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别集。三卷。清何绍基撰。初刊于咸丰年间。
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生于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小学。工书。为晚清宋诗派作家。另撰有《东洲草堂文钞》、《说文段注驳正》。
本书三卷,包括《峨眉瓦屋游草》二卷和《去蜀入秦诗》一卷。其中大都是山水游记、金石书画题跋、友朋唱和与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有关社会内容、国计民生的诗篇还是不多的。其中最出色的是山水诗。
何绍基性喜游历,“日把青山当书读”。这类诗往往不着意描摹山水的雄奇秀丽,而更多写自己从中“读”出来的特有的境象、情趣和理致。名篇如《飞云岩》。诗通篇似在写云,“如鬼如神如将相,如屋如塔如桥梁,如龟蛇蛰虎兕吼,鸾凤翂虬龙纠。”直到末句才点明“我所道云都是石”,句句似写飞云,实写如云之岩,奇想破空,可称杰构。何诗“宗李杜韩苏”,主要学苏轼,象《飞云岩》妙喻连发,就是学苏轼博喻之法。他有些小诗清丽自然,深得宋诗造境,如《山雨》:“泊船先戒榜人哗,避热来寻古佛家。好是净因香水地,有三十六亩荷花。”末句更是宋人以文为诗的风格。
他的一些论书法、题画诗,往往以议论入诗但不枯涩,如《猿臂翁》以汉将军李广练射箭比喻学书法的道理。而金石题跋诗则多以考据入诗。
何绍基对时事也并非完全漠然,“颇亦胸有天下事,如何眼看流民哀。”他晚年作《沪上杂书》等诗,表现反对侵略、还我河山的爱国热情。如“黄浦江心秋渐填,浅滩往往搁轮船。何年涨出吴淞口,还我中原海与天。”但这些诗数量很少。
何绍基论诗重在变化创造,鄙视依傍模拟。因此,有人认为,其诗之特色“只是本色而已。本色者何?真而已矣。真者何?自写其性格而已。”(《东洲草堂诗集·张石洲序》)尽管何绍基是当时宋诗运动的提倡者,但他无论在理论和创作上都与当时宋诗派摹拟、雕琢的诗风不同。
本书有清咸丰年间刻本。另有清道光年间刻本《使黔草》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