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加缪《局外人》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加缪《局外人》读书笔记之一

  这部中短篇小说规模不大,格局较小,但却是法国二十一世纪一部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小说分为两部分,以一个独特而又平凡的小职员的视角展开。上部主要讲主人公参加在养老院去世母亲的葬礼,以及他的生活情况和命案的经过。下部讲的是主人公过失杀人后在狱中的感受以及法庭审理的经过。

  一、生活的局外人

  主人公默尔索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几乎没有滔滔不绝的时候,只是在与别人的对话上回答点什么,不痛不痒,且平静淡然。他的少言是因为没有对这个世界敞开心扉,之所以不敞开心扉是因为看透了这个社会的荒谬现实,生命的无意义,所以表现出来的他对生活漠然、超脱、不在乎、无所谓。即使是面对母亲的去世,他也显得淡然,因为他明白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要死的,而守夜所带来的疲惫、出殡的炎热和劳累所带来的感官刺激早就将失去亲人那理所当然的悲伤给掩盖。他的语言不多,更多的是通过他的眼睛和感官所看到这个粗燥、荒诞的社会:养老院的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邻居与情人厮打的闹剧、与浑身长满疮痂的狗相依为命却互相憎恨的老人,但当狗丢失后绝望恐惧、不愿下属请假的老板在安慰其母亲去世后长舒一口气的虚假。。。。。。生活就是这样,一切多么荒谬。所以,默尔索感到对世界的厌倦,厌倦了这生活的本质,一切都是如此糟糕,他选择做一个局 外人,将世界拒之心门外,不对生活抱着某种期待,只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所谓的生活下去,活着,就是唯一的意义。因此当玛丽问他是否想同她结婚,他说怎么样都行,是否爱她,他说不爱。因为他对玛丽更多的是真实的感官所带来的 感受,尽管玛丽不高兴他也真实的回答,他拒绝被夸大的感情和道德。

  这就是默尔索,这个独特平凡的小职员,看透了生活的荒谬,盲目的生活、彻底的绝望。在故事背景设定的炎热夏季中,在这令人昏睡、让无所事事的灵魂躁动不安、令人感到狂躁的季节中,在感官的刺激及朋友的因素下过失的对人开了枪。

  二、法庭的局外人

  作为被告的默尔索在整个司法审理过程中似乎也变成了局外人,从预审、开庭、起诉、审讯、辩护到宣判的整个过程中,他都处于一种被排除在外的地位中。他听到的都是别人讨论的他的种种事迹,没有谁想听他的真实感受,所有的都是他们认为的默尔索,哪怕是为他辩护的律师,也希望以他的答案来为他辩护而不是他所作所为的真实出发点。无疑,这个对生活默然的默尔索被检察官形容成一个冷血的变态杀手,蓄意杀人,而令人讽刺的是做出这样一个判断的原因不是因为这次杀人事件,更多的是聚焦在他对母亲去世的淡然上,将生活的细节放大,编织出一个冷血杀人的犯罪形象,从这个因推出了杀人的果,这种将当事人妖魔化的精神杀戮与人性残害真是令人讽刺,它揭示了司法制度的荒谬,更揭示了人性的荒谬。

  最后,在等待死刑的过程中,面对司法硬为他安排的神甫,他拒绝忏悔和叛依上帝,这时候的他爆发了,也是全书中唯一的一次动感情,他道出了他所看透的一切,彻悟的一切:他不仅看透了司法的荒诞、宗教的虚妄、神职人员的伎俩,而且看透了人类生存状况的尴尬与无奈,深知“世人的痛苦不能寄希望于不存在的救世主”,“所有的人无一例外会被判处死刑”,这是他的精神内核,也是全书的精神内核。

  正如加缪在本书中所说:呆在那里,还是走开,结果都一样。

  加缪《局外人》读书笔记之二

  小说《局外人》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而索在荒缪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缪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主人公莫尔索是阿尔及尔一个公司的法国职员,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小说通过自述形式来表现出莫尔索对一切都似乎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具体的细节不加赘述。小说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莫尔索回到乡下参加母亲的葬礼,以及到他莫名其妙地在海滩上杀人。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像记流水帐,显得有些啰嗦。我们看到的莫尔索是那么冷漠,简直只是个纯感官的动物,没有思考。莫尔索杀人仅仅是因为太阳,这看起来真的显得荒谬,可事实就是如此。

  第二部分是莫尔索被审讯的过程。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莫尔索在监狱里的生活,他逐渐习惯了失去自由,靠回忆打发日子。他想的东西很多,但是他对死并不感到恐惧和悲哀,他认为30岁死或70岁死关系并不大。他拒绝神甫为他祈祷,他因为不耐烦而终于爆发。“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死亡的前夜,莫尔索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敞开了心扉,他觉得自己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他至死都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他感受到了自己生之世界的荒谬,他至死幸福。

  加缪《局外人》读书笔记之三

  第一部

  内容概要:冷静地叙述了我普通而无害的生活,主要写了我处理妈妈的葬礼的过程,我的工作,我与邻居雷蒙和女友玛丽的生活片段,我最后因雷蒙和偶然而杀了一个阿拉伯人。

  摘抄1:“一阵窸窸窣窣声把我弄醒了。我刚才合眼打盹儿,现在更觉得屋子里白得发瘆。在我面前,没有一丝阴影,每一件物体,每一个角落,所有的曲线,都轮廓分明,清晰醒目。……这些人一落座都会打量打量我,拘束地点点头,嘴唇陷在没有牙齿的口腔里,叫我搞不清他们是在和我打招呼,还是脸上抽搐了一下。我还是相信他们是在和我打招呼。这时我才发现他们全坐在我对面的门房的周围,轻轻晃动脑袋。一时,我突然产生了这么一个滑稽的印象:这些人似乎是来审判我的。”p11

  评论:无聊而强制性的守灵,让人身心俱疲,如何深切感受和流露悲伤?这似乎是与生理相悖的。“我”仿佛被赤裸裸地放在这个白得发瘆的屋子里,供别人打量和审判。别人也许也无意审判,只是……基于习惯和无聊罢了,毕竟,“我”妈妈死了。

  摘抄2:“这一夜守灵的苦熬,使得他们个个面如死灰。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走出去的时候,都一一跟我握手,似乎我们在一起过了一夜而没有交谈半句,倒大大增加了我们之间的亲密感。”p13

  评论:非常妙的一句反讽。我们没有交谈半句——疏远,一起守灵——亲近,这是一种被强行拉近的“疏远”关系。整个约定俗成的夜晚就这样别扭地度过了,守灵结束了,我们之间有了交集,然而并不代表我们之间将会更有亲密感。但是守灵结束后,具有世俗礼仪的“握手”似乎增加了亲密感,“似乎”一词所代表的荒诞的逻辑力量,如此常见和理所当然,被“我”这么随口一说,却不得不陷入某种尴尬和沉默。他们都一一和我握手,是从众,还是真心想要表达出某种亲密感,尽管似乎并没有,可是完成这个行为,或许能让他们自己安心,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好人,这种用意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真诚的,是无奈的,我何须指责这样的握手?也许我也有可能在这里收获到某种“似乎”的亲密感,这的确会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摘抄3:我对她说我妈妈死了。她想知道是什么时候,我告诉她:“葬礼就是昨天。”她吓得往后一退,但没有发表什么意见。我想对她说这不是我的过错,但我没有说出口,因为我想起我对老板也这么说过。其实说这个毫无意义,反正,人总得有点什么错。P23

  评论:她其实并不如何关心我,但是我也不需要她特别在意我妈妈死了这件事。“她吓得往后一退,但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为什么我们在得知对方类似死了妈妈之类的事后,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惊吓,是因为丧母应该要有所表现,而不是在这跟女友在海边游玩……可是,妈妈死了,又不是我死了,我为什么不能出来玩呢?我想对玛丽和老板说这不是我的错,但是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碍于礼貌和人情是不会说出这类评价和疑虑的,他们对我的“错”看在眼里,却很聪明地保持了沉默,我先说这并不是我的错,岂不可笑?同时,我也基于礼貌而不说这样的话,让场面陷入尴尬。

  “反正,人总得有点什么错”这句实在精辟,为什么,人总得有点什么错……这里所蕴含的无意识的恶意和无奈,完全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要做对的事,总是有难度的。如果有人告诉我,某某某的妈妈死在了养老院,我已经先入为主地设想了一个“不孝子”的形象。然后这个人在妈妈下葬的那天,没有哭……并且他不记得妈妈的具体年龄,特别是妈妈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还和女朋友去海边玩。我想,即使我自己并不关心这个人,也尽量不流露任何不合理的猜疑,可是众人的“判断”已在我的内心升起,我甚至分不清自己的判断。我们需要一个严守某种未被公开却盛行的习俗的正常人,我们自己都不明白自己需要这个干嘛?他记得妈妈的岁数能说明他爱她吗?妈妈死了他哭了,他就是孝子?他不哭,也很正常啊,天气热,守灵累,还有诸多程序让人疲惫和烦闷,这些都是比哭更为真实的感受,难道我们这个社会不允许一个人觉得烦和累吗?“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一个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都不哭泣的人是会被谴责到死的”,荒谬的生活逻辑,我们如何逃离,要自己对别人所说的某件事,毫无态度和看法吗?

  摘抄4:“这一下,那阿拉伯人并未起身,却抽出了刀子,在阳光下对准了我。刀刃闪闪发光,我觉得就像有一把耀眼的长剑直逼脑门。这时聚集在眉头的汗珠,一股脑流到眼皮上,给眼睛蒙上了一层温热、稠厚的水幕。在汗水的遮挡下,我的视线一片模糊。我只觉得太阳像铙钹一样压在我头上,那把刀闪亮的锋芒总是隐隐约约威逼着我。灼热的刀刺穿我的睫毛,戳得我两眼发痛。此时此刻,天旋地转。大海吐出了一大口气,沉重而炽热。我觉得天门打开,天火倾泻而下。我全身紧绷,手里握着那把枪。扳机扣动了,我的手触及光滑的枪托,那一瞬间,猛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切从这时开始了。我把汗水和阳光全都抖落了。我意识到我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不寻常的寂静,在这种平衡和寂静中,我原本是幸福自在的。接着,我又对准那具尸体开了四枪,子弹打进去,没有显露什么,就像我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

  评论:这里“太阳”的理解向来有正负两种,一个是太阳象征一种非常强大的统治力量,它影响了我对母亲守灵的心情,又使得我丧失理性枪杀了别人。一个是将太阳理解为一种正面和真实的形象,他刺激我做出真实的感受和举动。但是“真实”过了头,便会失去控制,打破了生活的平衡。我扣动了扳机,走近了我的苦难之门,为什么还要连开四枪?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叩了四下,用意何在?发泄自己即将失去的幸福自在? 我想要走进还是离开这扇门?我为了保命而过失杀人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对准尸体开了四枪,就不得不让人对凶手产生一些更为黑暗的印象。 然而,那已经是一具尸体了,再多开几枪也不会改变它是一具尸体。再开的四枪是提醒自己进入苦难之门?还是期待着某种回应?这一段写的真好,对太阳的理解还很模糊,需要,这样此书便是读不完的了,一种阅读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作者:田鑫鑫_4d7d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加缪  加缪词条  局外人  局外人词条  感悟  感悟词条  心得  心得词条  笔记  笔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