲特的方方面面总结得很清楚,只投消费股,只投医药股。其实这是没有理解巴菲特,或者说片面的理解了巴菲特。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科技公司的主要成本,主要资产,可以说是人才。
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还是钱,或者说是激励。
华为的崛起的重要原因是激励比较好。2000年时碰到一名华为的高级工程师进华为三年(内部职称),一年税后收入是20万。看他们的激情,服务的态度,我就知道前景非凡。后面,老员工的配股,高股息率,促进了员工的激情。
但是能够持续性地发展,则是领导的眼光与魄力。
2000年时,华为基本法,我记得有一条,就是只做信息设备,永不涉足信息服务与终端。作为局外人,第一感觉就过了。没有谁是永远正确的,事物的变化才是常态。怪不得老外说华为有军队背景。
所以,2008年前,华为手机投入很少。当然,我想后面任总也意识到绝对的错误了。华为手机现在成了中国第一品牌。
WCDMA,在智能手机出来前,其实大家都看不到大的希望。但是华为在这方面投入非常大,把中兴远远地甩在后面。
侯老板的永远老二思想,这次受到重创。以前在小灵通,CDMA上中兴短期都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小灵通,UT是老大,中兴是老二。
CDMA,阿朗是老大,中兴是老二。
UT的失败,就是产品出现了断层。2003年时,在接入网上也做得不错。在传输设备上进行了突破,但是后面华为起诉了UT挖过去人才的知识盗用,华为获胜。UT在2003年的口号,就是“IP,宽带,无线”,非常有前瞻性,但是技术储备不够,转型太慢,最终没有跨越过去。
中兴被华为远远的甩在后面。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以人为本“,候老板的想法是对的,但没有贯彻执行。管理层通过旗下子公司的股权与分配,都有不错的收益。但是普通员工的收入和对手差距太大。优秀员工基本都跑到对手去了。中兴的所有设备产品,从技术上说并不落后于华为,但是在支持、技术服务、学院、培训等方面都落后。
另一方面这也是永做老二,或者说跟随策略思想的体现。产品不能精益求精,人员收入远远落后,利益分配不能解决,中兴就很难成为伟大的公司。
所以,本人的意见,科技公司主要看两条:
一、要看人才激励。
二、要看管理层的思路与远见。保证了产品的延续性。
如有帮助,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