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广大股民强烈要求下,证监会除了发布减持新股新规外,IPO扩容的速度也是“两连降”。先是从每周10家减少到7家。而到上周末(6月2日),减少到了4家,融资规模也随即持续缩减。
对此,很多学者认为,即使IPO扩容节奏放缓到每周四家,也是情绪上的利好,考虑到市场已经疲弱了一个多月,这种小级别的利好难以剌激市场走强。希望监管层能拿出诚意和干货来,别让投资者失望。还有专家表示,即使停止IPO也只能让股市暂时止跌而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实际上,自刘士余上任以来,以平均每周发行10只新股的速度,给本来投机氛围就浓郁的A股带来了注册制正在推进的恐慌。而随着监管层打击股市乱像力度空前,又使得很多靠固有“池子”吃饭的庄家开始集体出逃。而笔者认为,股市问题太多,需要改革才能除弊,IPO速度可适当减缓,但暂停却绝无可能。
第一,正是由于当前实施的审核制,造成了新股的稀缺性和IPO高估值。这么多年来,散户投资者绝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而唯一不变的是新股发行总是供不应求,IPO不仅限价,而且限量,与全球绝大多数股市的发行规模规则完全不同。正是因为一、二级市场之间存在着巨大套利空间,为一级市场的“筹码”制造者获得丰厚利润。
目前,A股市盈率中位数为70多倍,超过100倍市盈率的股票有1000多家。在全球主流股市中属于估值水平最高的市场,价值回归那是早晚的事。产生这种现象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如果监管者一见到股市下跌,就喊暂停,那么注册制改革是无法推进下去的,股市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功能就会丧失。
第二,股民们对大小非减持现象很是诟病,证监会也出台了减持新规,加大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的难度。一直以来,A股市场都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二块,由一部分流通股先完成上市,人为抬高股价,过一二年后非流通股解禁期满,大股东开始大规模减持。
实际上,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新股给市场造成的冲击非常大。而一旦逐步过度到注册制后,由于新股将会大量供应市场,个股的稀缺性就不存在了。被广大股民所诟病的大股东减持“一夜暴富”现象就会消失。
第三,正是由于审核制的存在,造成壳资源稀缺,很多企业因没有上市资格,只能通过借壳方式快速完成上市,这就造成了壳资源的稀缺性,而那些所谓的壳资源都是一些处于退市边缘的绩差股。
试想,如果长期让“壳资源”存在下去,A股市场短期投机炒作盛行,而壳资源的炒作让个股泡沫被无限放大。如果注册制逐步取代审核制后,也要建立健全退市制度,只有优胜劣汰,才能让A股市场的“壳资源”没有生存土壤。
第四,股市“去泡沫”是促进价值投资理念回归。随着新股发行节奏的加快,创业板和中小板诸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开始下降,这本身就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当投资者认为由于供给的持续增加,市场根本不缺优质的上市公司后,自然开始研究企业基本面了,价值投资将会在A股市场逐渐受到重视。
第五,股市下跌,新股IPO不是主因(主要还是心理因素),就算暂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使A股市场上的融资功能完全丧失。而对A股市场造成真正冲击的是“再融资”。2015年再融资规模达到1.24万亿元,远超IPO规模1578亿;2016年再融资规模接近1.6万亿,是IPO规模的10倍多。所以,提高股市“再融资”的门槛和难度,才是缓解A股资金压力的关键所在。
股指阴跌,个股闪崩,是历史积弊过深造成。而对于要求暂停新股发行的声音,监管者只会减缓新股发行速度,绝不会停止,否则注册制改革就会“半途而废”。目前,股市正处于“除旧弊,迎新貌”过程中,没有阵痛的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效果的。只是个股泡沫破裂时,那些接盘的投资者却要为此而“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