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故事情节鉴赏·三打白骨精》赏析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什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了?”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那呆子放下钉钯,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觌面相迎。真个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那女子生得:
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
那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往那里去?手里提着是什么东西?”——分明是个妖怪,他却不能认得。——那女子连声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是香米饭,绿瓶里是炒面筋,特来此处无他故,因还誓愿要斋僧。”八戒闻言,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报与三藏道:“师父!‘吉人自有天报!’师父饿了,教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你看那不是个斋僧的来了?”唐僧不信道:“你这个夯货胡缠!我们走了这向,好人也不曾遇着一个,斋僧的从何而来!”八戒道:“师父,这不到了?”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花言巧语,来赚哄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三藏也只是不吃,旁边却恼坏了八戒。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像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只见那行者自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筋斗,点将回来。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唬得个长老用手扯住道:“悟空!你走将来打谁?”行者道:“师父,你面前这个女子,莫当做个好人。他是个妖精,要来骗你哩。”三藏道:“你这猴头,当时倒也有些眼力,今日如何乱道!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行者笑道:“师父,你那里认得!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师父,我若来迟,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那唐僧那里肯信,只说是个好人。行者道:“师父,我知道你了,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那长老原是个软善的人,那里吃得他这句言语,羞得个光头彻耳通红。
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那怪物有些手段,使个“解尸法”,见行者棍子来时,他却抖擞精神,预先走了,把一个假尸首打死在地下。唬得个长老战战兢兢,口中作念道:“这猴着然无礼!屡劝不从,无故伤人性命!”行者道:“师父莫怪,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甚东西。”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长老才有三分儿信了,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因为送饭下田,路遇我等,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怕你念什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行者就叫:“头疼,头疼,莫念,莫念!有话便说。”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你教我回那里去?”唐僧道:“我不要你做徒弟。”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真个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
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我是个做掞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
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道:“我再不念了。”行者道:“这个难说。若到那毒魔苦难处不得脱身,八戒、沙僧救不得你,那时节,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诵起来,就是十万里路,我的头也是疼的;假如再来见你,不如不作此意。”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
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
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赏析】
这则小说名为《三打白骨精》,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与《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宫”那样,乃是小说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故事要从孙悟空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说起。
在佛界的参与下,救活了人参园中的全部果树。镇元大仙也和孙悟空彻底和好,结为兄弟。唐僧师徒四人留庄住了几天,因惦记着西天取经的大事,便趁一个好天,继续前往。不久,他们来到一座高山。只见此山:“峰岩重叠,涧壑湾环。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道旁荆棘牵漫,岭上松楠秀丽。薜萝满目,芳草连天。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万古常含元气老,千峰巍列日光寒。”俗话说:“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他们一路小心翼翼,仔细前进。不料还是出了问题。
这次的问题是由妖怪白骨精引起的。这妖怪当然不是好人,仅这名字“白骨精”三字,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的。他专以吃人为生,百炼成精,深藏于山,为非作恶,而且擅于变化,以假乱真,扰得四方不得安宁。这日,他在云端里看见了唐僧师徒,尤其是对唐僧很感兴趣。因为他早就听人说过,从那东土来的和尚,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如果吃了他的一块肉,就可以长寿长生。而今机会来了,唐僧就在眼前,可就是没法吃他。原因就在于唐僧的身边有三个徒弟保护着。特别是大徒弟孙悟空,本事非凡,曾经大闹天宫,连玉皇大帝也不怕,担心自己不是他的对手。这时孙悟空恰巧外出觅食去了。唐僧的身边只有猪八戒和沙僧两人护卫,岂不是真正的天赐良机?于是他“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而去。这真是:“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这是白骨精的一变,他变做一个前来送斋饭给唐僧吃的善良的村姑。
而在此时的唐僧师徒三人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唐僧只是当胸合掌,询问这“女菩萨”的来历,沙僧在旁边则不置可否,只有猪八戒倒是十分起劲,直面相迎。原来他是动了凡心,皆因这白骨精所变的村姑实在漂亮:“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早已把他搞得心猿意马,哪里还分得清真假!
正当唐僧师徒将要上当时,孙悟空从南山上觅食回来。他睁开火眼金睛一看,发现师父面前的这个笑容可掬的美女原来是由妖精变化,于是“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谁知遭到师父的阻拦。孙悟空不听,又发起性来,举起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打去。白骨精眼见吃亏,便用“解尸法”,留下一个假尸在地上,他的真身却早已飞走了。——这是孙悟空的一打白骨精。白骨精逃走,而他却遭到师父的误解。
白骨精好不容易保了命,虽对孙悟空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他“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这是白骨精的第二变,他变做一个前来送斋饭给唐僧吃的女儿的老妇人。这时的唐僧还是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他只是问他:“寻甚人?”沙僧在旁边依旧不置可否,而猪八戒先是大惊,然后中计,成为妖怪的帮凶,认定他是来寻找女儿的妈妈,并且毫无来由地把火烧向了孙悟空,再次肯定这老妇人是来寻她女儿的。而孙悟空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他迈开大步,走近前观看,只见那老妇人是假变一婆婆,她“两鬓如冰雪。走路慢腾腾,行步虚怯怯。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颧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老年不比少年时,满脸都是荷叶摺”。孙悟空一下子认定他就是原来的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白骨精故技重演,又丢下一具尸体在山路而脱身逃走了——这是孙悟空的二打白骨精。白骨精逃走,而他却遭到师父的误解,把紧箍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全身疼痛难忍,只好满地打滚,苦苦向师父求情告饶。
这一次,白骨精又变了花样,他“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只见他“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活脱脱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模样。这时的唐僧仍旧没有识破他的真面目,反而“心中欢喜”,沙僧也是照样没有露面。而猪八戒依旧在旁煽风点火、胡说八道,唯恐天下不乱。孙悟空早就认出了,眼前的这个老大爷,就是前两次来的妖怪变的。然而为了揭露他的真面目,所以故意在师父等人的面前问他的来历,并且直率地指出他是个妖精。他说:“我是个做掞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他运用智慧,打死了白骨精,使他的真身大白于众人面前。——这是孙悟空的三打白骨精。白骨精被打死后显现原形,而他却被师父逐回花果山。
对于孙悟空来说,“三打白骨精”是一个社会悲剧,也是一个人生悲剧。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很多。
首先当然是由于白骨精的吃人本性。唐僧是从东土而来的一个得道宗教界人,只为实现人生的理想,领命从长安出发,赴西天取经。此事与白骨精有何关系?你住你的高山深渊好了,为何平白无故地要出来吃唐僧的肉呢?虽说吃了唐僧的肉可以延年益寿,然而,他的肉难道是可以随便乱吃的吗?法律保证人身的权利不得任意侵犯,难道你这神魔世界就没有法律以保证人身的安全吗?况且吃了唐僧的肉可以延年益寿这种说法也只是“听说”和“传闻”而已,还要多方求证才可获知。怎可不分青红皂白地任意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呢!更何况是用消灭人的肉体的如此残忍的“吃人”方式?在这则小说中,唐僧师徒四人面对的“白骨精”不仅是一个吃人的魔王,而且还是一个善于伪装的恶魔。他在想要吃人的时候,往往会打扮成诸如婷婷玉立、婀娜多姿的美女,或是拄着拐杖、手拿竹篮的婆婆,也会变化成满头白发、脸生皱纹的老人等等“弱势群体”的人,或男或女,专门用来博取善良之人的同情。就是在被人识破以后,还会装死,继续骗人。“白骨精”还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了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冒着被孙悟空打死的风险,多次主动出击,迷惑唐僧等人。他最终被孙悟空一棒打死,显现真相,完全是咎由自取。
其次则是唐僧敌我不分和软弱伪善的人性缺陷也是造成此一悲剧的重要原因。小说一开始叙写他们师徒来到一处极为凶险的高崖,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十分荒凉,没有人烟。唐僧忽然开口,叫孙悟空去觅食充饥。当孙悟空提醒他此处可能有危险时,他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心中不快,口里骂他,而且话说得极为难听,说他恩将仇报,一路走来,“不肯努力,常怀懒惰之心”,把孙悟空赶去外出觅食,为“白骨精”创造了很好的行骗空间。面对着“白骨精”变化而来的那个送斋饭的村姑,他很善意地问她的来历,而且好言好语地劝她,十分善良。而当孙悟空来,认出她是妖怪后,唐僧竟还帮着“白骨精”说话,认为她不是妖魔,而是一个好人,根本不相信他。后来,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后,“白骨精”露出破绽,唐僧先是害怕,责怪孙悟空无故伤人性命。后来,他听信了猪八戒的挑拨,居然念起紧箍咒来,无情地责备他“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还十分荒谬地要赶他走,坚持不要他这个徒弟。小说有如下一节描写:
行者道:“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西天路去不成。”唐僧道:“我命在天,该那个妖精蒸了吃,就是煮了,也算不过。终不然,你救得我的大限?你快回去!”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再休无礼。如若仍前作恶,这咒语颠倒就念二十遍!”行者道:“三十遍也由你,只是我不打人了。”却才伏侍唐僧上马,又将摘来桃子奉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权且充饥。
你看,当孙悟空以“西天路去不成”,也即取经事业的完成来恳求师父留下他时,唐僧的回答是多么的绝情。这个口口声声以取经使命为重的高僧执意不为徒弟的恳求所感动,仍坚持要把孙悟空赶走。后来,孙悟空以报恩之言“哀告”师父,唐僧才回心转意,和孙悟空约法三章,两人始又和好。
等到孙悟空第三次打死“白骨精”后,唐僧更是不问情由地遵守“诺言”,念起紧箍咒来,并且无情地责怪他“一连打死三人”,以后还会胡乱打人,闯出大祸。要知道,孙悟空的这第三次打死“白骨精”是充分地运用了智慧的。第一,他请来了当坊土地、本处山神等来作证。第二,他当着师父等人的面,打死了“白骨精”,让其在众目睽睽之下显现本相:“白骨精”在死后化作一堆骷髅,并且在他的脊梁上露出了“白骨夫人”四字。就在这样的铁的事实面前,唐僧还是“大怒”,并且立下字据,表示:你可“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孙悟空见他发下毒誓,知道此事已无可挽回,只得暂别师徒三人,重回花果山去了。
孙悟空的这个悲剧还和猪八戒有关。问题就在于猪八戒的私心,也就是他的色欲太过旺盛了。在这个西天取经的团队中,他的眼光最为短浅,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意志力最为薄弱,时刻想着那高家庄的百亩良田以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逸生活,虽说为了成佛,猪八戒加入了这支取经的队伍,但他的心还始终留在高家庄。因此当四圣化作四位美女前来诱惑他们时,他就露出了本相。但他根本没有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戒除私心和色欲,而是更加发展成实际行动。因为唐僧比较软弱,常常是非不分,容易被人糊弄。而聪明、机智、武艺又高人一头的孙悟空自然就成了猪八戒实现私心的最大障碍,而在与“白骨精”的打斗中,他不仅没有和孙悟空同心协力除妖,却反而在唐僧面前处处挑拨离间,煽风点火,欲陷师兄于死地。在孙悟空的这一悲剧中,他可以说是妖怪的一个重要帮凶,甚至可以说是主要的帮手。历史已将他钉在那个“私”字的耻辱柱上了。当“白骨精”第一次来到唐僧面前时,他先是“放下钉钯,整整直裰,摆摆摇摇,充作个斯文气象,一直的觌面相迎”,主动地向前打招呼,并且“是远看未实,近看分明”,“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乱语”。唐僧和“白骨精”交谈后,猪八戒是“满心欢喜,急抽身,就跑了个猪颠风”,欣喜若狂般的神情跃然纸上。孙悟空觅食回来,认定那个前来送斋饭的村姑原来是妖精,并且把“白骨精”打死在地时,这等于是打破了猪八戒的“桃花运”,他岂能不恼?所以就在旁边撺唆唐僧念咒罚起孙悟空。此时,什么师兄之情啊,什么团队精神啊,统统被他丢到云霄以外了。
“白骨精”见一计未成,又生一计,变成一个白发老母来到唐僧面前时,这时的猪八戒竟然成了妖精的帮凶,急报唐僧说:“师父,不好了!那妈妈来寻人了!”本来唐僧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过他的煽风点火,也不由得相信了。而孙悟空又认出他是原来的妖精,举棒把他打倒在地。唐僧要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去。这时的猪八戒唯恐天下不乱,在旁“点火”说:“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什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明明是猪八戒自己要分行李“散伙”,而如今却要把这个恶名硬栽在孙悟空身上,真是太恶劣了。孙悟空听后,也气得暴跳如雷地大骂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什么行李?”原来孙悟空要的不是散伙,而是要求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唐僧无奈,只好不再驱赶他了。
“白骨精”第三次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来到唐僧面前时,这时猪八戒干脆把矛头引向了孙悟空,而且说他是“祸根”,诬陷孙悟空“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这番话,直接把孙悟空和唐僧等其他取经人置于相互对立的地位。当孙悟空第三次打死了妖精后,猪八戒又在旁边挑动唐僧的神经,高喊着“只行了半日路,倒死了三个人”,而当唐僧又要念那紧箍咒惩罚孙悟空时,他又大肆挑拨说孙悟空下手重,打死人,并且“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这就直接撩拨着唐僧和孙悟空两人的关系,在师父面前,真是欲置师兄于死地。在导致孙悟空的被逐回的事件中,猪八戒自始至终都扮演着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难怪孙悟空在离开时,再三叮咛沙僧“要留心防着八戒詀言詀语”,他实在是看穿了这个师弟的灵魂。
而唐僧的另一个徒弟沙僧在孙悟空的这个悲剧中虽无一言,但他应该是始终站在旁边冷眼观战的一员。可他在作品中始终没有露面。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采取的是“不作为”的旁观的态度。孙悟空称他为“好人”,但这个好人实在是好得有点离谱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好人,实际上是纵容了邪恶而抑制了正义。沙僧的行为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好镜子。
最后来看小说的主角孙悟空,乃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人们之所以敬佩他,首先是因为他始终坚定地忠诚于西天取经的神圣使命,紧紧地牢记着自己的职责,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地爱岗敬业。小说开篇描写他们行进到一处高山峻岭时,他就有了职业的警觉,而当他秉承唐僧之命外出觅食回来,凭着他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炼就的一副火眼金睛,立即认出了唐僧面前的那个化成美女的“白骨精”,而当唐僧对他的看法产生怀疑时,孙悟空笑着向他解释,甚至和师父开起玩笑。当“白骨精”用“解尸法”离开而用假尸首蒙骗唐僧时,他又耐心地对师父作了解释。唐僧因受猪八戒的调唆而要念咒责罚孙悟空时,他先是用西天取经的理想来提醒师父肩负的神圣使命,而后又用“跪下叩头”求饶哀告以及“尚未报恩”的话来打动师父,终于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当“白骨精”卷土重来时,他又一眼认出了妖精,举棒就打。如此者三,终于扫除了前进路上的一大魔障。要不是他的立场坚定,忠于职守,唐僧等人再也到不了西天,理想就会在此夭折。其次是因为孙悟空对“白骨精”的无私无畏和勇往直前、一打到底的毫不妥协的精神。小说描写他一见到“白骨精”时,“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没有丝毫胆怯和犹豫。孙悟空第二次见到“白骨精”后,也是“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而当他第三次见到“白骨精”后,先设法用好话稳住他,然后针对他的“解尸法”,借助当坊土地和值班山神等,布下天罗地网,再也不让他逃走伤人,终于使“白骨精”再也无处遁影,现出真相。这种对敌斗争时毫不妥协的“硬骨头”精神,正是他战胜“白骨精”的重要原因。第三,孙悟空忍辱负重、坚持团结的团队精神和精当的策略运用,也在三打“白骨精”的过程中得到了十分完美的展现。在这则小说的开始,作者就描写了这个西天取经团队之间潜伏着的不和谐音。因为按照各人的特长和分工,在路上化斋充饥之类的事应由猪八戒去做比较妥当。然而,唐僧似乎有点偏心,他让孙悟空在前“剖开山路”以外,还得在休息时要往南山化斋充饥。而当孙悟空表示,山中“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钱也没买处,教往那里寻斋”时,唐僧除了“心中不快”之外,还对他大骂。在一个集体中,互相尊重是很重要的,尽管唐僧的身份是师父,他的角色决定了他可以有某种特权,然而,这般谩骂,而且违反事实地骂,让孙悟空蒙受了极大的委屈,但孙悟空还是很自责地说自己“十分违慢了你”,因为他知道,这一行人走了一整天了,确实需要充饥以增加体力了。所以十分顾全大局,而心甘情愿地出外觅食去了。他连一句怨言也没有,实在难能可贵。第一次打死“白骨精”后,猪八戒在唐僧面前搬弄嘴舌,挑拨孙悟空和师父的关系,引得唐僧念动紧箍咒来,这是孙悟空最害怕的。然而,他出于团结的需要,对于猪八戒这种很恶劣的行为,不发一言,表现了可贵的大度精神。直到猪八戒在他第二次打死“白骨精”后再次恶意调唆,甚至诬蔑他要“分行李”散伙时,他才“气得暴跳”,以师兄的口吻大骂猪八戒:“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甚么行李?”这话不仅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骂猪八戒的,其实也是说给唐僧听的。孙悟空第三次打死“白骨精”后,猪八戒更是不顾师兄弟情义和队伍的团结,多次在唐僧面前说他的坏话,甚至诬陷孙悟空是故意用手段自己变作死人耍弄师父,从而激起师父的不满,坚决要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悟空依然顾全了大局。面对师父对他的不信任和听信猪八戒的谗言,他只是默默地承受,从未公开地顶撞过一次,而对于猪八戒的无端攻击甚至是诬陷,欲置自己于死地的行为,也只是骂几句作了辩解后,就忍受着暂时的委屈回到花果山。这则小说中的孙悟空,可说是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在他的身上闪现的是人性中的最璀璨的光芒。这个艺术形象留给后人的是难以忘怀的精神财产。
这实在是一则好小说。它给我们的思想启迪很多。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很多“白骨精”,而且不仅有“白骨精”,还有“黑骨精”、“黄骨精”、“红骨精”、“粉骨精”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种“白骨精”们以及“白骨精”家属、“白骨精”集团和“白骨精”公司等等,他们站在正义、公正和公平的对立面,始终是要和人类作对的。而且百般伪装,千变万化,不断地寻衅挑战,欲置人于死地。今天,世界形势正在发展,人类也在逐渐组成一个“地球村”。所有有智慧的人都已认识到,如今变化万端的“白骨精”们,也正在以各种新的伪善面目和人类作战。如极端的气候、恼人的大气污染,还有没完没了的不洁环境等等,都在阻挡着人类前进的步伐。所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神,还应永远发扬下去。
除了孙悟空以外,我们从唐僧身上也可领悟到许多人生的哲理。唐僧,本是西天取经队伍的领袖,是这个团队的领军人,又是其他三人的师父,在小说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这个团队的胜利到达目的地之理想的最终实现。俗语说:“打铁先得本身硬。”以身作则对于他来说尤为重要。但他做不到这一点。除了性格软弱以外,他人妖颠倒,不识敌我,也难分好坏。最显著的表现是始终无法认清伪装的“白骨精”,一次又一次地被他欺骗,几乎一手断送这美好的西天取经的崇高理想,把一支好端端的取经队伍引向自我毁灭的道路。任何事业中,领军人是重要的。不好的领军人,犹如一筐苹果中的一只烂苹果,有可能会毁坏一筐好苹果的。
对美好理想的实现,必须抱着一种坚定的信仰,并且要脚踏实地去努力奋斗。任何事业的成功,需要各支团队的紧密合作才行。因为“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在一支具有共同理想的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有时甚至比生命还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相互之间的尊重、信任和诚实最为珍贵。唐僧般的领军人物固然值得警惕,猪八戒式的调唆生事也得排除,如沙僧那样的旁观者也不可取。唯有齐天大圣孙悟空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这则小说对后人的影响很大,也曾被改编成各种戏剧在舞台上演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浙江省绍剧团曾据此小说改编成神话剧,取名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1年10月,此剧到北京演出。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郭沫若看了此剧后,于10月25日写了一首七律诗对此剧作了评论。此诗题作:《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同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看了电影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来,他到广州视察工作时,读到了上述郭沫若的这首七律,因对其中的“千刀万剐唐僧肉”等句的批判唐僧的观点认为太过偏激,因而也写了一首七律诗回应郭沫若。此诗就题作《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1962年1月6日,郭沫若在广州,看到了毛主席的这首七律诗后,当天立即步毛主席和诗的原韵又和成另一首七律诗,题为《再赞〈三打白骨精〉》,诗云: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火眼金睛无容赦,哪怕妖精亿次来。
后来,毛主席读到了郭沫若的这首七律和诗,也曾写信给他(见郭沫若:《玉宇澄清万里埃——读毛主席有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一首七律》,载《人民日报》1964年5月30日)。
今存《董必武诗选》有作《读郭沫若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诗及毛主席和作赓赋一首》。诗云:
骨精现世隐原形,火眼金睛认得清。三打纵能作假死,一呵何遽背前盟。
是非颠倒孤僧相,贪婪纠缠八戒情。毕竟心猿持正气,神针高举孽妖平。
此诗写于1961年12月29日,有董必武自注:“布加勒斯特会上一打,莫斯科两党会谈二打,莫斯科八十一国党的会议上三打。”
郭沫若、毛泽东和董必武对《西游记》中的这则小说有兴趣,在当时的国内外的政治形势下,固然有着特定的原因,但由此而在文坛上留下的这些佳话也令人颇感兴趣,为后人所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