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认真回忆一下,这几年和父母的大多数交流都是在饭桌上。严格来说,也不算交流。
小时候,我在说他们在听。
长大后,我在听他们在说。
我想说的话越来越少,而我爸妈似乎越来越喜欢和我聊些什么。
最近我在B站看了一部美食纪录片——《去你家吃饭好吗》。
一共6集,B站9.8分,豆瓣8.7分。
每一集由一位Up主邀请好朋友,回家吃一顿家常饭。讲真,一开始看海报上个个言笑晏晏,一些还是我熟悉的Up主,以为是一部欢乐的美食纪录片。
没想到啊没想到,每一集都让我五味杂陈。
01、含蓄
美食Up主蛋黄派,我中午吃饭时经常刷他那些搞怪有趣的视频配饭,看到他的脸,我脑海中会下意识飞出两个字“妙~啊~”。
派派的父母在菜市场工作,起早贪黑,下午2点出门要早上7点才回家,周而复始,和儿子相处及吃饭的机会少之又少。
镜头前搞笑的他,面对父亲时显得内向,夹杂着几分不知所措。
无言,是父子二人相处时的常态。
派派带着好友贤宝宝回家吃饭,爸妈开心不已,除了看到儿子好友的亲切感,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少在一起吃饭,确切地说,一年只有一次。
只有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才坐着吃团圆饭。
然而儿子因为要忙着剪视频,很快就吃完回到屋里工作。
父母也陷入沉默。
晚饭后,父母一如往常地又去蔬菜批发市场了,儿子一如既往地剪视频到凌晨。
其实,不善言辞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想着家里,只是自己和孩子工作时间反差,没办法聚在一起谈谈心。
节目组问他,如果给你1个月假期最先做的是什么?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和派派一起坐着聊聊。
爸爸谈起儿子时很是骄傲,和节目组说他真的很刻苦才有今天的。爸妈还关注他的账号、经常给他点赞甚至刷礼物,能一口气说出许多和儿子玩得好的Up主的名字。
而内向的蛋黄派,实际上也非常体谅父母。
面对镜头几度哽咽,说父母很了不起,以后如果赚到钱就给父母买一套房,让他们去住。他们一辈子在菜市场,也挺累的了。
送走好友后,父子在山顶公园并肩而坐。
漫长而尴尬的沉默后,爸爸只说句“今天风好大”。
“你冷不冷?”
“还好啦,没有很冷。”
“你要出去自己租房住啊?”
“对啊,12月我打算出去租啊。”
“家里是不好搞吗?”
“我觉得换个环境拍比较好。”
一问一答。
一答一问。
父亲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惦念,儿子带着不便言语的懂事,这一刻,安静地藏在山顶的风声里。
02、直白
Up主宝剑嫂带着好友拉宏桑,回湖南老家吃饭。爸爸妈妈非常热情好客,用心准备了一桌子湖南特色菜。
饭桌上,妈妈对拉宏桑夸得漫天彩虹屁,四个人开心地聊天,聊减肥、聊生活习惯。
平时妈妈最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希望你身体健康”。
两人出门吃小吃,妈妈还不忘记叮嘱:少吃一些啊,请求你们,健康出发。
有一次妈妈看了宝剑嫂的体检报告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问了周围所有懂医的朋友该怎么办。“只希望你身体健康”后面是担心和着急。
宝剑嫂的家庭,是保守又严格的中国式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不会轻易表达自己的爱,在她看来,妈妈的爱,是永无条件的付出与等待,而爸爸的爱,是默默保护,害怕自己受一点点伤害。
小时候,她对爸爸的印象是“严厉和凶”。
然而和好友一起翻看小时候爸爸给自己写的信时,发现以前没注意的一些话,以及一些年幼时未曾觉察的温情:
“爸爸今天反省了自己,我的确不对,主要还是我书读的少,希望我们相互监督,好吗?”
而宝剑嫂,也始终没有机会直白地向父母表达过爱。
她和好友决定借此机会拍全家福,并且给父母补拍结婚证。
穿上婚纱的妈妈露出少女般的纯真笑容,西装革履的爸爸在等待时紧张中带着期待。
这是一家三口难得的柔软时刻。
宝剑嫂第一次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致你》。
“每次我在杭州想拿什么东西,就想喊妈妈帮我搞一下。说完之后发现,我在杭州家里没有妈妈。”
“我是第一次当小孩,爸妈也是第一次当爸妈,我们是相互成长。”
是啊,我们都在一天天、一年年的细水长流中慢慢成长。有矛盾、有理解、有反思,陪伴着彼此。
只是,我们长大了,父母却变老了。
在点滴日常里,发生得悄无声息。
03、“食”与“家”
陈晓卿在《至味在人间》书中,说过两句关于家乡味道的话——
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你以为遍尝世界,阅尽千帆之后终于可以摆脱那些印记,但那些曾经哺育你、安慰你、给你打上钢印的食物,只需要一番自我提升,就可以再次轻松俘获你。
“食”与“家”,是两个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字眼。
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要和最重要的人在一起吃饭,因为食物里包含着太多亲人之间的情感羁绊。
它可以是一份无法抑制的挂念。
两年没回家的Up主泡芙喵,临走前,她爸爸跑去小卖部买了一包卤鸡腿塞进女儿行李箱——这是女儿爱吃的,他买了许多年。
爸爸忍啊忍啊,最终在离别这一刻再也忍不住了,哭成泪人。
它可以是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食贫道和好友朱一旦回乡看望88岁的奶奶。两人烧了一桌饭菜,聊天时奶奶不时表示听不清,饭菜也只尝了几口就停住了,要别人在耳边大声说话她才听得清——是的,奶奶真的老了。
两人离开时,腿脚不便的奶奶坚持要送他们,目光满是不舍。
“保重啊奶奶。”
“我想哭,问你妈妈好,想你们。”
年轻时家人之间的心结,如今已在岁月冲刷下消散,化为感怀与牵挂。
王朔《致女儿书》里说: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可无论什么样的情感,随着年纪渐长,情感线另一端的人,越来越成为我们不可替代的存在。
“ 去你家吃饭好吗?”这句话不仅是带朋友回家吃一顿家常饭,而是一个和家人吃饭的完美理由啊。
餐食庸常,碗碟交响。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一道道熟悉的小炒热气腾腾摆上桌,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还有什么能胜过此刻的柔软温情呢?
04、餐桌上的变化
吃饭时,原先沉默寡言的他开始话多起来。
有时看到电视里某条新闻,会刻意重复一遍新闻的内容;
有时看我喜欢吃某道菜,就开始说这菜确实好吃呀你赶紧多吃些;
有时会主动聊起他今天做了什么,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而这些,是以前几乎不会出现的场景。
他似乎想引起我的注意。
我的家庭属于传统的中式家庭,从小彼此之间就不会表达太多情感。长大后,我们虽然经常见面但真正的沟通少之又少。我在家绝大多数时候是在自己房间工作,爸爸在卧室看新闻,妈妈在大厅忙自己的事情。
我呢,平时不习惯把感性的一面流露出来。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父母至今不知道我的公众号(只知道我副业写文章,有关注我的公众号但不知道作者其实是我),也不知道我出版了一本书,我总觉得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挺不好意思的。
有一次爸爸吃饭时,突然问起我写作的事情,我就简单说了下,爸爸安静地看着我说完,开口第一句是:别太辛苦就好。
我下意识地回答:没事,我习惯了。
后续爸爸偶尔会问问我工作和生活情况,而这一切,几乎全部发生在饭桌上。
一顿家常饭,是一扇沟通的小窗,也是一份尽在不言中的牵挂。
《去你家吃饭好吗》纪录片导演沈初时,介绍这部片时写道:
“繁华都市里人来人往,车进车出。
出租房里灯开灯灭,门开门关。
电脑里的一篇文稿从无到有,
少年的一根头发从黑到白,
屋里的冰箱里从满到空。
在异乡守夜的少年人,从黑夜迈入白天,
从楼宇间的大步匆匆到山水间的小步轻快,
从他乡回到故乡,宽阔大路变成羊肠小道。”
所谓家乡,或许就是那个让我们归来仍是少年的地方。
所谓亲人,或许就是让你安心放松地吃一顿饭的人。
最浓烈的情感,千言万语或许也抵不过最轻声的一句话——“多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