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傍花村寻梅记》原文及鉴赏

  维阳城西北,陵陂高下,多瓦础荒冢;唐人所咏十五桥者,已漠然莫考,行人随意指为此地云。地接城堙,富贵家园亭,一带比列,箫鼓游舫,过无虚日。溪流转处,一桥高挂如虹,谓之虹桥。自阮亭先生宴集后,改字曰“红桥”,而桥始传。旧有花村在桥东,今已墟矣。傍花村者,花村之附庸也,岿然独存焉。一酒旗出竹林,飘飏有致。主人爱梅,红白绿萼,参差种之,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梅之精神倍出,富贵家不知也。戊辰正二月,多雪雨,逗留梅信,至花朝方盛。箫鼓游舫,皆集红桥,独留此数株老梅,为冷落薄游①者吟诗买醉之所。余闻而羡之,遂醵酒钱,唤笙歌,作竟日欢。同一饮也,觉饮于旗亭,较饮于名园胜;同一诗也,觉入于歌者之口,较入于选楼②胜。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

  (《湖海集》)

  注释①薄游——俭约的旅游。②选楼——编选集的人所住之地。

  赏析孔尚任的这篇《傍花村寻梅记》,任性而发,信笔而写。以充满感情的笔调,写出傍花村梅花之精神,在叙事中写景,在写景中叙事,把写景、抒情、叙事、议论融为一体,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细腻而自然地表现出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感受。纵观全篇,作者行文走笔不造作,不虚浮,洒脱自然,擒纵自如,目之所见,心之所想,随意拈来,便有行云流水之妙,完全摆脱了那些写寻幽探胜小品的传统写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全文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始到“今已墟矣”;第二层从“傍花村者”到“作竟日欢”;从“同一饮也”至结束为第三层。

  文章起笔从“维阳城西北,陵陂高下,多瓦础荒冢”写起,继写“唐人所咏十五桥者,已漠然莫考,行人随意指为此地云。”人世沉浮,历史巨变,昔日美景而今已成满目蒿莱,不禁给人一种苍凉之感。张乔有诗云:“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而今十五桥何在?已“漠然莫考”,历史的风尘把它掩去了,令人不胜感慨。不想作者至此笔锋一转,由十五桥之衰而引出“虹桥”之盛:“地接城堙,富贵家园亭,一带比列,箫鼓游舫,过无虚日。溪流转处,一桥高挂如虹,谓之虹桥。”清代诗人王渔洋题虹桥诗云:“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花香人影太匆匆。”可见游虹桥之盛况。然而我们仔细品味,作者绝非用赞赏的笔调来写的,游荡于这风景间的倒不乏雅士,可是那时时不绝的箫鼓歌吹之声,那日日不断的画舫游艇,那珠光宝气、花枝招展的“花香人影”,岂不是在向世人夸富争艳,显示豪华之家的身份和气派?这样的“雅”,真可谓雅得俗!尽管诗坛盟主王渔洋发出“花香人影太匆匆”这样的心艳之叹,作者也绝不会为此动心、动容的。那么,作者所要追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接下去,“旧有花村在桥东,今已墟矣”,还是没有说出。题目上有“傍花村”,而笔至花村又“今已墟矣”,那废墟之中,有何幽胜可言呢?第一层写至此,令人游兴索然,似至山穷水尽无路可寻。细分析,这一层百余字,似题外闲文,其实并非闲笔。从地理上看,这是由远及近,从维阳城西北渐渐要写至佳境。从审美心理上看,这是由浅入深的开掘,先写十五桥之荒漠,令人叹惜,又写虹桥之热闹,使人觉得有些俗不可耐。它一方面起到引而不发、跌宕文势的艺术功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表露了作者对美的高层次追求,自然也启发读者对美的新的认识。

  文章的第二层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这是文章的主体,也是最能体现作者精神之处。“一酒旗出竹林,飘飏有致”,远望傍花村,何等清丽标致!“主人爱梅,红白绿萼,参差种之,花时与竹篱茅屋相映”,观赏这样的如画之景,似闻到缕缕梅香,由鼻息而入心田,使人顿觉满目清幽,心无渣滓,心灵如被洗涤、陶冶,由此更能领悟梅花之情韵、精神。“富贵家不知也”,冷冷一笔,道出雅俗的真正区别。以下写“戊辰正二月,多雪雨,逗留梅信,至花朝方盛。”作者对梅花之喜爱,翘首盼梅、望梅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在这游览时节,人们的去向大不相同:一方是“箫鼓游舫,皆集红桥”;一方是“独留此数株老梅,为冷落薄游者吟诗买醉之所”。这一热一冷,形成强烈反差,表现了与世人不同的审美追求。作者投身丁哪个行列呢?显然是后者。“余闻而羡之”,“羡之”表明其发自内心,出于真情,绝非一时为“逆反心理”所使。他来到这被世人冷落的傍花村寻梅,“作竟日欢”,也寻到了欢乐。孔尚任不仅为寻梅写有这小品,而且还作有诗篇——《花朝傍花村同诸子寻梅》,他是“同诸子”来“寻梅”的,可见他还要把这种对美的追求传及后代。宗定九对此诗作了评注:“傍花村,一野店也。”为什么“一野店”能引起作者这样大的热情?就在于“野店”之野趣,“野”在自然,“野”在返璞而归真,这是自然之造物,不是雕琢之景观,这就是野店之雅,这就是寻梅之乐的真谛。尽管游客对红桥趋之若鹜,而作者却不为所动,原因就在于此。

  第三层,是抒发作者的感受和议论。饮酒于旗亭野店,无拘无束,自然淳朴,想怎么喝就怎么喝,是何等畅快,比“饮于名园”少去多少繁文缛节!诗“入于歌者之口”,也显得清新可爱,自然流畅,活泼欢快,比“入于选楼”,免去多少评头品足之累!真是境不同,情亦不同。最后作者发出了不同寻常的感慨:“安知今日之红桥,不胜于十五桥;后日之傍花村,不胜于花村也哉!”这是极富有预见性的议论,表面上是以两“桥”、两“村”相比,预言后者将胜于前者,然而细加品味,我们不也能感受出,一种新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必然要取代那种陈旧的审美观念和模式吗?这恐怕倒是作者的深意所在,也是读来令人神往之笔!

  总之,这篇小品由真情而发,出于灵窍,吐于慧舌。起首指东言西、说今忆古,言不及傍花村,造成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之势,而后大书野店之清丽,使“梅之精神倍出”,结尾发出意味深长的感慨。全篇文笔流畅,行止自如,不露斧凿之痕,几乎达到“无法而法”、“法极无迹”,即运用技巧又使人难以看出技巧的境地。以简洁之笔表达出:“寻梅”实是“寻美”的精神真谛。读罢全篇,使人如置身于美的园林,闻到幽幽梅香,足以品味良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傍花村寻梅记》原文及鉴赏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