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曹宪为之作音释,因避隋炀帝杨广讳,改称《博雅》,自称所著为《博雅音》。依《尔雅》体例、解释词义的训诂专著。原书分上、中、下三卷,后因辗转传写,被分为四卷,又析为十卷。今本即为十卷。三国魏张揖撰。
张揖,字稚让。生卒年不详。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魏明帝太和中为博士。他精通文字训诂,著有《埤苍》、《古今字诂》、《广雅》等书。《埤苍》、《古今字诂》早已亡佚,仅散见于他书所引。张揖在《上广雅表》中,阐述了他所以撰著《广雅》的目的。他十分推崇《尔雅》,称它“文约而义固,其陈道也,精研而无误,真七经之检度,学问之阶路,儒林之楷素也。”但又认为其书,“发百家之训诂,未能悉备。”于是将群书中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民易名,不在《尔雅》的都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因其所撰意在增广《尔雅》,因此名为《广雅》。
全书共二千三百四十五个条目,共18150字(经王念孙《广雅疏证》校订,实为17326个字)。由于《广雅》是为增广《尔雅》而作,其分类和编排体例和《尔雅》相同,都是自《释诂》、《释言》、《释训》直到《释兽》、《释畜》,共十九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普通词语,《释亲》以下十六篇解释百科词语,《广雅》各篇词条的排列顺序也同《尔雅》十分相似。如《尔雅·释诂》的前六条为“始也”、“君也”、“大也”、“有也”、“至也”、“经也”,《广雅·释诂》的前六条也是如此。《广雅》的释义方式也是依照《尔雅》,即先将许多同义词罗列在一起,然后用一个词加以训释。虽然《广雅》在分类和编排体例上仿照《尔雅》,但它增补了许多《尔雅》所没有的词语。如《释诂》“始也”条所收的十九个同义词,“有也”条所收的八个同义词,都是《尔雅》所未收的。《广雅》收词的丰富,与它取材范围的广泛是分不开的。正如王念孙《广雅疏证序》所指出的:“其自《易》、《书》、《诗》、《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子》、《鸿烈》、《法言》之注,楚辞、汉赋之解,谶纬之记,《仓颉》、《训纂》、《滂喜》、《方言》、《说文》之说,靡不兼载。”可以说,凡先秦两汉经传、诸子、史书、诗赋及字书中所有而《尔雅》未收的字词,《广雅》大都收录在内了。
《广雅》作为《尔雅》的增广补充,称得上是秦汉至魏的词语汇编和总结。它对于阅读先秦两汉的文献典籍,了解汉魏时期的词汇面貌,研究汉语词汇和训诂的发展变迁,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广雅》是继《尔雅》之后出现的众多“雅书”中最重要的一部。
《广雅》的缺点,也同《尔雅》一样,即分类不够科学,释义过于简约。而且传下来的本子脱漏错讹之处很多,要研究《广雅》,必须选择经过校勘注释的本子。
《广雅》有卢抱经校明刊本、顾千里以影宋本校明刊本、艺林山房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