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我认识十年的候选人H和我见面聊了聊,说了他这两年的曲折经历。H以前在一家全球非常知名的PR公司工作了十多年。两年前跳槽到一家明星公司做到XX部总监,但去年年中公司结构调整,部门人员被裁,他这个部门整个并到其他部门,裁了一半人,他一直在等安排,没想到最后他这个头反而没了位置,虽然公司赔了一点钱,H也没工作了。
H本来也不太在意,在各大网站上更新了简历,以前只要更新简历,等于放出风声看机会,很快有很多猎头和HR打电话不断,机会是很多的。这次更新了简历,联系的很少,而且都没有下文了,猎头更是少了很多。H自己分析,是不是自己已经快到了四十的原因。一拖新年就过了,再拖只怕春节过了工作还没着落.......
H觉得自己对人生还是有明确规划的,什么时候跳槽到甲方,什么时候到民营,什么时候退休,都想过,觉得自己还是计划很周详的,但现在是实际情况完全打乱了他的规划。他根本没想过四十岁出头就没了工作,而且大半年没工作,终生的规划更是完了。他伤心的说,前几天看你的文章,女人还能跳跳广场舞,男人老了能干吗?怪不得男人要早死......(估计看了我上周五的文章只要心不老化,何惧年华流逝,可真不知道他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
2:
很多职场人,尤其是曾经较早就成功过的职场人,往往一直感觉良好,其实大部分人不知不觉就会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我们都知道,路况正常时,自动驾驶最节能安全,但路况发生没设计过的变化时不注意会翻车。
职场也一样,我们盯住眼前的工作努力,技能似乎熟练了,专业似乎也精通了,年资也上来了,单位人际也顺心了,每年正常或高或低加加薪、每年年假或近或远放放松......正常状况下是不错的,但外界有变化时就会有危机。
很多人在危机时会或主动或被动的做了一些事,侥幸摆脱当前的危机,其实如果不改变那种“自动驾驶”状态的思维,还是用原有那套技能、思维去对付新环境,想旧瓶装新酒,新的变化危机就会是常客。
正如有些外企经理人跳槽到了民企就认为终于摆脱了外企的天花板从此扶摇直上,其实大都是没有注意外在的环境一直在悄然发生变化。很多人到了民企再失业时会痛恨民企的不靠谱,怀念外企的“规范化”,实际这些都与Ta遇到的状况并无一定的联系,因为世上并没有什么选对了一次就可以没有危机了说法。
女人老了跳广场舞?巴菲特和芒格已经一个八十多,一个九十多了,还是全球投资届最重要的人物呢。职场不顺利和年龄性别有什么关系?
3:
从进入职场,我们就要注意打造自己的护城河,让自己无论什么样的选择都不会错:
一,个人财务蓄水城的建立
永远要记着,你的工作与你的个人财务是两码事,指望工作就能实现财务自由的概率太小了,人永远不要过度乐观,不要超前消费,现在商务这么发达,几乎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一定要管得住自己。更要有不止工作这种主动收入来源。
无论是刚工作的职场新鲜人还是人到中年,躲在金钱的后面才是你最安全的地方。很多人强调你的能力是最大的安全感,道理不错,当你失业、生病.....你的能力变现总是需要条件的,能力不会立刻产出让你生活的要素,哪怕你有块地,总要等地里长出粮食吧,在这之前呢?
你的财务能力越强,能熬过等待期越长,你的回旋余地越大,你能承受的风险越大......
我一直认为,在一个人参加工作(当然可能没参加工作时)就应该有财商和职商的概念。这两商绝不下于智商情商,以后会专门写文章详细表述。
二,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打造。
最近淘宝年薪40万招60岁以上的产品体验师新闻很多人都关注了,上周我也在文中提过。很多人连呼跳个广场舞还会有新的春天,不可思议。可别忘了,可不是你去跳几天广场舞就行的,要求是广场舞KOL优先,KOL(意见领袖)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任何一个行业细分的KOL没什么区别。在竞争激烈、去中心化、没有职务光环的广场舞行业里做到KOL的难度只怕会远大过你现在所做的有平台,有培训,有体系、有收入、有宣传....的正式工作吧,你成KOL了没有?
如果能在广场舞行业做到KOL,可见个人品牌和影响力都是非常不一般的。
所以在职场上要经常想想怎么介绍自己,你现在自我介绍的定语哪个真正可以代表你。不要以为人家跳广场舞就能拿到40万你就觉得自己也行。
大部分职场人都没仔细想过经营自己的个人品牌,更没有想过要以什么样的差异化将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特点相结合产生效益。
很多人的工作就是XX公司XX职位的名片标识,离开了这个工作,几乎没有职场存在感。一旦换工作换行业就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很多人到中年遇到变故一片茫然,有人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没有个人品牌的人往往没有辨识度,极易被替代,即使是所谓高管,很多时候在一个组织里也只是个可替换的螺丝钉。H能力不差,一直能力资历也没有和年龄有很大差异,算是走得比较顺利的职场人。但个人品牌并不突出。而同样的工作,不断有更年青的人能胜任的话,即使能力不弱,背景不差,经验很足,也没有太强的识别度。
如果只是工作,要经常问自己,我做和其他人做有什么不一样?我有没有不可替代性?我的独一无二之处在哪里。
三,精神面貌的提升。
我经常和职场上各种人打交道,最大的感受是你能从一个人的状态判断出Ta现在的职业状况。状态萎靡的人很难有明朗的前途,负能量爆棚的更难有顺利的职涯。
大部分职场不顺的人精神面貌都不好,而职场顺利的人看得出意气风发。即使是人到老年,相信广场舞KOL的精神面貌也一定是让人振奋的。
你的精神面貌又会从外到内影响你的状态。所以我特别提倡,在职场上遭遇不顺时要控制好自己,吃好穿好,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让自己更有节奏感,哪怕是在找工作的状态,也把打工作当成一份正经的工作去处理。
人生顺逆很难控制,受打击就萎靡不振的是大部分人。真正的强者都是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气的,而这种气势很多时候不仅决定了别人对你的信心,也决定了自己的信心。
再焦虑也不能放弃自己外在的整理和修炼。
四,热爱生活,视野和眼界的扩大。
有句话叫“视界决定世界”,一个人的眼界和自己经历过的世界很相关,人总以自己的经历去推测世界,很难想像出自己见也没见过的世界。
在我20多岁刚工作时,每年都是单位的先进,市一级的荣誉也似乎不费力就拿到了,每次换工作也是很快就出头,觉得自己优秀得不行,对身边那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充满鄙夷,觉得他们不敬业,就活该是loser,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当时我三十岁不到做保险公司地区老总,接受电视采访,主持人吹棒我,是当地最年轻的金融业领导,我还自以为是,大吹职场经,自己怎么有工作心得,如何努力才能成为职场成功人士,好似我怎么怎么天纵奇才….现在想想真是无比可笑,我现在又多活了十多年,也没有成为什么成功人士……
后来做了猎头,发现居然和我同龄的混得比我好,薪水高我十倍,几十倍的多的就是....每个刚做猎头的,都会发现原来世界那么大。其实,做的时间越长,就越发现自己渺小。
很多职业人,比如H,在自己的圈子里一直感觉良好,但实际上,现在圈子越来越模糊,行业的变化非常之快,如果都是一个圈子,没有更广的视野,根本对其它行业的机会一无所知,所以如果被迫离开一个圈子,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实际上更大的世界还没见到。
很多职场人和H一样,除了工作只有极小的生活圈,朋友只活在微信朋友圈里,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也对其他的圈子没什么好奇心,这种状态如果工作环境和状态很容易固化,自己也对环境习以为常,慢慢视野窄化,世界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热爱生活,多点业余爱好、多关注些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吧。我们每个人所见的世界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唯有不断扩大视野,提高认知,否定原来的自己,才有可能发现更大的世界,才能应对更多的不确定。
五,勇于放弃存量,空杯心态的保持。
符合市场的规律,不断应变而变,个人的核心能力要不断加强,但提供的服务一定要符合市场的规律和要求,这就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客户需求的变化和趋势的变化。
无论市场趋势还是平台都在不断变化,我们不能只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服务还符合市场的需要。无论什么年龄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危机。
即使有大IP的人物,曾经很成功的企业家,曾经当红的明星,一旦风向逆转,趋势变迁,都要面临挑战,网红更是天知道,去翻翻历年的福布斯富豪榜,查查胡润中国各类榜单。这个世界的规则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啊。
我们面临的一点点变动算什么,富豪翻身不比普通人找个饭碗容易。不要贪恋以前也许有过的一点成绩,我经常看到有些人明知道现在的行业不行了,现在的企业快不行了,但一想到要到新行业,新单位,放弃已经“奋斗多年”的成绩和积累,总是舍不得,总有侥幸心理,非到不可收拾才唉叹自己的无辜。
正如我已经和很多人说过,如果遇到公司裁员,争取第一批被裁员,但仍然有人总会舍不得曾经的“付出”,总想着也许.....H也是这样,部门裁了一半,明摆着说他管理不善,他还想着与他无关,以为是公司整体经营有问题(到现在也还是这么委屈).....不向前看,留恋存量是很难有未来的。这两年越来越多裁员消息,我们现在的有些职位上往往是同一裁员公司的被裁员工来竞争,这对个人多么不利啊。
六,始终注重底层能力的积累
为什么有的人人到老年还有职业的可能,除了广场舞KOL的偶然性,我们不妨多想想,任何一个行业的KOL的一些共通能力,好身体、沟通能力、热情、理解力、共情力、学习能力等等,无论做什么是不需要这些能力的呢.......这些可迁移的底层能力会让人走得更远。
做猎头最怕的两种人,一种是经常跳槽的人,很难有积累,另一种是一份工作超过十年从来没跳槽过的人,因为很多能力会被定制化,一旦不得不换工作,很多人在原组织里的能力完全用不上,外面需要的能力完全没有。
H自己分析,以前他一直在乙方做,觉得自己涉及面广,以为甲方工作会很轻松,但对企业的内部市场工作并不熟悉,很多才能用不上,很多公司内部的规则不适应,勉强做下来,一直不能令上级非常满意,最终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
4:
如果能在一个有发展的组织里一直有所发展,很容易十年二十年就过去了,稳定忠诚从来不是坏事,我们总不能为了跳槽而跳槽。但最大的问题是,你要常想想自己现在的能力有哪些是通用的,哪些是需要经常去拓展的。警惕变成定制型人。更要警惕外面的环境已经变了,可能要切换你的“自动驾驶”模式了。
其实要经常居安思危,做危机预案,想想现在如果遇到XXXX,我怎么办?如果自己难以应对,多半是现在岗位要求的能力积累不够,人一定要有拿得出手安身立命的本领,如果没有,想办法现在危机没来前练啊。
我们并不知道每次选择的结果时,必须要有自己的护城河,有自己的预案,应对不确定。还要经常反思是不是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外部的环境能支持现在的模式吗?因为无论职场还是人生,没有哪一次模式选择可以确保一生无忧,唯有不断积累,才能应对不可避免的意外和危机。
人生充满不确定,永远不会是简单线性向上的。终身雇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如果有预案,就会从容很多,随着人的寿命变长,分段式的工作方式也会逐步增多,现在可能淘宝招60岁以上的员工算是稀奇事,但未来也许是职场常态之一。无论什么年龄,通过不断为别人提供价值而自我增值的人,才是在职场中掌握主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