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让我们越来越熟悉了一个词----职场!有时,这已俨然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但我们又必须面对,也应该面对,因为这将是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只是这生活因人不同而变得精彩、萧条或落寂。或许我们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生活的精英,但我们却能也应该成为这生活中强大适应力的一群。
小林是一公司的销售主管,就职公司有一些时间,因勤奋和业绩小有名气,常被同事戏谑为林"林疯狂"。可最近却很愁,原因是新来了一直接上司,相处得很不和谐,与同是主管的小江比较,他觉得上司很是偏心,不公平。总结几点,他认为:一是上司年纪与自己相仿也没有多少成功的经历;二是销售上他并没有太多的可取经验可指导;三是他喜欢擦皮鞋,而他自己也喜欢擦自己皮鞋的小江;四是他与小江都是臭味相投,不做实事。。。总之,小林列出了上司及同事小江的许多罪状,似乎他们存在是多余的,老板是傻X,找来了些没用的人。
其实,身在职场,这样的现象我们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可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是我们认为不好、不合理的人或事却安然地存在和廷续下去,自己却成了局外人。
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还真是他人的原因呢?我们又需要怎样的粹炼呢?以下三招让你的职场与众不同,别有洞天。
第一招:仙人指路----存在就是合理的
存在即是合理,这是德国思想家黑格尔的一句哲学名言,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生万物"有殊途同归的意思。职场即是生活,而生活自然有善恶美丑,职场只是把这些浓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里,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也均存在或偶尔存在。老板或上司身边的红人象我们常人一样有许多的缺点,也有许多是我们不太能接受的。按常理,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不能给自己或团队带来帮助就应该是公司淘汰的对象。可这种人往往能安然无恙的活着,与哪些在外四面楚歌中拼杀的同事相较,他们可真是活得滋味。
其实我们需要换种角度去看这种现象,我定位为存在即合理。因为我总是这样想,哪些人或许就是当年与老板一起打天下的兄弟,或是他们的某一个我们认为的缺点正好符合了老板或上司的某方面爱好,如喜欢听好话,或喜欢一起时搞气氛的小灵光,或喜欢一个真实的听众。。。。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高兴时需要人分享,失落时需要有开心的事分解,发怒时需要有人顺着。而我们自己又是否可以都做到呢,很难的。因此,用你自己的优点去比人家你自认为的缺点,就会觉得一切都不合理,也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这是福建民间的一句俗语,有多少的老板,上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光环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痛楚和伤迹呢,而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存在即合理,是一种哲理思想和心态。这不是中庸,是一分理解;这不是虚伪,是一分宽容;这不是狡猾,是一种高度。职场的生存有许多生存之道,道理其实我们都懂,可我们缺少的是一种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并在实战中坚持执行。这正如战略的成功80%来源于执行一样,如果我只把明白放在嘴上,并不奉行,你知道得越多,你的职场生存和发展越艰难。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不能做到趋炎附势,沽名钓誉,因此努力信奉一分思想并认真执行,时间久了,你就会悟到真理,品尝到收获的美味。
第二招:四两拔千金----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
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思想,当劳动者保护措施越业越多的时候,我们又多了一种坚定的意念----加班了就要有加班费,没有加班费就得想想做不做,做不做好,做不做认真。可现实职场中,我们却经常会遇到加班无酬,加班少酬的尴尬。这与我们思想的定式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情绪多了,抱怨来了,理解少了,失误也增加了,挫折感弥生了,职场不顺利也就由然而来了。
理想是天上的云朵,现实是鞋上的泥巴;云朵可随由地漂流,可泥巴却要自己想法清除。一个政策的制订通常是为向上,向善的,而现实的阻碍通常需要我们自己去承担。市场经济的好处很多,机会更多了,公平、公正更趋于清晰,职场中的劳酬也变得不哪么差异悬殊了,但有劳无酬或少酬的事实却是一种必然;公平、公正也不再代表每位职场人员都能平等、均等享受和分配,他往往倾向于哪些敢于多付出,乐于多付出的人。而这些人往往是优秀的职场人员或精英,或者说他们成为优秀职场、职场精英的机率更大,胜率更高。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我相信这是一种现实,虽然有些残酷,但并非不能承受,职场的生存发展需要面对,也必须面对。我不是在为谁在唱赞歌,也不是在为雇主们不支付加班费提供心理依据。只要创过业,做过生意,雇过人做事,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这种认识的重要和必要性。这正如生活中,你对人家好,是你的一份态度和高度,但你也要求人家同样的好对你,就是一种扭曲和苛求了。实事求事,坚持原则,遵章办事并没有错,但执行政策中的圆通和客观的现实接受更是一种度量、高度和心境。职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利或者说费用来作支撑,因此求利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被功利朦蔽了眼,太过功利的职场会让我们看不到机会,或让我们错失机会。我很喜欢美国肯尼迪总统的一句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第三招:雾里看花-----做对了不一定有表扬,做错了肯定有批评
1+1=2,这是一个常理的数学计算,可职场是不是万事均是这种常理的模式并收获正常结果?回答是否定的。我原做销售主管时,与一上司相处时就遇到这种很不爽的事。我做事确是很认真,很卖力,对的时候,有成绩的时候总比错的,不出成绩或成绩差的时候多,可我的上司不管是私下里聊,还是大小会,表扬几乎从来与我无关,而批评却总是如雷灌耳。后来我终于忍受不住向上司提出想辞职,他却不紧不慢的告诉我:成事者要学会接受批评和误解,一切表扬和赞美都是锦上添花,你是希望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呢?一句话让我不再提辞职的事,而且跟着他一干就是几年。这其中我不但收获了财富,更多的是我学会如何在职场中强力的适应、生存和发展。
表扬只是一种管理风格,并不是一种模式或规定;批评通常是管理的内容,只是有不同的风格而已。做对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只有你把应该做的工作做对了,你才算合格的员工,而合格的员工才配得起雇主付给自己的报酬。而做好或做到优秀,是对合格更高层面的要求,除了做好还要超额完成、超过计划。如果这种好、优秀、超越没有获得额外的收获,也不必感觉不公平,因为这是职场成长需要付出的成本。
你若能让这种好、优秀和超越持续,你自然会获得晋升,职位和收益也自然会水涨船高。
一个企业,一个团队通常由不合格、合格和优秀的成员构成。合理的结构是不合格占10%,合格占80%,另有10%是优秀的,而不合格的10%中或正在调整岗位,或正在淘汰。我们通常是其中的80%,但我们有成为做秀10%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做一个合格成员的心态,更要有比合格成员多一个角度认识人和事的指导思想,万事总以对等的模式验证,终究是成长不了优秀或精英职场的。
做对了不一定有表扬,做错了一定要坦诚地接受批评。这不是洗脑,让你做炮灰和傀儡,现实职场充江了诱惑,也布满了荆棘。如果锦上添花你认为是一种智慧,哪雪中送炭凸显的却是一种人生的厚度。大胜靠德,小胜靠智,职场的优秀或精英成长需要小智,更需要一种厚度作为基石。
对等、均等、是我们正常的教育思维,有良好的业绩保证,职场就应该顺风顺水是这种思想行为的表现形式。可现实职场,不对等、不均等是绝对的,唯业绩论思想指导的行为造就的是遍地怀才不遇的"英雄",再三年五栽之后,当年的英雄差不多变成了"灰熊"。我们需要接受客观的存在,并笃信业绩只是你成为优秀职场或职场精英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前者是硬体的;而我的三招必杀技则是软件的,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两者的价值则不同,带给我们的职场推动力也不同,如果一定要在两者作一个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后者而配置普通的业绩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