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先生于辞受界限极严,人但见其有里巷小人持饼饵一箬①来索书者,欣然纳之,遂以为可浼②。尝闻唐王曾以黄金数笏③,遣一承奉赍④捧来苏,求衡山作画,先生坚拒不纳,竟不见其使,书不肯启封,此承奉逡巡⑤数日而去。
(《四友斋丛说》)
注释①箬(ruo)——箬竹;箬竹的叶子,叶大而宽。②浼(mei)——恳托。③笏(hu)——古代大臣上朝用的手板。这里作量词用,同条、块。④赍(ji)——怀抱。⑤逡(qun)巡——有所顾虑而徘徊。
赏析衡山先生诗文书画皆工,而画尤为著名,最善山水,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大家”。高名四播,索书画者接踵而至,就很自然了。然先生“辞受界限极严”,并不是一律来者不拒。来索书画是你的事,赏不赏脸则是我的权利了。
“里巷小人”,也就是寻常百姓,用箬竹叶子,包一点饼饵,来求衡山先生写字,他即高兴地接受其饼饵,并满足他们的要求,相处如邻里,朴实而亲切。
唐王身居显爵,遣使一名,持黄金数笏前来索画。无非是以“礼贤下士”之名,行沽名钓誉之实,因为名画满室,亦可附庸风雅。而衡山先生不愧高风亮节之士,跟他来一个“三不政策”:不见使,不纳金,不启书。使者只落得吃了“闭门羹”,“逡巡数日”,无疑是“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最后只好悻悻而去。作为唐王的使者,在一位艺术家面前如此狼狈,我们也就不能不钦服先生对里巷小人无傲气,而对唐王有傲骨了。
唐王与里巷小人有天壤之别,饼饵和黄金不可同日而语,然衡山先生纳饼饵却拒黄金,近里巷小人而远唐王,其不趋炎附势,淡薄名利不言自喻。也就难怪他终于辞官返乡,借诗文书画自娱了。真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