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语
我的美人儿,你在哪里?你是在那小花园里给花儿浇水?——那些花儿喜欢你,像婴儿喜欢母亲的乳房;你是在内阁里?——在那里你曾为贞淑建起一座祭坛,我为此誓将自己的灵魂和余生奉献;你还是埋头在书堆里?一你虽富有神的睿智,却仍希望进一步从书中汲取人类的智慧。
我知心的伴侣,你在哪里?是在神庙里为我祈祷,向神顶礼膜拜?还是在田野里,向大自然一令你赞叹、引起你梦想之所在——倾吐你的情怀?或者是在那些穷人的茅舍里,用你那颗善良的心将那些愁肠寸断的女人安慰,向她们布施,给她们以恩惠?
你无所不在,因为你来自主的灵魂;你无时不在,因为你比时光还强有力。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幽会的那些夜晚?--心灵的光辉好像神圣的光轮照射在我们的周围,爱的天使围着我们翩跃,将圣灵的功绩颂赞。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日子?——我们坐在树荫下,头上的枝叶把我们笼罩,似乎是要把我们与人类隔开,如同肋骨将心中神圣的秘密遮盖。你是否还记得我们走过的那些小路和坡地?——当年走过时,我们的手紧紧相握,手指像你的辫子编织在一起;我们的头相互依偎,仿佛是你保护着我,我保护着你。你是否还记得我来向你告别的时刻?--与我拥抱,又像圣母玛利亚似的吻了我,通过这一吻,我才知道:嘴唇一旦吻合在一起,就会带来一些不可言传的天机。这一吻,好似一首序曲,随之而来的是两人的叹息,那叹息就像上帝把拥变成人时吹的那一口气。那叹息比我们先进入灵魂的世界,宣布我们两个心灵的荣誉,它将呆在那里,直至我们与它相会,永在一起……随后,你又一再地吻我,流着泪对我说:"身体有些令人不解的要求、目的,因此,它们往往为种种尘世上的事物而匆匆分离;而灵魂则一直在爱情的手中保存,直至死神来临,把它们交付给上帝。去吧,亲爱的!生活既选派了你,你就要对她顺从。生活是一个美女,谁顺从她,她才会让他痛饮幸福的玉液琼浆。至于我,我有新郎,与我相依为命,那就是对你的爱情;我有长期举行的吉庆的婚礼,那就是对你的回忆。"
我的伴侣,如今你在哪里?你是否在这更深人静的时分还未安眠?每当习习的晚风吹起,我都让它给你带去我的心声和胸臆。你是否正在注视着你心上人的画像?那画像如今同所画的人已经大不一样:过去那前额因你在近旁而高兴地舒展,如今悲郁却将陰影投在上面;过去那一对眼睛由于映照出你的美丽而显得神采奕奕,如今却已萎蔫、失神——由于悲伤的哭泣;过去那嘴唇由于你的亲吻而湿润,如今爱恋却使它干渴难忍。
如今你在哪儿,我心爱的人?你可听见海外我的呼唤和我的哭喊?你可看见我的软弱、我的卑贱?你可知道我的耐性,我的坚忍?难道说空气中就没有什么魂灵,能传达一个垂死者的呻吟?难道说心灵之间就没有无形的线,可传送一个处于弥留之际的情人的悲叹?
你在哪里,我的命根?我已悲痛欲绝,眼前一片漆黑。请你在空气中微笑,我就会振奋起来;请你在以太中呼吸,我就会复活、新生。
你在哪里,亲爱的?你在哪里?
啊!爱情多么伟大,我是多么渺小!
作者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