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面试了3家公司,我的体验是这样的

金三银四已经到来,想求职跳槽的童鞋估计都快按耐不住了吧。虽然顶着资本寒冬的背景,但从本周开始,面试电话也逐渐开始增多。百无聊赖,就回顾下最近两天的面试经历,以资闲侃。

第一场面试

某医疗连锁集团下的互联网部门,研发团队现有产品两人,技术二三十人,据说产品负责人来自京东,技术负责人来自腾讯,团队也按腾讯标准建立。

面试中,两位负责人比较注重过往的项目经历,会就细节逐一发问。

比如,简历上某个产品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一般来说,复盘项目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叙述,通过市场背景→现存问题→产品定位→核心功能→使用流程→达到效果,一步步对项目进行展开剖析。在复盘中,负责人往往会抓住描述中的一两点细节来进行追问,可以考察到面试者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对当时所负责项目的熟悉程度。要注意的是,有些项目是团队协作设计的,因此必须重点对自己负责的模块了如指掌,如果当时设计得不好,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指出当时设计的不足,如果现在重新做会怎样改善优化就好了,因为能力是会成长的嘛。

又比如,产品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相关数据(用户/营收)有多少?说到商业模式,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通俗的讲就是三个问题:

产品卖什么?

卖多少钱?

怎么卖法?

以一个视频网站为例,如优酷,卖的是视频内容,以一个移动开发服务平台为例,如友盟,卖的是数据监控和分析服务;卖价因卖法而异;有限期内免费体验,体验期结束收费的,有基础版本免费,增值功能收费的,还有现阶段模式未清晰,还在靠拉风投烧钱的。如被问到产品的用户量/营收数据,若为C端产品,面向大众市场,用户可以多达千百十万,但仍在亏损;若为B端产品,面向窄众市场,用户可以少至个千百十位,却已有营收。不同的产品类型,不应该简单的以用户量或营收来衡量是否优秀,数据是否给力,除了产品本身的设计外,其它因素的影响其实也不小,比如老板、运营、销售,比如12306……至于具体的产品数据是否透露,完全取决于自己意愿,说个大概范围就好。

过程中一位负责人在提问,另一位在查看作者以前做的产品原型、分析报告和需求文档,提问到作者的日常工作情况,印象较深的有两个问题。

首先是对工作方式的探讨,作者认为在产品初创阶段,PRD能少写就少写(虽然之前一个平台的PRD也写了几万字),一来程序猿喜欢看图不喜欢看文档,二来时间都花在写文档上,会减少对产品的思考时间,因此在前期只要在原型上做好标注配好流程图即可;负责人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必须写好PRD,比较差的程序猿才不看文档,谁不看文档就让他滚~,如果不写PRD,会把时间都花在沟通上,减少对产品的思考时间,只能出次品,出不了精品,也不赞同在原型上做标注的方法,认为会说不清楚,增加扯皮机率,并表示深圳大部分团队和BAT的流程都是如此。

其次是对成员能力的探讨,面对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初创团队成员,作为团队负责人应该如何做。作者举了两个方法,一是在工作中召开讨论会,抛出相关的互联网或产品话题,引导大家发散思维讨论,二是在工作外沟通,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负责人则更进一步,表示通过这些方式,达到了什么效果(没效果估计要开人了)。

小结:

本场面试,复盘占了大部分时间,对作者当前的产品认知关注较少。离开后,作者下载了该团队做的App,是较为常见的预约挂号和在线咨询类产品,目前已上线几个版本。体验一下觉得,搬BAT流程,写全PRD,产出物不也就这样嘛……其实作者认为,流程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成长型公司照套BAT的工作方式实非什么高明之举,大公司可以一个模块一个产品经理,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小团队一个产品经理就要把前台后台都设计出来,还要写全套文档,即使写完产品效果也就这样,不把人都逼疯了?

第二场面试

某传统行业的垂直电商公司,研发团队现有产品两人,技术十来人。

来之前下载了他们的App,视觉效果还不错,当然其它方面还有不少有待改善的地方。

面试中,也是两位负责人,不过问题相对基础,更偏向用户体验层面。比如用户注册应该用手机号、邮箱还是账号名,表单应该填哪些信息,设置密码输一次还是输两次,购物车应该如何设计,商品的购买支付流程可以怎样优化等。由于问题不是太深,就不一一详述了。只要从如何简化用户操作,缩短用户购物路径,提高用户消费购买欲等方向论述即可。

过程中也有对工作方式的探讨,这边的团队一如作者上文所提到,更崇尚野蛮生长的方式,他们把产品初创阶段形容为在打仗,为了在打仗中占据市场先机,会减少较为规范的文档对接环节,更多以口头沟通的短平快方法为主,待产品格局稳定后再逐步补充PRD。我说不用文档对接,你们不会经常扯皮?负责人说:我们的研发人员都是很负责和出色的……

小结:

本场面试,考察当前的产品认知占了大部分时间,对过往的项目细节则关注较少。一般来说,碰上喜欢对用户体验层面发问的面试官,都是比较容易应付的。因为在作者看来,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是属于较为浅显的环节,比如页面布局合不合理,色彩搭配协不协调,字体大小合不合适等,是个普通用户都能评上两句,但上升到诸如产品市场价值和商业层面等问题,就不是随便找个用户都能说透的了,而这也是区别职业产品经理和业余产品爱好者的常见提问之一。

第三场面试

某大型家电综合性集团下的IT部门,该集团目前市值千亿,也正在往互联网方向转型。

比较奇葩的是,作者之前并没有关注过该土豪。某天上午,该集团IT部门的一位架构师致电,让作者去聊一聊,可进一步沟通后发现,去聊的岗位竟然不是互联网产品经理,而是叫消费者营销领域架构师的什么鬼。不过好歹土豪邀约,作者还是屁颠屁颠地去赴会了。

面试中,负责人在对作者的工作经历作了一个简单了解后,一如所料,接着就询问起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

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产品经理从诞生一个想法到落地,需要撰写哪些文档或方案,于是作者就从头到尾把BRD、MRD、PRD的顺序和作用给解释了一番。简单说来,BRD是用来告诉领导层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做这个产品有什么价值,MRD是告诉领导层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如何来做这个产品的,PRD就是给开发部门看的具体实施方案,BRD→MRD→PRD,从抽象到具体,由于团队情况不同,有时可能未必会写全。

又比如,问到产品和项目之间有什么异同,产品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于是作者就举了桌面上一个固定电话的例子,表示从策划这个电话,到电话的功能升级,再到最后退出市场,是一个产品生命周期。这个产品的开发是通过一个个项目来完成,可以包含许多项目,譬如完成一个电话手柄是一个项目,完成一个电话键盘是另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完成通过验收就结束了,而产品没有何时结束的说法,只要在市场上还能满足需求,除非退出市场被新的产品所替代。还好之前混了个PMP,这类问题还是可以扯上几句。

从交谈过程中可以看出,负责人其实并不是太了解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带着疑惑,于是作者也直接向负责人发问,明明你们的招聘岗位也不是产品经理,为啥还要我跑过来一趟嘛?负责人若有所思地说:我们集团现在想做些消费者营销领域的项目,需要打通与消费者或者说是用户的通道,提升用户的满意度,所以还是需要让一些具有产品经理思维的人来做的……

小结:

本场面试,应该属于产品经理工作流程的普及交流。颇令作者费解的是,在如此大规模的综合性集团的IT部门,里面的IT从业者对于产品经理的认识还是较为的匮乏。也难怪之前一个实业集团的小土豪老板,会让作者策划一个包含电商、金融、医疗、教育、娱乐、资讯、智能家居等模块的超级App,在互联网产品圈早已内把这种东东视作垃圾必死无疑的同时,其实在传统行业内还是有很多土鳖妄图蛇吞象的……总之,这场面试也算打酱油了吧- -b

写在最后

两天里的三场面试,虽然来来去去都是那些常见的问题,但体验不尽相同。同一个问题,同一个答案,回答效果往往会因面试负责人而异,很多时候只是看自己和目标团队的三观是否吻合罢了。比如前两场面试的团队,就明显不是一路的,选择合适自己的队友和工作氛围,远比多赚那几张毛爷爷来的舒心。

虽然目前已经有offer发下来,可怎么还比上家降价了,难道真是寒冬?不要啊……

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坑,还是不容易的。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面试  面试词条  这样  这样词条  体验  体验词条  公司  公司词条  
攻略

 如何写销售求职的简历

最好的销售工作通常来自推介。在你周围是些了解你,信任你,最有可能帮你找到下个职位的人。这就是你作为销售专业人士的声誉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为何搞砸你的客户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