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
原典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译释
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智力低下的人,虽受教导也于事无补;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导就不会懂得事理。
颜之推认为,对于天才与白痴,教育是无能为力的;教育的“用武”对象是中等之资的人。对于中等之资的人,要多加指导和鼓励,其方能成材。
解读
教育要区别对待
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如果不学习,就有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的危险,所以,学习是一件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事情。
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都要学习,只有在教育的熏陶和感化中,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着高尚品德的人。然而,是不是说每个人只要接受了教育就能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品质的人呢?不见得。颜之推在其著作《颜氏家训》的《教子》篇中告诉我们:“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之推认为,对于天才与白痴,教育是无能为力的,教育无法改变他们;教育的“用武”对象只能是那些中等之资的人。对于中等之资的人,要多加指导和鼓励,方能成材。
社会中不乏一些天赋异禀、天资聪颖的人,他们不用怎么接受教育,就能通晓世间道理,就能掌握很多知识。2015年7月,11岁的英国平民男孩泰瑞斯·乔治被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免费录取。尽管泰瑞斯只是一位来自于普通家庭,居住在平民区的男孩,但是他凭借天赋才华,最终拿下了伊顿公学的全额奖学金。无疑,天资聪颖的人总是受上天青睐的,他们天生拥有常人欣羡不已的智力和脑力。
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出身于诗书世家,聪慧过人,晓畅英、法、德、拉丁等多种外文,深入研读过中国哲学、史学、文学,被称为“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一生博学多能,是近代文人的典范。1929年,时年19岁的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因英文成绩满分,故入清华外文系,成为当时的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吴宓的得意门生。当时,才华横溢的钱钟书很受吴宓赏识。
由于钱钟书博闻强识,所以上课时他只用耳朵听讲,并不记笔记,有时还会边听课边作图画、练书法,甚至看闲书。看起来,他似乎不是个好学生,但神奇的是他每次考试都是学校的第一名,在某个学年时,他的成绩甚至还破了清华的纪录。对待这种天资聪颖的学生,吴宓明白“上智不教而成”的道理,所以在学习上他不过多地去教导钱钟书。不仅如此,每次上完课后,他还会谦恭地问:钱先生的意见如何?征求钱钟书的听课意见。
对于钱钟书这样聪慧过人、才华横溢的学生,吴宓的不教就是一种智慧,因为他懂得,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如果再去教导,就会显得多余,显得画蛇添足。而那些智力平平的人呢?在颜之推看来,这类人正是教育的目标人群。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行,增长知识。
生源的好劣,决定着教学效果,这是古人都懂得的。下愚之人,孔圣人在世也没办法。孔子门下三千弟子,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如此计算,优秀率不够2.4%。而孔子门下的弟子也大都是那种智力在中庸之上的。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曾参的智力算较差的,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却成为了高才生,他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被后世尊奉为“宗圣”。这说明,只要智力不算太差,加以后天的教育,是能成材的。
鲁迅在北大讲学时,有一名学生因为反应迟钝,再加之生性腼腆,不敢向老师发问,在鲁迅的课上几乎是一无所获。后来,他几乎要放弃学习。有着敏锐的观察力的鲁迅将这个学生的表现看在眼里。他觉得不能毁掉这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这样的差生,要多给予鼓励和指导。于是在一次课堂上,鲁迅提出了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
“《牡丹亭》的作者是何人?”
随后鲁迅特意走到了那名学生的身旁,说:“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那名同学怯生生地回答:“汤显祖。”
随后鲁迅追问了关于汤显祖的一些问题,那名学生都答了上来,于是鲁迅说:“这名同学很是不错啊!”
要知道,鲁迅是从来不夸奖学生的,这么一个赞美让课堂上的学生都很惊奇。最为吃惊的莫过于被先生夸赞的学生了,在受到赞扬之后,他一改以往的腼腆,在学习上变得主动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智力平庸但不至于下愚的人,是要多加教育和鼓励的,而不是放弃他们。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那些资质平庸的人就能在教育熏陶中成为一个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无论一个人资质如何,都“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样其实是有些极端的。而且,它对上智的学生是一种折磨,对下愚的学生会是一种浪费。对于那些在某方面有着突出天资和才华的人,家长或教育者应该为其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如果让他们接受普通人的教育,实则是对他们天资的扼杀。
教育原本该是一件快乐的事,现在却成了许多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苦役。教育除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外,还应重视对人的培养,只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好的教育方式。
颜氏家训精华
对于天才与白痴,教育是无能为力的;教育的“用武”对象是中等之资的人。对于中等之资的人,要多加指导和鼓励,使其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