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草莓
“好无聊啊,怎么时间过得这么慢?到底什么时候才下班呐...”
“哎,完全不想工作,要不先休息一下,明天再做也行。”
是的,同事小敏又开始每日必备的工作吐槽了,在这家公司待了5年,前三年充满了干劲,一心扎在项目上,活生生的拼命三娘。
可是越到后期,尤其是这几年,小敏总是感觉提不上劲,对工作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热情,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什么时候下班,明明什么都没干,可就是觉着累得不行。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过和小敏一样的感受,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甚至有一个专业的名词来形容这种状态,即职业倦怠。
处在职业倦怠期的职场人,对工作丧失了以往的热情,又被称为职业木乃伊,长时间对着电脑或者文件发呆,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经常脑袋一片空白,工作想干到哪儿就算哪儿,不再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希望天天都是礼拜五。
长期处于职业的倦怠期,不仅无法创造工作价值,而且也对自身的健康、人际关系均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会对其他事物感到心灰意冷,丝毫提不起兴趣。
那么处于这种阶段该如何自救呢?换一份工作是不是就能解决?其实不然,要想解决这种困境,首先要了解为什么我们会进入职业的倦怠期。
1、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
1. 工作满足感日渐减少
美国罗斯福总统在连任第四届总统的时候,有位记者问:“请问第四次当选总统是什么感受?”罗斯福总统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请这位记者吃三明治。
吃第一块的时候,记者内心十分激动觉得这是总统请客,第二块的时候感觉有些饱了,激动的心情也平静了不少,到了第三块的时候记者已经感觉难以下咽了,而当总统把第四块递给记者的时候说道:“当你把这第四块三明治吃下去,你刚才问我的问题,我就不用回答了,你自己会有亲身体会。”
其实任何工作都会有腻烦的一天,即便这份工作贵为总统,也始终逃脱不了职业倦怠的命运。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边际递减效应”,边际递减效应是指每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在递减。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吃第一块三明治的记者觉得很开心,第二块的时候仍然觉得不错,而到了第三块和第四块的时候,这时三明治带来的边际效益,即新增的享受已经很低了。
工作也是如此,当你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都在干同一份工作,那么此时消耗的年份或者需要投入的工作量,它们带来的新增享受已经远远低于当初的满足感了,也因此心里的落差越来越大,渐渐走进了职业的倦怠期。
因而换工作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任何一份工作一开始就如同吃第一块三明治,我们会很有满足感,而到了后面几年的时候,再美味的三明治都味同嚼蜡了。
2. 自我价值始终没有实现
每个人在初入职场时,都满怀抱负,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马斯洛曾在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类别,从生理需要到自我实现需求,分别从低到高排列。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工作,生理、安全、社会需求都能满足,免受饥饿、保障自身安全、和谐的同事关系,如今我们真正追求的是工作中自我实现的需求。
然而这个需求实现的过程往往都是一场耗时耗力的超长马拉松,许多企业内部政策不灵活,长久的稳定加之固定的工作方式,使得工作本身就已经变得枯燥。
同时僵化的机制,导致员工无法参与决策,缺乏合理的上升渠道,也在加剧我们职业倦怠的程度。
在种种因素下,面对僵化的体制、众多的纠缠与诱惑,使得大部分的职场人迷失了自我实现的价值观,成了他人自我实现需求过程中的“陪跑员”,常常不知道终点在哪里,即便看到了终点,那么冠军也不是自己。
长久以往也渐渐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开始了得过且过的工作日常。
2、如何度过职业倦怠期?
1. 以枯竭为契机,实现自我超越
职业倦怠又被称为职业枯竭,根据资源守恒的理论,当你工作所需的资源消耗率高于补充率时,便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这时也是发现自我不足的最佳时候,此时若能以枯竭为契机,掌握新的技能,对自我的工作有一个新的认识,实现自我超越,那么也会使得职业生涯产生质的飞跃。
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学会肯定自己的工作。处于职业倦怠期的我们,最容易产生的情绪就是“这工作太没意思了,做了也没什么用,还不如不做”。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不值得定律”,是说当我们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学会肯定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觉得这份工作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这时在完成工作后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减轻职业的倦怠感。
其次在职业枯竭的时候,寻找新的兴趣突破口,进行必要的补充也有助于成功过渡职业倦怠期。
朋友肖肖是一名发型设计师,有段时间他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没有意义,于是下班没事就自学起了摄影,希望通过摄影能找到下一份工作。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学习摄影的这段时间里,他发现自己的发型设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原来在下班自学摄影的时候,因为看的多,拍得多,因而审美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种提升在发型的设计上得到了直接的体现。
职业困境出现的时候往往也伴随着机遇,当克服了压力,往往会使职业生涯也会迎来新的突破。
2. 超越物质,以内在动机提升工作体验
许多人以为,工资不过高福利不够好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我们把工资看的太重,丧失了工作的初心才最终走向职业倦怠。
曾经有两组大学生被选作实验对象,试做SOMA数学谜题,对于第一组的学生而言每解开一道题就给1美元奖励,而第二组的学生则完全没有奖励。
解谜任务结束后,实验人员让两组学生自由活动,然后通过单面玻璃观察两组学生各自的行为,观察的结果出人意料:有1美元奖励的第一组学生在奖励中断后,几乎宁愿发呆也不愿意继续解题,而没有奖励的第二组学生则大部分都继续在专研接下来的谜题。
类似的实验结果不论是针对大学生、幼儿还是职场人士,结果都几乎一模一样,即有物质奖励的那一组一旦停止奖励便会放弃,物质的奖励只在最初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到了后期反而抑制了本身的积极性。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人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适应水平现象”中,更多的生活消费品,更好的物质条件或者更高的社会声望,最初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愉悦感。但是,这一切都会很快消逝。接着我们需要更高的水平来实现更高的成就,否则就会产生挫败与不满。
你可能会好奇,那为什么商界那么多传奇人物似乎从来就不会对工作产生倦怠呢?那是因为他们看待工作的视角早已超越了工资的本身,不论是福布斯、马云还是李嘉诚,激励不断付出的原本就是工作本身。
这种现象在普通人身上也有体现,许多远赴他乡的最美教师、天未亮便开始清扫马路的最美阿姨,他们的工资并不高,甚至不及普通中层的三分之一,但是孩子的教育、城市的清洁本身就是工作的意义。
并不是要求我们彻底摒弃物质,而是在追求实现物质的过程中,寻找到一开始工作的初心,树立一个高于物质的工作目标,正确看待工作的意义,这也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环。
正如ZARA创始人阿曼修的人生信条所言:如果只想着发财不配做一个企业家,对我来说钱如果是用来实现目标的,那它才有真正的意义。
3、写在最后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组调查,假设每个人活到83岁(30316天),那么工作则占据了其中的2555天,共计20440个小时,这其中还并不包括日常加班、来回的路程时间等等。
工作已经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如何与工作正确相处,确保工作对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每个职场人都要历经的考验。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换工作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在咬牙坚持的职场路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不为人知的辛苦,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偶尔的不想努力和突如其来的丧,也未必不能原谅,但更重要的是遭遇困难及时收拾心情,调整状态,重新出发。
要相信机遇与挑战永远并存,当你咬牙挺过这份苦难的时候,机遇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