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这句话,尤其适用于职场。
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四到五年就会跳槽一次;如果是25-34岁的年轻人,平均每三年就会跳槽一次。
中国人当然不甘示弱——根据LinkedIn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大部分中国人平均工作一年半就想跳槽。
碰巧,上周接到了一家猎头的电话,说某机构缺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听完对方报出的薪酬,我忍不住流了一地口水。
最后,我还是跺跺脚,把电话给挂了。
毕竟,是跳槽不是吐槽,不能乱来。
珍妮.布莱克(Jenny Blake)是Google“职业导师计划”的创始成员。在Google工作的五年间,她为1000多名员工提供了职业培训与指导。
其中,有大学刚毕业的初级员工,有经理级别的资深员工,也有总监级别的高级管理人员… 无论是谁,都无一例外遇到过职业的瓶颈期。
瓶颈出现的原因五花八门:薪酬待遇、公司政治、缺乏挑战… 但突破瓶颈的过程却惊人地一致:
“他们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经验、兴趣、优势,有计划地争取到新的职业机会,没有人是一蹴而就。”
基于观察和研究,珍妮总结了一套“职业转型(Career Pivot)”的方法论。
其中“Pivot”一词,除了是创投圈的高频词(意为:商业转型),还是篮球的专业术语,意为:以一只脚为中枢脚转动身体、改变方向的动作。
珍妮对“职业转型”的解释,更接近篮球里的“Pivot”:
“你应该一只脚稳扎在地上,另一只脚移动试探,寻找新的职业机会。”
离开Google之后,珍妮于16年9月出版了新书《转型(Pivot: The Only Move That Matters Is Your Next One)》,后被美国知名媒体“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评为2016年20本最佳商业书籍之一。
书中,珍妮把“职业转型”系统性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打基础(Plant)
价值观: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
愿景:写下一年之后的理想职业状态
优势:重新审视自己的长处
财务状况:手头资金是否充足
第二阶段:寻觅(Scan)
连接:谁可以成为你的导师和贵人
学习:是否拥有转型下一阶段必需的技能
辨识度:你最独特的价值是什么?是否具有个人辨识度
第三阶段:试验(Pilot)
识别:可以做哪些小规模的职业转型尝试
执行:尝试得到了怎样的数据和反馈
评估:哪些成功了,哪些失败了?如何能更加与众不同
第四阶段:启动(Launch)
发起:何时做出正式转型的决定?决策的标准是什么
抗击挫折:理性面对挫折,化劣势为优势
如果以上描述太过抽象,也可以这么理解:
首先,进行系统性自我定位,审视自己:
哪些地方做得好?
对哪些领域感兴趣?
未来的理想状态是怎样?
接下来,找到自己的“元能力”,即那些根本性的深层能力,它们可以孵化、衍生、发展出更多的具体能力。
比如,有人的“元能力”是写作,他们天生对文字敏感,善用书面语言表达。以此为主干,他们可以开枝散叶出更多的能力,如传播、品牌、公关、营销等。
有人的“元能力”是与人沟通,他们天生雄辩,善于交流。在此基础上,他们可以衍化出演讲、社交、商务谈判、教育培训等能力。
明确了目标,找到了专长,下一步是试探新的职业方向。
比如,对自媒体行业感兴趣,可以先尝试为媒体供稿,或运营个人微信公众号。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影响力,再重新评估是否要投身于新的事业。
如果新的职业方向不合心意,即便抽身离开,风险也完全可控;如果确定转型,则要评估自己的资金储备是否足够、时机是否合适,等等。
做决定之前,一定做好充分考量。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再有任何犹豫。
鲍勃.高尔(Bob Gower)是某大型企业的商业咨询师。除了为客户提供商业咨询,他业余时间还有一项特殊爱好:为新手夫妻提供“束缚性爱课程”指导。
不过,鲍勃并没有想好是否真的要改行。于是,他先进行了一系列小规模测试。
他搭建了一个简易网站,并制作了一份《束缚性爱指南》电子文档,通过在Google投放广告来吸引流量。
鲍勃的计划如下:
通过广告和网站吸引用户,感兴趣的读者会收到免费电子文档;
电子文档内附有链接,会把用户导入Facebook群组。如果用户数够多,鲍勃会出版一本电子书,放在亚马逊上销售;
如果用户反响足够热烈,他会开设线上课程,并撰写更多的书。
如果鲍勃不想做了,他只会损失少许的金钱和时间;但如果每一步都成功了,他便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最终,鲍勃还是决定放弃了——不是因为做得不够好,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件事只适合作为业余爱好。相比“捆绑游戏”咨询师,鲍勃还是希望当个商业咨询师。
做重大决定之前,给自己留一些闪转腾挪的余地,烦恼会少很多。
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是某大型科技企业的高级工程总监。10年之后,工作已经失去了挑战,于是他打算换个环境。
通过自我定位分析,布莱恩梳理出了下一步的职业方向:到家乡附近的小型科技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快速成长。
于是,当老家某科技初创公司寻找高级技术副总裁的时候,布莱恩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对方的邀约——10年经验积累了极强的职场竞争力,布莱恩不必担心转型之后的待遇和职级。对他来说,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套方法论,也适用于组织内部的转型。
肖恩.亨利(Shawn Henry)加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时候,只是一名初级文件管理员。在FBI工作的26年,他从内部转型了13次——每次内部出现新岗位,他都会积极寻找机会,不断积累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努力终有回报,肖恩在新兴的网络犯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逐渐建立起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到肖恩退休的时候,他已经是整个FBI的第三号人物。
毫无疑问,职场转型已经成为新常态(New Normal)。
每次重大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升级,都会催生全新的商业机会——上一轮4G网络的普及,带来了O2O、共享经济、视频直播、LBS等一大波商业红利;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大批传统企业和职业的消亡。
接下来,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可能会消灭更多的工作岗位。
所以,是否跳槽和改行,并不取决于你的工作年限,甚至不取决于金钱的得失。珍妮提出的“职业转型”方法论,归根结底是一种系统性思维方式:不断发掘自身优势,不断创造差异性,不断寻找新机会。
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世上没有什么是恒久不变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变化万千的世界里,保持自己不变的竞争力。
职场人,听说过了年,你又想跳槽了?
(一)
我上班的第二年,就是这么干的。在领了年终奖、回家过了年后,我带着圆滚滚的一张脸回了北京,跟我的第一份工作拜拜了。
当抱着那个小纸箱子走出办公楼时,我觉得,我简直是画了一个比我的脸还圆满的句号。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党报体制内的财经媒体。就像所有的体制内单位一样,历史悠久,人情味浓厚,有体制内媒体专属的收入来源,工作也说不上有什么压力。
我闲的蛋疼,每天都想对着天空大喊“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特别羡慕隔壁一家高度竞争的财经媒体,那是一家几乎每周都能搞出个大新闻的媒体,我听说在那里大家为了抢一个选题吵得不可开交;为了取得某家银行的内部爆料,不惜假装去跟这家银行的员工相亲;为了弄清楚上市公司董事长为什么自杀,潜伏到人家的追悼会上,几乎被打残;记者因为发不出来稿子,被主编逼的近乎抑郁。
我觉得,只有在那样的“狼性文化”,才能让我获得职业生涯的成长。
于是,在投了简历、见了主编、表了决心、领了年终奖后,我就抱着我的小纸箱子,欢欢喜喜地去上班了。
每一只咒怨自己被温水煮的青蛙,在被骤然扔到冰冷的海水里,都会被冻懵逼。
那真的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生不如死的一年。我在外面看到的每一道划过天边的花火,落到自己身上,都是一次压力山大。我的新闻永远跟不上主编想要的节奏,我挖到的信源不够深,我的问题不够尖锐,我的文笔不够简练。
很多能力上的鸿沟,真的不是靠吃苦耐劳可以短期跨越的,况且我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勤劳勇敢。
一年之后,我落荒而逃,根本来不及考虑什么年终奖。
说来惭愧,我的第三份工作,还是一家体制内的媒体,节奏跟我第一份工作也差不多。当我第去那家媒体面试,看到办公室里的人喝着酸奶聊着天,我的心瞬间放下了。好像一只披着狼皮的羊混到狼群里装了装逼,终于得到了解脱。
人不烧包的时候,才能审视自己之前有多少没做好。才明白问题不是我去了哪儿,而是作为一个记者,我没有强大的洞察能力、思考能力、控场能力,也没走心地打磨过自己的采访技巧以及写作技巧。
我在那家媒体安心写了几年稿,不再惦记着去一个更好的平台碰撞出火花这样的鬼话了。人总是希望搬迁到一个更高大上的平台,带给自己质的飞跃,却不愿意在当下更努力。
当我从第三份工作离职的时候,我知道我有机会去任何一家财经媒体工作,做的也都不会太差。
没有谁耽误你变成一头狼,是你自己没长好狼的肌肉而已。
(二)
“傻逼,这个大傻逼”,在一个调性幽雅的甜品店,我表妹拿着小叉子,把面前的榴莲班戟叉的粉碎。
如果不是舍不得眼前没吃完的杨枝甘露,我真想装作不认识她默默走开。
这是我的表妹的第四份工作,这是她口中的第四个傻逼领导。
好的boss个个相同,不好的boss各有各的傻逼。
第一个boss只有中专毕业,河南人(我从不地域歧视,只是原话转述她的不满),水平低心眼儿多,总爱占公司的便宜,因为表妹从不顺着他的意见,怕压不住高学历的表妹,从不让表妹参加核心项目。
第二个boss自己家庭很不幸福,所以夜夜拖着大家一起加班,周末也是加班ing,用表妹的话说“他自己家庭不幸福,就不给我搞对象的时间了嘛”。
第三个boss偏爱办公室里长得超美的一个姑娘,色眯眯的处事不公;虚荣心特别强,超爱听别人叫他X总。
第四个boss是个女boss,女人总是为难女人啊,生理期请个假难比登天,分配工作丝毫没有照顾女生的意识。女boss还特别tmd爱开会,周一例会,周五总结会,天天见面,有那么多要说的吗?
在把那块榴莲班戟彻底叉成一片面目模糊的存在后,我第四次听到了这句话“姐,我要换工作”。
我特别想跟小姑娘说,你打心眼儿里看不起boss是河南人、中专学历,你以为他看不出来么?你事事不顺着他的意思,他为什么要把你安排到核心项目里?等你千辛万苦地当上领导那天,你不爱听别人叫你一声X总么?
我还想跟小姑娘说,领导就是比下属爱开会,女领导就是格外看不得女下属娇滴滴,到哪儿你都可能遇到职场潜规则。
我更想跟小姑娘说,当你工作出问题时,你是永远的第一责任人。
一个跟连续四任领导都处不好关系的姑娘,遇到一个理想领导的概率,比灰姑娘遇到王子的概率都低。
任正非写的最好的一篇文章,我觉得是《管理的灰度》,任正非说,宽容是领导的成功之道。
其实灰度是一个区域,宽容是一件双向的事,自上而下的宽容是修养,自下而上的宽容是修行。
当你遇到的每一个前boss都是傻逼时,我跟你保证,你的下一任boss还是傻逼。
(三)
你会因为钱转行吗?
五年前,如果其他行业谁给我double薪水,我会义无反顾地转行,但现在不会了。
跳槽穷半年,转行穷三年。很多东西,不是账面价值那么简单。
我们在每一份工作、行业中,都积累了许多的无形价值,你对行业的认知、判断,你的人脉。而每一次离开,你无法将这些价值全部打包带走,都是一次无形折损。
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了在既有的位置上继续增值的机会。每个行业都是金字塔形的,取得最高回报的,一定是爬到塔尖的那一小部分人。
你从一座金字塔的中部,换到另一座金字塔的底部,也许帐面上多了一些钱,可是你失去的是更宝贵的时间成本。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说:“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短暂的价格提升,是你可以在不同的老板、行业间博弈而来的。但长久的价值提升,只有专业精神下的持续积累。
最后,再唠叨几个例子。
一个做销售的朋友,厌倦了每天的觥筹交错,找了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最初的几个月,他感觉特别好,半年之后他跟我说,十分怀念酒桌上应酬的成就感。
一个一年内换了6份工作的小朋友跟我说,他要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热爱的工作然后在为之付出。我特别想跟他说,你连基本的努力都没做到,怎么知道自己不合适?你天天约炮,能找到女朋友吗?
一个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童鞋,每天都嚷嚷着累的要死,后来她跳槽去了某大型商业银行总行。几年之后她说,在四大是身体上劳累,在银行总行这样的地方是累心。在四大,每个人的机遇基本上都是相同的,非常公平,只要努力了就有回报。而在外面,却不是那么回事儿。个人的发展不是自己说了算的。特别怀念在四大的日子,怀念得恨不得马上回去。
一个从公务员转出来创业的朋友跟我说“压力太大了,好想回去”,我说你之前的工作压力都怎么疏解,他像看个弱智一样看着我说“公务员有什么压力,不高兴了就把来办事的人明里暗里地挤兑一番”。之前他做公务员的时候,总是生无可恋地跟我说“这工作有什么意义啊,荒废人生”。
在婚外恋的剧情里,最狗血的不是什么人到中年的惊鸿一瞥、一见钟情、不顾一切、抛妻弃子,而是跟那勾魂摄魄的小三在一起过了三个月,被婚姻这瓶卸妆油褪下了所有的幻想,午夜梦回的时候只想狠狠抽自己一巴掌,“瞎B折腾什么”。
又到年底了,听说你领了年终奖又要跳槽了,这么低的薪水,这么迟缓的公司,这么傻逼的领导你都想跟他们再见了。外面的世界没有那么好,别轻易放弃自己积累的过往。外面的机会没有那么多,别放下自己当下应该做的努力。别总看到风景在远方,坑,它也在远方等着你。
【花儿街参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