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位猎头同行S主动和我交流,谈到最近工作没什么成绩,状态不好,心很烦,效率低,推荐的人选都不合适,Leader很不满意,现在干什么都不顺,没有目标,知道自己这样不行,但也不知道怎么办,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知道想做什么。
我经常接到很多读者来信,询问各种问题,很多人的问题都有类似:
不喜欢这个工作,但也不知道喜欢什么。
工作干不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心太累,工作完不成
状态不好,效率低
情绪低落,觉得自己做的工作没意义
……
之类的描述,这种描述虽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属于无解的结论性问题,表现型问题,“重力型”问题。也就是这个问题已经是你问题的表现,而不是真正的源问题。就像开车时感觉车有些不对劲,不对劲并不是问题,要找出问题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年轻时不了解自己,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其实也很普遍,没有目标时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空想只能让自己越想越迷茫,同样,不了解自己,也可以把自己的现状搞明白。从当下状况出发,逐步了解自己。
对无形无相之物,我们往往无知无觉。问题也是一样,很多问题当我们感受到的其实已经是问题造成的结果,如果我们无法说出引起结果的问题,最后无从求解。
前几年我有次在4S店保养过车,就直接开车上了高速,开到高速上只觉得车越来越没动力,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油灯亮了,有点奇怪,但总想要到休息区才能加油,后来实在觉得越来越不对劲,想停车看看,刚转到停车道上,车就熄火了,高速公路拖车公司的师傅来说4S店保养时没把车子油管接好,油漏了一路,全漏光了,我那车就是个敞开的汽油桶,这一路上遇点明火就能炸了。我这个机械小白什么也不懂,后来几年每次保养我都怕得要命。可见,不对劲并不是问题,什么“问题”引起的不对劲才是问题。
如果接不上那根油管,我的车不对劲是永远解决不了,同样,如果我们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所在,我们的不喜欢,状态不好,情绪低落也永远无法解决。
其实如果我们的问题能用仪表盘上的灯表现出来,解决起来就容易很多。
第一步,分析现状、拆分问题
一个车有毛病,可大可小,但如果不能找出问题,无论是发动机问题还是车胎问题,甚至车灯问题都有可能很要命。前两天我开车发现我的汽车的仪表盘上一个灯亮了,清晰的表明我的车胎胎压不足了。于是我去打了气就解决这个问题了,
工作也是一样,和一辆车一样,有可能是大问题,也可能只是几个小问题,遇到了问题,如果只是觉得有问题,不去拆分这些问题,就如同我们感觉车子有些不对劲,是找不出解决的办法的。
无论是身体原因,领导原因,工作工具原因,工作设计原因,工作技巧问题,我们必须将问题拆分出来,看看是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如果有分拆的思路,可以逐步分解,用清单将问题罗列。
即使再大的问题也能分解,再复合、复杂问题也可以拆分到最简单的源头问题上。读过麦肯锡工作法的都知道MECE法,就是此类思路。
第二步,将问题可视化,数字化。
1.将问题写下来
写下来的好处是可视,类似我们的汽车仪表盘,当我们看到哪个灯亮时,即使我这样不懂车的小白也知道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我们需要将我们的问题列在“仪表盘”上。 例如S的问题,最近状态不好,情绪很低落,原因:
早上起得晚;
没吃早饭;
工作效率低;
工作完不成,要加班;
宿舍太乱,太远,住得差;
被领导指责;
和女友吵架;
…
很多因素共同结果。
问题列在仪表盘上的好处还会立刻看到哪些是自己的问题,哪些是别人的问题,哪些是简单问题,哪些是复杂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将复杂问题进行拆解。
2.评级评分
将问题尽量量化,如S工作效率低,可以分解为推荐量只完成60%,电话只打了30/50….
如果是一些感性的问题,可以用打分的方法表明严重程度,如情绪低落 /整体能量较低/心里烦这种问题很难量化,以精力不足,能量差为例可以评级评分,设立一个自己的基准,以十分制打分,以非常难受为1分,精力旺盛为10分,比如现在状况打5分。
我们要争取将自己的种种情绪,各种状况准确表达出来,就像自己的仪表盘,只有有清晰的标志,我们才能迅速找到问题所在,才能看到我们油量还有多少。
第三步,审视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和车一样,出现的问题有的可能是小毛病,有的可能是大问题,有的需要专业人员,根据自己的能力,有的可以自己修,有的可能要有专业的工具,有些要送4S店….
同样,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仪表盘,可视化表明了问题所在,我们就可以评估一下问题形成的原因,对比自己解决的能力。
有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自律解决
有的问题需要咨询专家,了解更多信息
有的问题是需要调整心态
…
很多人自己在写下问题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已经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了。
第四步,找出轴心问题,果断采取行动。
大部分问题不是单一的,但并不是说就无法简单解决,只要将问题列清楚,分解细化,就能发现关键问题,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找出解决关键问题需要的能力和方法。
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有个观点,核心习惯会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改变或培养核心习惯就能引发广泛的反应(《习惯的力量》 (美)查尔斯.都希格著,中信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第四章:核心习惯,最重要的习惯,P106》)
同样,关键能力会撬动其它能力。问题中有轴心问题,如果能将这个轴心问题找到并采取行动,极有可能顺势解决了其它问题,甚至使其它问题消失。
比如,我和S分析他的问题时,他将问题写下来,就容易看出,他目前状态不佳是多方面的压力造成:
在于薪水低,没有提成,生活质量低,住得远差,睡得太晚,起得晚,生活无规律,很疲劳,leader不满意,女友也不满意,S 很委屈又无奈。集中的问题似乎是缺钱。
缺钱的核心问题是工作效率低,工作太浅,一个月做不成一单,完不成工作还要加班….工作完不成因为他推荐量太小,推荐量小是因为他能拿到的人才简历少,…..作为初级员工,他的能力不算差,沟通技巧也不错,最后发现核心问题在于他电话量太小,工作不深入,工作时间很容易分心,他上网搜索时喜欢东看看西找找,开放式工作干扰,工作混乱,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差。上班时间效率不高,完不成工作,就要加班,他住得远,加班加得太晚回去就更晚了…
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很多,但如果能专注工作,多打电话,提高拿到简历的数量,会大大提高他的推荐量,推荐量高了,成功率高,成功率高了提成就会高,提成收入高了就能换个房子住得近点….
S自我盘点一下,回忆一下自己感觉比较好的时候,效率高的时候多半是起得早、吃了早餐,早到公司早点进入状态的时候,而专注不够的情况很多时候是精力不济、注意力不集中,打电话数量也比较少,和他的精神状态也有关。
经过交流,他也知道自己的时间管理问题很多,需要多学习,但能够即时改变的就是早点睡,早点起,早上早出门半小时,起码自己可以将”能量差“这条改善到8分。然后去学习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他用苹果手机,我还推荐了两个时间管理的App给他。
一个是记录时间的atimelogger2 可以帮助他记录一下自己的时间开支,也能有助于记录他在哪个时间段最为高效;一个是四向限时间分配的:高效todo,帮助他把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的工作每天早上按四个向限列个清单,他自己再在微信下个微信小程序:番茄钟来帮助自己专注工作。
对于发现的问题,尤其是轴心问题,必须在72小时内及时行动。因为正如我的车子油管漏油,不把这个轴心问题尽快解决,车子会越来越不对劲。而72小时之内不行动,基本代表你不会行动了,现在的问题很可能会扩大成新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只有我们让"无相""无形"之问题变成有相有形,我们就会从“无知”到"求知"才能到“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