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总集,四百八十二卷。清黄宗羲编选。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编者事迹参见“《南雷文案》”条)。
《明文海》按文体分类编排。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前,黄宗羲曾经编选《明文案》二百卷。后来又得到昆山徐氏所藏的明代文人作品集,因而在原基础上扩充而编成本集。
《明文海》是一部收罗极为丰富,卷帙浩繁的断代文总集,全集四百八十二卷,按文体分为二十八种,如赋、书、序、记、传等。明文自从何景明、李梦阳之后逐渐形成了沿袭剽窃的风气,到嘉靖、隆庆之后文风日下。黄宗羲编此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扫除摹拟的恶劣风气,提倡有真情实感有内容的创作方向,另一方面是为保存明代的文章典籍。因此本集搜罗极富,不仅文人的作品,甚至游戏小说家的作品也兼收并采。所收作者近千人,所选文章约四千三百余篇,有些作品是世人所罕见的,如桑悦的《南都赋》和《北都赋》即是,朱彝尊撰《日下旧闻》时搜讨未见,而黄宗羲则把这两篇搜辑到了,并把它们编在卷首。类似此种情况,其他许多散失零落的文章都赖本书得以保存下来。可说是明代文章的集大成者,并成为后世研究明政治、经济、文化、武备等的重要参料。
《明文海》因收录文章太多,故于每种文体之中再细分子目,以便于编排。但子目编排过多过细,不够严密,有不少疏漏处,如赋体的细目有十六种,书又划分为二十七种,序的细目有五种,记的细目分至十七种,传的子目竟至二十种,连墓文也被划分到十三种子目。分类分目过于繁琐杂乱,有的地方还出现交叉现象,如议已别立一门,可在奏疏内又重复出现。再如书、序、传、记诸门也是如此,有的把学校、书院分为两类,有的把文苑列在儒林之上。总之本书的编排体例杂乱而不严密。据阎若璩论述这此书的体例不是黄宗羲编定的,而是他的儿子编定的。据阎若璩的说法,本书是黄宗羲晚年的未定之本,最后编定是由其子完成的,所以体例编次比较紊乱。
《明文海》原本四百八十二卷,二百零二册。《四库全书》著录此书时因其原稿中第四百八十一卷和八十二卷内的十二篇文章有目录而无书可以核补,故合并为四百八十卷。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曾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