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4300字
预计阅读需要12分钟
中国规范的政区地名通常会有专名和通名两个部分组成,上海市也是如此,“上海”是专名,而“市”是表示行政区级别的通名。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上海是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下的上海县,那么,上海称“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似乎是一个既简单又难以回答的问题。
标志着上海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图为上海市成立后启动的
大上海计划的市中心区域规划图
何谓“草市”?
东汉大学问家许慎《说文解字》:
“市,买卖之所也。市有垣,从冂、从乁。象(像)物相及也。乁,古文‘及’字。”
“冂”是象形字,像城墙,义同“邑”;“乁”就是“及”的古字,这样就容易理解许慎的释文了——“市”就是交易、买卖的场所,一般设在城里。“市”是由“冂”和“乁”组成的会意字,表示四周的老百姓把自己生产的多余的东西拿到这里进行交易、买卖。
《周易》中说:“日中而市”,古代交通不方便,为了使住在离市场较远的老百姓能当天赶到市场,又能当天返回家里,市场一般在中午开市。有了市场就容易聚集人气,所以《周礼·地官·司市》说:
“大市,日昃(午后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买卖人数较多的“自由市场”还是午市,早市和夜市就是商人和小贩的市场,如今,许多偏远城镇还保持这样的传统。
《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东市”“西市”广为人知。
这“东市”“西市”就是唐代长安城内进行交易的区域
中国是农业国,长期实行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崇本抑末,重农轻商的政策,所以,中国的城市经济不发达,城市称之“邑”“城邑”,只是一个居住人口较多,或地区政府机关所在地而已;大概到了明清以后,出现把有一定居住人口和固定市场的地方叫作“市”,它不是行政建置单位,只是一个市场而已。
如清《同治上海县志·卷一·疆域·镇市》中记录,当时上海县共有“镇市”45处,其中称为“市”的地方就有34处,它们是:
洋泾市、杨师桥市、李家宅市、新木桥市、高行市、塘口市、桥头市、徐家汇市、虹桥市、北新泾市、杠栅桥市(浦东张江)、华漕市、张家塘市、梅家弄市、朱家行市、长桥市、华泾市、曹家行市、塘湾市、颛桥市、荷巷桥市、语儿泾桥市、老闸市、新闸市、静安寺市、内、外虹口市、引翔港市、沈家行市等。
“庙会”也称“庙市”,
是中国传统的集市贸易形式之一。
图为旧时龙华庙会的热闹场景
这些称之为“市”的地名大多数还在,许多还能找到当时市场所在地,如“内、外虹口市”就是现在的虹镇老街和靠近东余杭路的“老街里”,“徐家汇市”就是徐家汇旁边的徐镇路(已注销),可见,所谓的“市”,只是一条有一定商业活动的街市、市场而已。
到了20世纪中期,“市”正式作为行政建置中的城市名称后,为示区分,学界一般把原来的“市”叫作“草市”,因为汉语“草”有初级、低级、原始的意思,如蹩脚的足球运动员叫做“草脚”,蹩脚的守门员叫做“草门”之类。
有南市、无北市?
上海老城厢地区俗称“南市”。“南”和“北”是相对的,没有南,何来北;没有北,何来南。1843年上海开埠,1845年英租界率先在上海县城的北郊建立,1848年和1849年美租界和法租界先后建立,租界全部在上海县城的北面,租界的市场就被叫做“北市”,而居住在租界里的侨民把上海老城厢叫作“south city”(南市)。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地图,
可见租界在上海县城北面。
华界由于租界而被割裂为南北两部分
如1873年《申报》连载上海广方言馆肄业生杨勋《别琴竹枝词》100首(“别琴”就是英文pidgin,“洋泾浜语”的意思),其中一首说:
我欲开言唤阿三,
来司悄悄亦常谈。
嫂夫雪的郎由谷,
偕尔城中共往南。
这首竹枝词不易理解,解释如下:“阿三”就是“I say”,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与上海人难以对话,于是一开口就是“I say, I say”(我说,我想说的是……);“来司”就是“rice”(米饭);“悄悄”是上海话“吃吃”的发声,上海人见到熟人打招呼,开口总是问“饭吃过里勿?”上海的外国侨民把上海话“吃吃”写作“chow chow”,又被上海人译作“悄悄”,“chow chow”后来也成了英文的外来语,指中国零食、小吃;“嫂夫雪的郎由谷”是“south city along you go”的上海话读音,也就是“偕尔城中共往南”(与你们一起到南市去)。不过,作者并没有把“south city”译为“南市”,估计当时“南市”的名称还没有出现。
洋泾浜是上海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的界河。
上海人称混杂有汉语特点的外语为洋泾浜语,
英语为“pidgin”。
图为被填埋前的洋泾浜
租界位于上海县城的北面,于是租界的市场叫作“北市”;有了北市,人们才会把上海老城厢的市场叫作“南市”,清末出版《沪江商业市景词·南北两市》中说:
“
南北分开两市忙,南为华界北洋场。
有城不若无城富,第一繁华让北方。
”
北市的业态以外贸、贸易、商业为主,南市的业态以传统的商业和手工业为主。
姚文枏是清末民初的“太平绅士”,他编著的《上海乡土志》(1907年出版)是新式学堂的教科书,其中第一百二十九课《振兴市面·南市》中说:
“租界商业繁盛已达极点,而南市及城内不如远甚。”
作者把“南市”与“城内”分作两个地方,说明当时的“南市”不包括城里,而是指东门外到黄浦江边的码头和交易市场。
档案中外马路位置草图
(上海市档案馆藏)
黄浦江边是上海的港口和码头作业区,商家为了扩大码头作业区,肆意侵夺黄浦江岸线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确保黄浦江岸线不被侵占,改善这一带交通状况,上海地方政府决定沿黄浦江岸线筑一条马路(就是今天的外马路),1895年成立了“上海南市马路工程局”,这里的“南市”也是指东门外到黄浦江边的市场。
南市总工程局,在外马路毛家弄,现已被拆除
当这条马路筑成后,准备解散南市马路工程局,人们突然发现无数的小商贩在新建设的马路上争相设摊,使这里的秩序比原来更加混乱,于是立即将马路工程局改组为“南市马路工程善后局”,成了工程建设和处理善后的机构;以后又改称“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成为主管城里、城外市政建设的机构;1911年上海光复后又改组为“南市市政厅”,应该是在此以后,“南市”才正式与老城厢相提并论。
“大上海”计划
在近代,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发达,市面繁荣,财源滚滚,尤其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兵工厂——江南制造局也在上海,这自然引起了各路军阀的觊觎。
1925年10月孙传芳纠集苏、浙、皖、闽、赣五省地方军阀组成五省联军占领上海。1926年5月4日,孙传芳在上海成立淞沪商埠督办公署,自任督办,聘任丁文江为总办。
丁文江(1887-1936),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
丁文江(1887-1936),江苏泰兴人,字在君。1902年,16岁的丁文江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一年半左右,又从日本直接乘船去了英国,在那里读中学,他“一年跳三级,两年就考进了剑桥大学”,由于经济原因,他在剑桥大学只读了半年就离开了,1907年后入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和伦敦大学,获动物学、地质学双科学位。
20世纪是世界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期,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人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于是西方的学者提出了所谓的“大市”(great city)概念,就是以原来的城市作为中心,把周边的城镇作为副中心,纳入“大市”进行规划和建设。
青年时代的丁文江
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城市的中心区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华界被租界分割为南市和闸北,难以和无法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丁文江深知,上海局促的地势和割裂的行政是阻碍上海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于是提出了“大上海”计划。
胡适的《丁文江传》中说:
一九二六年“五月五日,孙传芳在上海总商会发表‘大上海’的计划和组织的演说,是在君(丁文江)起草的,外国报纸上登出的英文译稿也是在君写的”。
国民政府执政后,推出了新的“大上海”计划。
图为江湾上海市政府大厦,
1933年10月上海市政府迁入这里
还说:
“这篇演说里提出的‘大上海’的计划,就是要建立一个行政总机构,把租界四周的中国地区——南市、闸北、沪西、浦东、吴淞,——向来没有统一的行政中心的,完全统一在这个新的行政总机构(淞沪商埠督办公署)之下……总而言之,那个‘大上海’的理想是‘要使上海租界四周围的中国地区成为一个模范城市,其结果应该为我们要求取消外国租界的基础’。”
成立上海特别市
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军节节胜利,3月,北伐军攻抵上海附近的龙华,胜利在望,蒋介石未雨绸缪,就要考虑建立新政府的事宜。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城市,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黄郛(1880-1936),字膺白,浙江嘉兴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北京政变等,与陈其美、蒋介石在“打铁浜”的陈其美寓所结金兰谱,成为结拜兄弟;上海光复后,陈其美任沪军都督府都督,黄郛任沪军第二师师长,蒋介石任光复军团长。
上海特别市第一任市长——黄郛
北伐战争还在进行中,黄郛就奉蒋介石之命筹划战争胜利后控制上海的计划,他召集了一批幕僚,草拟了一份《上海特别市组织法》,规定“上海特别市”直隶于中央政府行政院,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中央政府直辖市”。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政府正式成立,黄郛任市长;市政府下设秘书处暨财政、工务、公安、卫生、公用、教育、土地、农工商、公益等“一处九局”,分别接管原上海市公所、沪北工巡总局、上海县清丈局、淞沪卫生局等机构。
位于平江路的上海特别市政府(1927-1933)
正式改称“上海市”
一年后,南京国民政府才正式公布《上海特别市组织法》,于是又根据该法对机构作重新调整。1930年5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又颁布《市组织法》,规定:
第一条
市冠以所在地地名称为某某市。
第二条
凡人们聚居地方具有左例情形之一者设市,得直隶于行政院。
一 首都
二 人口在百万以上者。
三 在政治上、经济上有特殊情形者。
具有前项两款情形之一而为省政府所在地者,应隶属于省政府。
第三条
凡人们居住地方具有左例情况之一者,设市。隶属于省政府。
一 人口在三十万以上者
二 人口在二十万以上,其所收营业税、牌照费、土地 税,每年合计占该地总收入二分之一以上者。
同时还规定了行政区域划定的具体办法。于是,根据《市组织法》,1930年7月1日,上海特别市正式改称为“上海市”,并沿用到今天。
当时,上海市的总面积为527.5平方公里,除租界以外,下设沪南、漕泾、法华、蒲淞、闸北、引翔、殷行、吴淞、江湾、彭浦、真如、高桥、高行、陆行、洋泾、塘桥、杨思、曹行、塘湾、闵行、北桥、颛桥、马桥、三林、陈行、大场、杨行、七宝、莘庄、周浦等30个区。
1932年的上海市区域图
虽然上海正式被改称为“市”是在1930年,但因为“特别市”是第一次把“市”作为行政区域单位确定下来,所以一般把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的建立作为“上海市”的开始。
这样算来,上海成“市”已有92年的历史了。
编辑:陆闻天
排版:王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