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红楼梦中甄士隐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人物评传系列(1)  ——甄士隐隐去的真事

  红楼人物

  中国的小城小镇中,历来有乡绅富户这么一个阶层,算不得高官也算不得平民。甄士隐就是姑苏城中这样一个乡绅。作为乡绅,自然是有些薄产,家中虽不甚富贵,却也不必整日为什么衣食奔忙。何况,甄士隐禀性恬淡,又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也算得上《红楼》中少有的神仙人品。

  乡绅阶层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产物。但是甄士隐这种酌酒观花,吟诗弄墨的脾性多少就有了点中国的名士风度,或许是魏晋风流的余绪。当时的贾雨村不过是个穷儒生,穷到寄居葫芦庙,甄士隐接济贾雨村,或者是一种趋同风雅,或者仅仅是出于善良。《红楼》中的恶人太多,社会又太黑暗,甄士隐这样单纯又善良的乡绅就变得格外可贵。中秋夜,甄家家宴已毕,他又另具一席于书房,自己到庙中来邀雨村。听得贾雨村吟了几句勉强合韵的落魄诗词,立即慷慨解囊资助其上京赶考。能做到这一步,就不仅仅是“好风雅”的初衷了。因此每每想到甄士隐,总能感受到一点温情,贾雨村发迹之后却成了个没良心的。

  都说红楼中悲剧的主角尽是女子,甄士隐的浮生却也悲凉有加。作恶的得报应且不说,就像甄士隐这样行善的老实乡绅,却也因为葫芦庙的失火而门庭败落。甄士隐不是世俗之人,当一僧一道吟出《好了歌》时,他当即道出了惊人肺腑的解语: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此语一出,多少人为之一震,真好似有醍醐灌顶。此语一出,红尘之事自然就是看透、看破了,自身的荣辱行藏也安于由“好”到“了”这一人生命运格局之中。你放唱罢我登场,曹雪芹固然是为他的后文作铺垫,甄家由盛到衰的过程也自然是贾府的前兆与缩影。

  或许,千古以来,女人就难逃一个“薄命”;而男人,或者一个国家、一个家族的盛衰,也难逃由“好”到“了”的格局。

  整部《红楼》之中,甄士隐好像并不重要,其实不然。人们总是知道“甄士隐”是“真事隐”,却不知道隐去的真事到底是什么。其实甄士隐“隐去”的,一方面是雪芹在书中描写的一些情节的本事(即和前朝或本朝皇帝相关的一些不能写出的情节),另一方面,隐去的“真事”正是虚幻的“假事”。整部《红楼》中,有幸亲临那缥缈太虚幻境的人除了贾宝玉,就只有甄士隐一个。机缘是很偶然的,甄士隐在夏日炎炎一梦中成为了“梦幻”见证者,独独他,有缘与一僧一道“神会”,而且听闻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一段奇闻,得知了有“一干情鬼”在警幻仙子处“挂号备案”,即将下凡历劫造世。在红楼现实世界的虚幻外衣下,太虚幻境倒成为了“眼泪还债”的“真事”、“本事”。宝、黛不知二人为何有今世之缘,也不知道众女儿终将魂归“薄命司”,知道这一切“真事”的正是他甄士隐。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甄士隐一声“走罢”与一僧一道同归去了,所谓的“真事”也就这样的隐去。从风流名士到看破红尘,甄士隐的一生在短暂的一回文字中坎坷沉浮,梦中一声霹雳,太虚幻境变成了眼前的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再也分不清哪是真,哪是假了。

  甄士隐到底随一僧一道云游去了,却不知道他的女儿——英莲,早成了第一薄命的女子。这就是《红楼》故事的发端,亦是《红楼》故事最大的旨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红楼梦中甄士隐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  红楼梦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分析  分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